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林
拼音:yīlín英文:medicalfaculty;medicalcircles医林医界的别称。古代称文士所荟萃的士界为士林,由此衍生,而将医生组成的医界称为医林。
-
医林改错
拼音:yīlíngǎicuò英文:YilinGaicuo;CorrectiononErrorsinMedicalClassics《医林改错》为中医脏象著作。二卷。清·王清任撰于1830年。作者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数十年坚持对人体结构进行观察研究,并亲自去坟地、刑场观察尸体脏器,从而写成此书。上卷以
-
医林指月
拼音:《yīlínzhǐyuè》《医林指月》医学丛书。清·王琦辑。刊于1767年。共辑集宋、元、明、清时医著十二种(另附一种)。计有《医学真传》、《质疑录》、《医家心法》、《易氏医案》、《芷园臆草存案》、《伤寒金镜录》、《痎疟论疏》、(附《痎疟疏方》)、《达生篇》、《扁鹊心书》、《本草崇原》、《侣
-
医林纂要探源
拼音:《yīlínzuǎnyàotànyuán》《医林纂要探源》综合性医书。十卷。清·汪绂辑于1758年。作者集诸家医书分类编辑而成。卷一医源,共47条,阐述阴阳五行、脏腑部位功能、脉象;卷二-三分析药性180余味;卷四-十选辑方剂630余首,以张仲景、李东垣方居多。全书资料比较丰富,条理清晰。然
-
医林绳墨
·方隅编集,方谷校正。刊于1584年。本书论述多种常见病证,包括中风、伤寒、疟、痢、痰、喘等内科病,以及一些妇科、外科、五官口舌病证等。编写的特点以医论为主,辨证求因,随证处方。其理论宗《内经》、仲景学说,参考金元诸家之论,结合己见。对于前人论述病症方论不齐的情况,予以参酌补充。本书内容原系方谷为
-
医医医
拼音:《yīyīyī》《医医医》医论著作。三卷。清·孟今氏撰于1902年。本书旨在阐述医治医界弊病的医法,故题名为《医医医》。作者分别指出历代统治者不重视医药,使生民涂炭;有些患者骄奢淫逸,重财轻命自食恶果;有的医生不学无术,误人性命,皆各为一弊。而作者只能医治后者。该书有颇多精辟见解。现有宣统年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大纲(试行)
ishēngjīgòuzhōngyīquánkēyīshēngzhuǎngǎngpéixùndàgāng(shìxíng)英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大纲(试行)》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11年10月10日国中医药人教教育便函〔2011〕187号发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全科医生转
-
中医坐堂医诊所基本标准(试行)
拼音:zhōngyīzuòtángyīzhěnsuǒjīběnbiāozhǔn(shìxíng)英文:《中医坐堂医诊所基本标准(试行)》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10年10月19日国中医药医政发〔2010〕58号印发,并将其作为卫生部1994年印发的《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卫医发〔1994〕第
-
中医老年医学
拼音:zhōngyīlǎoniányīxué英文:GerontologyofTCM中医老年医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来研究人类衰老的机理、人体的老年性变化以及老年病中医药防治的学科。它属于老年医学的一个分支,其内容和任务不外老年医学的范围。
-
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
ōngyīlínchuángkēshìjīběnbiāozhǔn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总后勤部卫生部《关于切实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的意见》有关精神,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了《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本标准自2009年3月16日起施行。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
-
古今针灸医案医话荟萃
拼音:gǔjīnzhēnjiǔyīànyīhuàhuìcuì英文:《古今针灸医案医话荟萃》为书名。高忻洙、张载义等编著。1990年由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本书对针灸医案、医话的概念、源流、作用、书写作了全面论述;并集古今针灸医案465则,以按语形式对原案作出分析。
-
医医小草
拼音:《yīyīxiǎocǎo》《医医小草》医论著作。清·宝辉撰于1901年。作者指出有关寒、温、疫三病的治法,金、元诸家均有所偏,乃细心体味。总括有关重点问题18条予以辨析。文字简要,说理清晰。所附《游艺志略》为作者与其师友的医理问答。此书收入《珍本医书集成》中。
-
东医四象诊疗医典
拼音:dōngyīsìxiàngzhěnliáoyīdiǎn英文:《东医四象诊疗医典》为医方书。5篇。杏坡撰于1940年。着重论述四象人的生理、病理,四象药理学,四象人的类型鉴别。并对四象的外感诸病、内伤杂病、妇人产前产后、小儿等疾病的临床证候,处方用药亦进行详细论述。本书是朝医学重要经典著作之一
-
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管理暂行办法
shīláihuáduǎnqīxíngyīguǎnlǐzànxíngbànfǎ1992年10月7日发布,1993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为了加强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的管理,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中外医学技术的交流和发展,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是指在外国取得合法
-
县级医院骨干医师培训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拼音:xiànjíyīyuàngǔgànyīshīpéixùnxiàngmùguǎnlǐbànfǎ(shìxíng)英文:《县级医院骨干医师培训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由卫生部于2012年6月6日卫办医管发〔2012〕76号印发,自2012年6月6日起实施。县级医院骨干医师培训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第
-
关于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若干意见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15年10月27日国卫体改发〔2015〕89号发布。《关于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若干意见》发布通知:关于印发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卫体改发〔2015〕8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计生委(卫生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务)厅
-
校正医书局
拼音:《xiàozhèngyīshūjú》《校正医书局》宋代校订和刻印医药书籍机构名。此机构始设于北宋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该年八月仁宗诏令编修院置校正医书局,命直集贤院、崇文院检讨掌禹锡等四人并为校正医书官,韩琦担任提举。所校医书有《素问》、《甲乙经》、《本草图经》、《脉经》、《伤寒论》、
-
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
oshìbànfǎ2006年11月27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2006年12月21日发布,自2007年2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和医师资格考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以师承方式学习传统医
