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胡索

目录

1 拼音

yán hú suǒ

2 英文参考

rhizoma corydalis[朗道英汉字典]

corydalis tuber[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Rhizoma Corydalis(拉)[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yanhusuo[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延胡索为中药名,出自《本草拾遗》[1]。又称"元胡索"。罂粟科植物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 T. Wang 的干燥块茎[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

Rhizoma Corydalis(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yanhusuo(《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别名

元胡、延胡、元胡索、玄胡索[2]

7 来源及产地

罂粟科植物延胡索Corydalis turtschaninovii Bess. f. yanhusuo Y.H. Chou et C.C.Hsü等的块茎[2]。主产浙江、江苏[2]

8 形态特征

延胡索块茎扁球形,内部黄色。地上茎高9-20cm,纤细稍肉质。叶具长柄,总状花序,顶生或与叶对生,花冠紫红色。蒴果长圆形或椭圆形,种子卵圆形、细小,具光泽。花期4月至5月。果期5月至6月。

9 生长繁殖

延胡索喜温和湿润气候,能耐寒,怕干旱、怕涝。以向阳高燥、排水良好、保肥力强、富含腐殖质的中性或微酸性的砂质壤土或壤土为好。生育期为210天左右,忌连作,前作以中稻、秋玉米、甘薯、白术、薏苡或粟为宜。

延胡索用块茎繁殖。尤以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为适期。以条栽为好。按行距15-20cm开5cm深的浅沟,在沟内交错栽种两行,上盖一层草木灰,边种边覆土,每公顷用种量900-1125kg。生长期间可追施氮、磷、钾混合肥料。因地下茎分布在土表,切忌中耕。拔草3-4次。

10 病虫害

延胡索的病虫害有霜霉病Peronospora corydalis、锈病Puccinia brandegei、菌核病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地老虎、种蝇、蝼蛄等。

11 采收加工

5月中下旬地上部分枯萎后挖掘块茎,放在室内摊开,去须根、洗净,按大小分级,置沸水中煮烫至无白心为度,晒干或烘干(50-60℃),一般折干率为3∶1,每公顷产干货1-3t。

12 性味归经

苦、微辛,温[2]。入肝、胃经[2]

13 功能主治

功在活血,利气,止痛[2]。治胃痛,胸胁痛,腹痛,暴腰痛,疝痛,痛经,产后血瘀腹痛,癥瘕,跌打损伤[2]。现用于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2]

14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研末服,0.9~1.5g[2]。醋制后用,可增强止痛效果[2]

15 使用注意

孕妇忌服[2]

16 化学成分

本品含延胡索甲素、乙素、丑素、黄连碱和去氢延胡索甲素等多种生物碱[2]。还含左旋四氢小檗碱、狮足草碱、二氢血根碱等[2]

17 药理作用

延胡索甲素、乙素、丑素对小鼠、大鼠、兔均有镇痛作用[2]。以乙素作用较好,镇痛作用虽不及吗啡,但无明显成瘾性,可产生耐受性并与吗啡有交叉耐受性[2]。不同剂量的乙素对各种动物有催眠、镇静、安定作用[2]。并有明显的中枢性止吐及降温作用[2]。去氢延胡索甲素对大鼠实验性溃疡病有保护作用和抑制内脏平滑肌的作用[2]。延胡索乙素有降低血压及抗心律失常作用;其左旋体为脑内递质多巴胺的阻断剂,右旋体为多巴胺的释放排空剂[2]。乙素还作用于中枢神经-垂体-肾上腺系统,并有抗胃溃疡作用[2]

18 延胡索中毒

延胡索又名延胡、玄胡索、元胡索,为罂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延胡索的块茎[3]。味辛、苦、温[3]

18.1 不良反应机制

块茎含近20种生物碱,如延胡索碱、左旋四氢黄连碱等[3]。延胡索能抑制神经中枢及麻痹及脊髓神经和四肢肌肉,内服大量延胡索可以引起血管麻痹、呼吸抑制及心脏功能障碍等中毒症状,偶可引起惊厥[3]

