阴病治阳

目录

1 拼音

yīn bìng zhì yáng

2 英文参考

treating yang for yin disease[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阴病治阳是阴阳学说在治疗上运用的方法之一[1]。即中医治则[2]。阴分偏盛偏衰的病证,用调整阳分的方法使阴阳恢复平衡。出《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4 阳气不足而致阴盛者,则应补不足之阳以制阴

阴病治阳指阳气不足,不能制阴而致阴盛者,则应补不足之阳以制阴,使阴阳恢复相对的平衡[2]。如因脾肾阳虚丽致的面浮肢肿、小便不利,甚则水臌胀满、形寒肢冷、面色㿠白、腰膝或少腹疼痛、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舌质淡嫩、苔白滑、脉沉弱,针灸在选用中极、阴陵泉等穴的基础上,配灸脾俞、肾俞、神阙、关元,以健脾温肾,助阳利水[2]

5 疾病的症状在阴经,可取阳经穴位治疗

阴病治阳指疾病的症状在阴经,可取阳经穴位治疗[2]。如手太阴肺经的感冒咳嗽,可取风门(足太阳膀胱经)、风池(足少阳胆经)、合谷(手阳明大肠经)进行治疗[2]

6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51.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00.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