-
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暂行办法
hékǎoshìzànxíngbànfǎ1999年7月23日发布,自公布之日起实施。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以下简称《执业医师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以师承方式学习传统医学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不具备医学专业学历的人员,除在《执业医师法》颁布之日前按
-
中医医院神志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54.酸枣仁汤(《金匮要略》)55.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56.天王补心丹(《摄生秘剖》)57.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58.痛泻药方(《丹溪心法》)59.温胆汤(《备急千金方》)60.五苓散(《伤寒论》)61.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62.犀
-
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伤寒论》)4.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5.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6.半夏泻心汤(《伤寒论》)7.保和丸(《丹溪心法》)8.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9.补中益气汤(《脾胃论》)10.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1.柴胡疏肝散(《证治准绳》)12.川芎茶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中医坐堂医诊所管理办法(试行)
yīzhěnsuǒguǎnlǐbànfǎ(shìxíng)英文:《中医坐堂医诊所管理办法(试行)》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10年10月19日国中医药医政发〔2010〕58号印发,自2010年10月19日起施行。同时发布的还有《中医坐堂医诊所基本标准(试行)》。中医坐堂医诊所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为
-
中医医院老年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论》)4.百合固金汤(《慎斋遗书》)5.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6.半夏泻心汤(《伤寒论》)7.萆解分清饮(《杨氏家藏方》)8.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9.补中益气汤(《脾胃论》)10.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1.参苏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2.柴胡疏肝散(《证治准绳》)13
-
利济医学堂
拼音:lìjìyīxuétáng英文:利济医学堂是我国最早的新式中医学堂,创建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是陈虬、陈介石、陈葆善、何迪启等为推行改良维新主张所办的新式中医学堂。利济医学堂办学十几年,造就了三百余名优秀中医师,对中医事业的发展起过卓越作用。利济医学堂的历史价值:利济医学堂是我国第一
-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医师在内地短期行医管理规定
g2008年3月12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2008年12月29日发布,自2009年3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为了加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医师(以下简称港澳医师)在内地短期行医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以下简称《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
台湾地区医师在大陆短期行医管理规定
īguǎnlǐguīdìng2008年3月12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2009年1月4日发布,自2009年3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为了加强台湾地区医师(以下简称台湾医师)在大陆短期行医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以下简称《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
中医医院脑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指南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解释。第三十七条本指南自发布之日起施行。附件:中医医院脑病科常用方剂目录:1.安神定志丸(《医学心悟》)2.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3.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4.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5.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6.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7.菖蒲郁金汤(
-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拼音:zōnghéyīyuànkāngfùyīxuékējiànshèyǔguǎnlǐzhǐnán英文:《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由卫生部于2011年4月14日卫医政发〔2011〕31号印发,自2011年4月14日起实施。卫生部《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管理规范》(卫医发〔1996〕13号)同
-
中医医院风湿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伤寒论》)3.百合固金汤(《慎斋遗书》)4.白虎加桂枝汤(《医宗金鉴》)5半夏泻心汤(《伤寒论》)6.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7.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8.补中益气汤(《脾胃论》)9.八正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0.柴胡疏肝散(《证治准绳》引《统旨》)11.川芎茶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中医医院肾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学心悟》)8.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9.半夏泻心汤(《伤寒论》)10.保和丸(《丹溪心法》)11.萆解分清散(《丹溪心法》)12.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13.补中益气汤(《脾胃论》)14.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5.川芎茶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6.大承气汤(《伤寒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