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门

目录

1 拼音

yè mén

2 英文参考

Yèmén TE2[中国针灸学词典]

Dàjù ST27[中国针灸学词典]

Yuānyè GB22[中国针灸学词典]

yèmén[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TE2[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J2[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液门:1.经穴名;2.经穴别名。[1]

4 经穴名·液门

穴位液门
汉语拼音Yemen
罗马拼音Yehmen
美国英译名SecretionDoor
各国代号中国TE2
日本2
法国莫兰特氏TR2
富耶氏
德国3E2
英国T2
美国TB2

液门为经穴名(Yèmén TE2)[1]。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针灸甲乙经》作腋门,《备急千金要方》作掖门[2]。属手少阳三焦经[2]。液门是手少阳三焦经的荥穴,五行属水[2][3]。液即水液,门即门户,此穴为本经荥穴,属水,有通调水道之功,犹如水气出入之门户,故名液门[3]。液门穴主要用于外感热病,头面五官疾患等:如头痛,热病汗不出,疟疾,耳鸣,耳聋,耳痛,急性结膜炎,急性扁桃体炎,齿龈痛及手背红肿疼痛,目赤,喉痹,手臂痛,呼吸气短,善惊妄言,眩晕,面赤,泪出,目赤肿痛而涩,牙痛,咽肿,手背红肿,五指拘挛,寒热,发热,咽喉肿痛,指臂挛痛,咽喉炎,耳疾,齿银炎,角膜白斑,前臂肌痉挛或疼痛,手背痛,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精神疾患等。

4.1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本输》:三焦者,上合手少阳,出于关冲……溜于液门,液门,小指次指之间也,为荥。

4.2 穴名解

液即水液,门即门户,此穴为本经荥穴,属水,有通调水道之功,犹如水气出入之门户,故名液门[3]

液,指水液,水之精。《黄帝内经灵枢·五癃津液别篇》载:“水谷入于胃……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为液。”意指津之浊而不流者;通掖,《说文》:“掖,臂下也。”《淮南子·谬称》:“王子闾张掖而受刃。”《史记·商君传》:“干羊之皮,不如一狐之掖。”《汉书·高后纪》:“入未央宫掖门。”颜注:“掖门,非正门,而在两旁,若人之臂掖也。”《天文志》:“左右掖门,掖门内六星。”门,为出入之处。液门,在《针灸甲乙经》及《千金翼方》中称“腋门”,在《备急千金要方》中称“掖门”。《要方·卷八·诸风门》谓:“掖门在掖下攒毛中一寸,名太阴阳,一名掖间,灸五十壮,主风。”是又另一“掖门”。掖同腋。《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腋下三寸。”本穴为手少阳三焦经之荥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脉属三焦,穴为水性,荥者小水,脉气由此始发,转入于海,因名液门。穴能主液所生病与腋部诸病也。[4]

4.3 特异性

液门穴为手少阳三焦经五输穴之之荥穴,五行属水。

4.4 所属部位

指间[5]

4.5 液门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液门穴在手背部,当第4、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5]

液门穴位于手背,第四、五指间,指蹼缘上方赤白肉际凹陷中。微握拳取穴[5]

液门穴位于手背侧第四、五指缝间,当指掌关节前方赤白肉际处[5]

液门穴在手少阳三焦经的位置

液门穴在指间的位置

液门穴在指间的位置

液门穴在指间的位置(肌肉)

液门穴在指间的位置(骨骼)

4.6 液门穴的取法

微握拳,掌心向下,于第四、五指间缝纹端,即赤白肉际处取穴。

液门穴位于手背,第四、五指间,指蹼缘上方赤白肉际凹陷中。微握拳取穴[5]

微握拳,拳心向下,于第4、5指间缝纹端,当赤白肉际处取穴[6]

快速取穴:抬臂俯掌,手背部第4、第5指指缝间掌指关节前可触及一凹陷处即是液门穴[7]