18.2 临床表现

中毒潜伏期约1~4h,中毒量60~120g[3]。表现为:头昏、面色苍白、心跳无力、脉搏细弱、四肢乏力、呼吸困难、血压下降,重者可以引起休克,偶有惊厥[3]

18.3 治疗要点

1.排毒早期应催吐、洗胃[3]。同时,静脉缓滴5%葡萄糖生理盐水以促进毒物排泄[3]

2.对症治疗选用兴奋心肌的升压药,如间羟胺、恢压敏等,必要时给氧。如出现惊厥,可用苯巴比妥钠、水合氯醛及安定等[3]

19 延胡索(元胡)的药典标准

19.1 品名

延胡索(元胡)

Yanhusuo

CORYDALIS RHIZOMA

19.2 来源

本品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T.Wang的干燥块茎。夏初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煮至恰无白心时,取出,晒干。

19.3 性状

本品呈不规则的扁球形,直径0.5~1.5cm。表面黄色或黄褐色,有不规则网状皱纹。顶端有略凹陷的茎痕,底部常有疙瘩状突起。质硬而脆,断面黄色,角质样,有蜡样光泽。气微,味苦。

19.4 鉴别

(1)本品粉末绿黄色。糊化淀粉粒团块淡黄色或近无色。下皮厚壁细胞绿黄色,细胞多角形、类方形或长条形,壁稍弯曲,木化,有的成连珠状增厚,纹孔细密。螺纹导管直径16~32μm。

(2)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5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加浓氨试液调至碱性,用乙醚振摇提取3次,每次10ml,合并乙醚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延胡索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延胡索乙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3μl,分别点于同一用1%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一丙酮(9: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碘缸中约3分钟后取出,挥尽板上吸附的碘后,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19.5 检查

19.5.1 水分

不得过15.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H第一法)。

19.5.2 总灰分

不得过4.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K)。

19.6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Ⅹ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3.0%。

19.7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D)测定。

19.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1%磷酸溶液(三乙胺调pH值至6.0)(55:4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理论板数按延胡索乙素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19.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延胡索乙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46μg的溶液,即得。

19.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0.5g,糟密称定,置平底烧瓶中,精密加入浓氨试液一甲醇(1:20)混合溶液50ml,称定重量,冷浸1小时后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浓氨试液甲醇(1:20)混合溶液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5ml,蒸干,残渣加甲醇溶解,转移至5ml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19.7.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1,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延胡索乙素(C21H25N04)不得少于0.050%。

19.8 延胡索(元胡)饮片

19.8.1 炮制

19.8.1.1 延胡索

除去杂质,洗净,干燥,切厚片或用时捣碎。

本品呈不规则的圆形厚片。外表皮黄色或黄褐色,有不规则细皱纹。切面黄色,角质样,具蜡样光泽。气微,味苦。

19.8.1.1.1 含量测定

同药材,含延胡索乙素(C21H25N04)不得少于0.040%。

19.8.1.1.2 鉴别、检查、浸出物

同药材。

19.8.1.2 醋延胡索

取净延胡索,照醋炙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Ⅱ D)炒干,或照醋煮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Ⅱ D)煮至醋吸尽,切厚片或用时捣碎。

本品形如延胡索或片,表面和切面黄褐色,质较硬。微具醋香气。

19.8.1.2.1 含量测定

同药材,含延胡索乙素(C21H25N04)不得少于0.040%。

19.8.1.2.2 鉴别、检查、浸出物

同药材。

19.8.2 性味与归经

辛、苦,温。归肝、脾经。

19.8.3 功能与主治

活血,行气,止痛。用于胸胁、脘腹疼痛,胸痹心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

19.8.4 用法与用量

3~10g;研末吞服,一次1.5~3g。

19.8.5 贮藏

置干燥处,防蛀。

19.9 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20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32.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 ^ [3] 张彧主编.急性中毒[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257.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