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癔病为病症名。又称歇斯底里。神经官能症的一种。属祖国医学“脏躁”“奔豚”“梅核气”范畴。[1]
4 诊断要点
本病诊断要点:①多由于精神因素、暗示或自我暗示而急剧发病。②病前可有癔症性格特征,如高度暗示性、高度情感性、高度显示性和丰富幻想性。③精神障碍如情感爆发、朦胧状态、木僵状态、梦游症、假性痴呆、人格转换、双重人格;躯体症状如痉挛发作、瘫痪、震颤、挛缩、不言症(失音症)、耳聋、视力障碍、植物神经障碍(如呕吐、呃逆、过度换气等)。上述两组症状混合出现,但躯体症状无相应的器质性特征。④病程较短,恢复较快,但易复发,复发时表现多为既往相同的症状。⑤排除其他一些精神疾病及器质性疾病。[1]
5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如意识朦胧、木僵取人中、百会、涌泉等穴;癔病性震颤、痉挛取太冲、合谷、阳陵泉等穴;癔病性瘫痪取外关、曲池、合谷、扶突、环跳、足三里、悬钟等穴;癔病性失音取廉泉、天突、通里等穴;癔病性失眠取风池、太冲、承泣、睛明等穴;癔病性耳聋取中渚、侠溪、翳风、听会。症状性头痛取合谷、百会、印堂;胃痛取足三里、中脘等,呕吐取内关、中脘、公孙等;心悸取曲泽、神门、巨阙等穴。针刺用强刺激,要求感觉明显,可配合使用电针。[1]
6 参考资料
治疗癔病的穴位
- 池泉
白翳,掌中热,胃气上逆,唾血,腹胀,腹中诸气痛,癔病,中风,咳嗽,气喘,唾血,腰痛,现代又用中泉穴治...
- 中泉
中白翳,掌中热,胃气上逆,腹中诸气痛,腹中气痛,癔病,中风,咳嗽,气喘,唾血,腹痛,腹胀,腰痛,头痛...
- 安眠
等。1、失眠,头痛,眩晕,高血压等。2、精神病,癔病。刺灸法:刺法:直刺0.5~1寸。灸法:可灸。灸...
- 智利毛
热头痛,癫,狂,痫症,小儿抽搦,惊厥,神经衰弱,癔病,胸脊强痛,脊背强痛,胸中热,瘛疭,中风不语,腰...
- 知利介
热头痛,癫,狂,痫症,小儿抽搦,惊厥,神经衰弱,癔病,胸脊强痛,脊背强痛,胸中热,瘛疭,中风不语,腰...
- 更多治疗癔病的穴位
治疗癔病的方剂
- 桂苓五味甘草汤
共服21剂,诸证消失,随访2年,未复发。②气厥(癔病)(《上海中医药杂志》1984;6:31):范某...
- 治痰茯苓丸
臂痠痛或抽掣,不能举物,肢体麻木,眩晕,梅核气,癔病,及妇人产后发喘,四肢浮肿。用法用量:每服30丸...
- 吃力迦丸
吐泻不得,甚则昏闭者。现用于脑血管意外,冠心病,癔病性昏厥、癫痫,以及突然昏厥属寒闭气滞,痰浊阻络者...
- 防己地黄汤
,状如游火。现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癔病、癫痫等证属阴虚热伏者。用法用量:四味,以酒一杯...
- 癫痫宁片
中痰鸣,口吐涎沫或眼目上视,少倾清醒等症。或用于癔病、失眠等。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2-4片,一日3...
- 更多治疗癔病的方剂
治疗癔病的中成药
- 癫痫宁片
中痰鸣,口吐涎沫或眼目上视,少倾清醒等症。或用于癔病、失眠等。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2-4片,一日3...
- 更多治疗癔病的中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