4.7 液门穴穴位解剖

液门穴下为皮肤、皮下筋膜、手背深膜、骨间背侧肌。有来自尺动脉的指背动脉。分布着尺神经手背支。手背皮薄,有毛及皮脂腺,富有弹性。该穴皮肤由尺神经的指背神经分布。在皮下筋膜内,手背浅静脉非常丰富,互相吻合成网状。手的血液回流是以手背静脉为主。手背的浅淋巴管与浅静脉伴行,手掌远侧的浅淋巴管网,经指蹼处也汇入手背的浅淋巴管。在手背,伸指肌腱之间有腱束相连,称腱联合。伸指时,使其动作协同而相互牵拉,尤以中、环、小指的腱联合更为明显。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手背深筋,经伸肌腱第三与四根腱之间的腱联合,达深层尺神经支配的骨间肌。

4.7.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第四与第五指近节指骨基底部之间→第四骨间背侧肌和第四蚓状肌[7]

皮肤→皮下组织[8]

4.7.2 穴区神经、血管

有指背神经(尺神经分支)和掌背动脉分布[8]

布有尺神经的手背支和来自尺动脉的指背动脉[8]

4.8 液门穴的功效与作用

液门穴有清热散风、聪耳明目作用[8]

液门穴具有清头目,利三焦,通络止痛的功效。

液门穴为手少阳三焦经之荥穴,“荥主身热”,“荥输治外经”,故本穴多用于三焦热盛等头面五官病及相关的实热性疾病[9]

液门穴有清热泻火、安神定志之功,治咽痛、目清、耳聋、齿痛、寒热、狂疾,及伤津而致干燥之症,均可取之[9]

液门穴又治臂痛手背肿等症,均宜泻法[9]

有医者治一战汗未出者,其人抖擞呻吟,家人惊惧,夤夜扣门,延请求治。医一针甫下合谷,汗立出而战立止。由此观之,液门生津则可,若谓其针下生津,或即利合谷而得汗之类也,适逢其欲汗未汗之会耳。三焦为决渎之官,液门穴为手少阳经之荥穴,功能除烦热,存津液,通调水道,故为治疗液所生病之门户。[9]

4.9 液门穴主治病证

液门穴主要用于外感热病,头面五官疾患等:如头痛,热病汗不出,疟疾,耳鸣,耳聋,耳痛,急性结膜炎,急性扁桃体炎,齿龈痛及手背红肿疼痛,目赤,喉痹,手臂痛,呼吸气短,善惊妄言,眩晕,面赤,泪出,目赤肿痛而涩,牙痛,咽肿,手背红肿,五指拘挛,寒热,发热,咽喉肿痛,指臂挛痛,咽喉炎,耳疾,齿银炎,角膜白斑,前臂肌痉挛或疼痛,手背痛,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精神疾患等。

液门穴主要用于外感热病,头面五官疾患等:如头痛、热病汗不出、疟疾、耳鸣、耳聋、耳痛、急性结膜炎、急性扁桃体炎、齿龈痛及手背红肿疼痛等[9]

液门穴主治头痛、目赤、耳聋、耳鸣、喉痹、疟疾、手臂痛[9]

液门穴主治呼吸气短,善惊妄言;头痛,眩晕,面赤,泪出,目赤肿痛而涩,耳聋,耳鸣,耳痛,牙痛,咽肿,喉痹;手臂痛,手背红肿,五指拘挛;疟疾,寒热,热病汗不出[9]

液门穴主治头痛,发热,目赤,耳鸣,耳聋,咽喉肿痛,指臂挛痛等[9]

1、头面部病症:头痛、咽喉炎、耳疾、齿银炎、角膜白斑等。

2、其他病症:疟疾、前臂肌痉挛或疼痛,手背痛,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精神疾患等。

4.10 刺灸法

4.10.1 刺法

直刺0.3~0.5寸[9][9][9][9],局部有胀痛感[9],可扩散至手背[9];针尖略向上(手腕部),不断运针,针感可沿着三焦经脉循行向上到肘部[9]

4.10.2 灸法

可灸[9][9]

艾炷灸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9]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4.11 液门穴的配伍

液门穴配风池、太阳、率谷治偏头痛[9]

液门穴配鱼际、尺泽治扁桃体炎[9]

液门穴配中渚治手背红肿疼痛[9]

液门配听宫、听会,治耳鸣、耳聋[9]

液门配侠溪、丘墟、光明,治狂疾[9]

液门配鱼际、少商,治咽喉肿痛[9]

