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睑内翻

目录

1 概述

睑内翻(entropion)是指睑缘向眼球方向内卷的眼科疾病,是部分和全部睫毛倒向眼球刺激角膜的反常状态。睑内翻使睫毛在角膜、结膜表面摩擦,轻者有异物感、疼痛、流泪等症状。重者特别是瘢痕性睑内翻可造成角膜炎性浸润和溃疡,最终导致角膜白斑,深、浅层产生大量新生血管而致失明。

根据不同发病原因,睑内翻分为先天性与后天性二大类,前者为婴幼儿罹患,只发生在眼睑近内眦部。后者主要分为瘢痕性与痉挛性。

瘢痕性睑内翻由睑结膜及睑板瘢痕性收缩所致,常见于沙眼瘢痕期,也可发生于结膜烧伤、结膜天疱疮及白喉性结膜炎等病之后。急性痉挛性睑内翻是由于炎症刺激引起近睑缘的轮匝肌反射性痉挛,使睑缘向内卷形成睑内翻。慢性痉挛性睑内翻又称老年性睑内翻多发生于下睑,主要由于下睑缩肌无力,眶隔和下睑松弛失去牵制睑轮匝肌的收缩作用,又因老年人眶脂肪减少,眼睑后面缺乏足够的支撑所致。

对瘢痕性睑内翻患者进行手术矫正。痉挛性睑内翻需去除病因,对老年者手术治疗。对于先天性睑内翻患者,轻度内翻可随年龄的增长而减轻或消失,较重者可行手术矫正。

2 疾病名称

睑内翻

3 英文名称

entropion of eyelid

4 别名

眼睑内翻

5 分类

眼科 > 眼睑病

6 ICD号

H02.0

7 睑内翻的病因

根据不同发病原因,睑内翻分为先天性与后天性二大类,前者为婴幼儿罹患,只发生在眼睑近内眦部。后者主要分为痉挛性与瘢痕性。

7.1 瘢痕性睑内翻

瘢痕性睑内翻由睑结膜和睑板瘢痕性收缩弯曲所引起,常见于沙眼瘢痕期,也可发生于结膜烧伤、结膜天疱疮及白喉性结膜炎等病之后。

7.2 痉挛性内翻

痉挛性睑内翻主要发生在下睑,由于眼轮匝肌痉挛收缩所致,多见于老年人。因老年人皮肤松弛,以致失去牵制眼轮匝肌纤维的收缩作用,加上眶指肪减少,使眼睑后面缺乏足够的支撑。此外结膜炎、角膜炎的刺激,长期将眼包扎过紧,小眼球、无眼球等均可诱发痉挛性睑内翻。

7.3 先天性睑内翻

先天性睑内翻主要见于婴幼儿下睑内翻,大多由于内眦赘皮牵拉,体质肥胖及鼻根部发育不够饱满所致。也有些是由于睑缘部眼轮匝肌发育过度或睑板发育不全引起。

8 发病机制

8.1 瘢痕性睑内翻

瘢痕性睑内翻(cicatricial entropion)由睑结膜及睑板瘢痕性收缩所致。最主要是沙眼严重瘢痕。此外,结膜烧伤、结膜天疱疮以及白喉性结膜性结膜炎等疾病之后均可引起。

8.2 痉挛性睑内翻

急性痉挛性睑内翻(acute spastic entropion)是由于炎症刺激引起近睑缘的轮匝肌反射性痉挛,使睑缘向内卷形成睑内翻。

慢性痉挛性睑内翻又称老年性睑内翻(senile entropion)多发生于下睑。主要由于下睑缩肌无力,眶隔和下睑松弛失去牵制睑轮匝肌的收缩作用;又因老年人眶脂肪减少,眼睑后面缺乏足够的支撑所致。

8.3 先天性睑内翻

先天性睑内翻(congenital entropion)多见于婴幼儿,临床上并不少见。大多由内眦赘皮、睑缘部轮匝肌过度发育或睑板发育不全所致。有些婴幼儿比较胖,加之鼻根发育欠饱满,亦可造成下睑内翻。

9 睑内翻的临床表现

尽管睑内翻病因多种多样,但临床表现基本相同。睑缘向眼球侧卷曲,倒睫刺激角膜,睫毛处于接近或者摩擦角膜的状态。睑内翻病情轻重不一,睑缘可以部分或全部维持内翻的状态。当然也存在睑缘位置正常而睫毛单独倒向角膜的情况。可造成角膜溃疡和角膜混浊。

10 睑内翻的并发症

睑内翻主要可以并发角膜损害,诸如角膜薄翳、斑翳或者白斑。角膜上皮损坏联合微生物感染可以引起角膜浸润。

11 实验室检查

无特殊实验室检查。

12 睑内翻的诊断

根据睑内翻患者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体格检查很容易做出诊断。

13 睑内翻的治疗

针对不同原因进行。

13.1 瘢痕性睑内翻

原则上对瘢痕性睑内翻患者进行手术矫正。

13.2 痉挛性睑内翻

痉挛性睑内翻需去除病因,对老年者手术治疗。

急性痉挛性睑内翻多是暂时的,眼睑本身无病变,待炎症消退,痉挛即可消除。

慢性痉挛性睑内翻的矫正方法很多,主要通过切除睑缘附近的皮肤加强其紧张性,同时剪除或剪断部分轮匝肌纤维,以减弱其作用。方法有睑板楔形切除术、睑板切断术及睑结膜瘢痕松解唇黏膜移植术等。对多次术后复发者,常因眼睑缘间组织缺损,需做睑缘再造以矫正之。

13.3 先天性睑内翻

对于先天性睑内翻患者,轻度内翻可随年龄的增长而减轻或消失,较重者可行手术矫正

婴幼儿睫毛细软,刺激症状一般不明显,随年龄增长和鼻梁发育,先天性睑内翻常可自行消失,不必急于手术。若患儿已长至5~6岁,睫毛严重刺激角膜,流泪又多的情况下,可考虑手术。

14 预后

手术预后良好。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