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下红

目录

1 拼音

yè xià hóng

2 菊科植物一点红的全草·《中医大辞典》·叶下红

叶下红为中药名,出自《福建民间草药》,为《南宁市药物志》记载的一点红之别名[1]

2.1 别名

紫背草、羊蹄草、红背叶、叶下红[2]

2.2 来源及产地

菊科植物一点红Emilia sonchifolia (L.) DC.的全草[2]。分布江西、福建、湖南、广西、广东、贵州、云南等地[2]

2.3 性味

苦,凉[2]

2.4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湿消肿[2]

1.治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目赤肿痛、湿热泻痢、热淋、上呼吸道感染、肺炎[2]。煎服:15~30g[2]

2.治乳痈、疔疮、带状疱疹、湿疹、漆过敏、过敏性皮炎,鲜品捣敷并煎服[2]

2.5 化学成分

本品含槲皮素、槲皮苷、芸香苷、山柰酚-3-半乳糖苷、熊果酸等,还含克氏千里光碱、三十烷等[2]

2.6 药理作用

黄酮类有抗炎作用,煎剂在体外试验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抑制作用[2]

3 唇形科植物筋骨草的全草·《中医大辞典》·叶下红

叶下红为中药名,出自《湖南药物志》,为《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的白毛夏枯草之别名[2]

3.1 别名

散血革、金疮小草、雪里青、叶下红[3]

3.2 来源及产地

唇形科植物筋骨草Ajuga decumbens Thunb.的全草[3]。分布华东、中南及西南地区[3]

3.3 性味归经

苦,寒[3]。入肺经。[3]

3.4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止咳化痰,凉血止血[3]

1.治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咽喉肿痛,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肺脓疡[3]

2.治肝炎,赤痢,胃肠炎,阑尾炎,阑尾脓肿[3]

3.治咳血,衄血,吐血,便血,高血压[3]。煎服:9~15g(鲜品30~60g)[3]

4.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痈肿疮疖,烧烫伤,蛇咬伤[3]。鲜品捣烂敷,或焙干研末加蜂蜜调敷[3]

3.5 化学成分

本品含蜕皮甾酮、柘苋甾酮和少量的筋骨草甾酮B、C,筋骨草内酯[3]。又谓含木犀草素(黄酮)等[3]

3.6 药理作用

柘苋甾酮有雌激素样作用;木犀草素有抗菌、抗炎活性,对动物有止咳作用,大量有平喘作用及某些降血胆固醇作用[3]

4 唇形科植物血盆草或单叶血盆草的全草·《中医大辞典》·叶下红

叶下红为中药名,出自《贵州民间药物》,为《贵阳民间药草》记载的血盆草之别名[3]

4.1 别名

朱砂草、反背红、叶下红、铺地虎[4]

4.2 来源及产地

唇形科植物血盆草Salvia cavaleriei lévl.或单叶血盆草S.cavaleriei Lévl. var. simplicifolia Stib.的全草[4]。前者分布四川、贵州及湖北、广东、广西等地。后者分布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福建、湖北、湖南、江西[4]

4.3 性味

微苦,凉[4]

4.4 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散瘀,解毒[4]

1.治吐血,咯血,衄血,血痢,血崩[4]。煎服:9~15g[4]

2.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疖肿[4]。捣烂外敷[4]

5 野牡丹科植物线萼金花树的枝叶·《中华本草》·叶下红

5.1 拼音名

Yè Xià Hónɡ

5.2 别名

细黄金稍、白骨丹

5.3 来源

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线萼金花树的枝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lastus apricus (Hand-Mazz.)H.L.Li[B spathulicalyx Hand-Mazz.var.apricus Hand-Mazz]

采收和储藏:春、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5.4 原形态

灌木,高1-2m。茎圆柱形,分枝多,幼枝密被微柔毛及黄色小腺点。叶对生;叶柄长3-28mm,密被微柔毛及小腺点;叶片纸质,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或卵形,长4-19cm,宽1.5-7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微心形,全缘或具细波状齿,叶上面无毛,下面被黄色小腺点;基脉5条,花两性,4数;聚伞花序组成圆锥花序,顶生,被微柔毛及小腺点;花梗长1-3mm;花萼漏斗形,具四棱,长约5mm,密被小腺点,裂片线状三角形,长1-1.5mm;花瓣紫红色,卵形,近圆形至倒卵形,长约2.5mm;雄蕊4,花丝长7-10mm,被微柔毛,花药线形,长约8mm,弯曲,基部呈羊角状叉开;子房半下位,卵形,先端具4小突起,被小腺点。蒴果椭圆形,4纵裂,为宿存萼所包,宿存萼长约5mm,直径约4mm,被小腺点,先端常冠宿存萼片。花期6-7月,果期10-11月。

5.5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800m的山谷,山坡疏、密林下或水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5.6 性状

性状鉴别:茎枝圆柱形,幼枝密被微柔毛及黄色小鳞片。叶对生,黄褐色,多皱缩破碎,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或卵形,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微心形,长4-14cm,宽1.5-5cm,全缘或具细波状齿。

5.7 性味

味微苦;性平

5.8 功能主治

利水;通经;解毒。主水肿;月经不调;跌打伤肿;疮疖

5.9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

5.10 摘录

《中华本草》

6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65.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08.
  4.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64.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