液门配中渚、阳池,有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手背痛。

液门配鱼际,有清利咽喉的作用,主治喉痹。

液门配外关、听宫,有清头目,利三焦的作用,主治耳鸣,头痛。

4.12 特效按摩

每天早晚用拇指指腹按揉液门穴200次左右,可缓解头痛、目眩、咽喉肿痛、眼睛赤涩、龋齿等病症[9]

4.13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疟,项痛,因忽暴逆,液门主之。风寒热,液门主之。胆眩寒厥,手臂痛,善惊,妄言,面赤,泣出,液门主之。下齿龋,则上齿痛,液门主之。狂疾,液门主之。

《针灸大成》:主惊悸妄言,咽外肿,寒厥,手臂痛不能自上下,痃疟寒热,目赤涩,头痛,暴得耳聋,齿龈痛。

《备急千金要方》:主手臂痛。

《医宗金鉴》:主治咽喉红肿,牙龈痛,手臂红肿,耳暴聋,不得眠等证。

5 经穴别名·液门

液门为经穴别名[9]

5.1 大巨·液门

液门即大巨[9]。见《医心方》。

穴位大巨
汉语拼音Daju
罗马拼音Tachu
美国英译名Super Great
各国代号中国ST27
日本27
法国莫兰特氏E27
富耶氏E27
德国M27
英国S27
美国St27

大巨为经穴名(Dàjù ST27)[10]。出《针灸甲乙经》。别名腋门、液门、掖门。属足阳明胃经。大为小之对,巨即巨大,穴在腹部最大隆起处,故名大巨[10]。主治小腹胀满,小便不利,遗精,早泄,睾丸炎,阳萎,惊悸不眠,疝气,肾气冲心,阳痿,便秘,偏枯,四肢不用,惊悸不寐,腹直肌痉挛,肠梗阻,膀胱炎,尿潴留,腹痛,腹泻,阑尾炎,肠炎,尿道炎,失眠等,是腹部手术针麻常用穴之一。

5.1.1 别名

液门(《医心方》),掖门(《外台秘要》),腋门(《针灸甲乙经》)。

5.1.2 出处

《针灸甲乙经》:大巨,一名腋门,在长溪下二寸,足阳明脉气所发。

5.1.3 穴名解

大为小之对,巨即巨大,穴在腹部最大隆起处,故名大巨[10]

大,饱满充实之意。巨,同钜,富也。大巨者,像腹壁之丰满光泽,而内容又复钜富也。本穴适当腹部隆起最高大处,内应小肠及膀胱部位,其所包裹者至为丰富珍贵,有如巨大之仓库,小肠属手太阳经,膀胱属足太阳经,二经俱称巨阳。古太与大通,故本穴命名取“大巨”,以其功用在两太阳经也。其主治为小腹胀满及小便不利,故名为“大巨”。[10]

5.1.4 所属部位

下腹[11]

5.1.5 大巨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大巨在下腹部,当脐中下2寸,距前正中线2寸[11][12]

大巨位于下腹部,当脐中下2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处,仰卧取穴[12]

大巨位于脐下2寸,旁开2寸处[13]。一说“去腹中行当各三寸”(《针灸资生经》)[13]

大巨穴在足阳明胃经中的位置

大巨穴的位置

大巨穴的位置(足阳明胃经)

大巨穴的位置(肌肉)

大巨穴的位置(内脏)

5.1.6 取法

仰卧位,在天枢下2寸,石门穴(任脉)旁开2寸处取穴。

大巨位于下腹部,当脐中下2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处,仰卧取穴[13]

仰卧位,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连线的上2/5与下3/5交点,中线旁开2寸处取穴[14]

5.1.7 穴位解剖

大巨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层、腹直肌、腹直肌鞘后层、腹横筋膜、腹膜下筋膜、(腹膜壁层)。有第十一肋间动、静脉分支,外侧为腹壁下动、静脉。分布着第十一肋间神经。皮肤由第10、11、12肋间神经的前皮支分布。腹直肌鞘包裹腹直肌,可分为前层和后层。前层由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前叶形成,后层由腹内斜肌后叶和腹横肌腱组成。在脐下4.5厘米处,后层的鞘转移至前层,以加强鞘的前壁,而该处以下的腹直肌鞘后层缺少,由于腱膜的中断,下缘形成一弓状游离缘,称半环线。半环线以下的腹直肌后面,仅为增厚的腹横筋膜(腹内筋膜的一部分)。穴位下相对应的器官是大网膜、小肠。

5.1.7.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14]

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腹直肌鞘后壁[14]

5.1.7.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腹壁浅动、静脉分布;深层有肋间神经、动脉和腹壁下动脉分布[14]

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并有第十一肋间动、静脉分支通过,外侧为腹壁下动、静脉[14]

5.1.8 大巨穴的功效与作用

大巨有调肠胃,固肾气的作用。

大巨有理气益肾作用[14]

大巨有理气和血作用,主治小腹胀满及小便不利[14]

5.1.9 主治病症

大巨穴主治小腹胀满,小便不利,遗精,早泄,睾丸炎,阳萎,惊悸不眠,疝气,肾气冲心,阳痿,便秘,偏枯,四肢不用,惊悸不寐,腹直肌痉挛,肠梗阻,膀胱炎,尿潴留,腹痛,腹泻,阑尾炎,肠炎,尿道炎,失眠等,是腹部手术针麻常用穴之一。

大巨穴主治小腹胀满、小便不利、遗精、早泄、惊悸不眠、疝气[14]

大巨主治少腹、前阴等疾患:如小腹胀满、肾气冲心、小便不利、遗精、阳痿、早泄、疝气、便秘、偏枯、四肢不用、惊悸不寐等[14]

现代又多用大巨治疗腹直肌痉挛、肠梗阻、膀胱炎、尿潴留等[14]

大巨主治腹痛,腹泻,小腹胀满,小便不利,疝气,遗精,阳痿,早泄等[14]

大巨穴主治遗精,早泄,阳痿;小便不利;小腹胀满,疝气[14]

大巨是腹部手术针麻常用穴之一。

消化系统疾病:阑尾炎,肠炎,肠梗阻,便秘,腹痛;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尿潴留,膀胱炎,尿道炎,睾丸炎,遗精,阳萎,疝气;

其它:失眠。

5.1.10 配伍

大巨配天枢、足三里,治肠梗阻[14]

大巨配中极、膀胱俞,治膀胱炎、尿潴留[14]

大巨配天枢、三阴交,治腹痛[14]

大巨配关元、急脉,治遗精、早泄[14]

5.1.11 刺灸法

5.1.11.1 刺法

直刺0.8~1.2寸[14]

一般直刺0.5~1.O寸[14]

直刺1~1.5寸[14],局部酸胀,针感向下放散[14]

5.1.11.2 灸法

艾炷灸5~7壮,温灸10~15分钟[14]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14]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5.1.12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偏枯,四肢不用,善惊。

《类经图翼》:烦渴,惊悸不眠。

《外台秘要》:主腹满痛,善烦,㿗疝,偏枯,四肢不用,善惊。

《针灸大成》:主小腹胀满,烦渴,小便难,㿉疝,偏枯,四肢不收,惊悸不眠卧。

《备急千金要方》:主疝偏枯。阴交、气海、大巨主惊不得卧。

5.1.13 研究进展

大巨穴向下透刺加626电针麻仪,对1549例腹式输卵管结扎术的镇痛优良率为98.4%。优点是手术时具有剖腹层次清楚,牵拉反应轻,术中呕吐少,术后恢复快。

5.2 渊腋·液门

液门即渊腋[14]。见《针灸学》(南京)。

渊腋为经穴名(Yuānyè GB22)[14]。属足少阳胆经[14]。位于胸外侧区,第四肋间隙中,在腋中线上[14]。举臂取穴[14]。有宽胸、理气止痛的作用[14]。主治胸肋部疾患,如胸满、腋肿、胁痛、瘰疬、臂痛不举等[14]。现代又多用以治疗肋间神经痛、胸膜炎、颈或淋巴结结核等[14]。一般沿皮刺0.3~0.5寸;可灸[15]。详见渊腋条。

6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48.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56.
  3. ^ [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4. ^ [4]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5. ^ [5]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06.
  6. ^ [6]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86.
  7. ^ [7] 查炜.经络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8. ^ [8]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02.
  9. ^ [9]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86.
  10. ^ [10]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8.
  11. ^ [11]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58.
  12. ^ [12]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53-54.
  13. ^ [1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3.
  14. ^ [14]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78.
  15. ^ [15]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47.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