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穴位 | 养老 | ||
---|---|---|---|
汉语拼音 | Yanglao | ||
罗马拼音 | Yanglao | ||
美国英译名 | Nourishing the Old | ||
各国代号 | 中国 | SI6 | |
日本 | 6 | ||
法国 | 莫兰特氏 | IG6 | |
富耶氏 | |||
德国 | DÜ6 | ||
英国 | Si6 | ||
美国 | SI6 |
养老为经穴名(Yǎnglǎo SI6)[1]。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太阳小肠经。养老是手太阳小肠经的郄穴[2]。养即保养,老即老人,此穴善治目花、耳聋、腰酸和身重等老人疾患,故名养老。主治目视不明,白内障,急性角膜炎,视神经萎缩,近视眼,肩臂疼痛,肩、臂、肘红肿疼痛,落枕及腰痛,膈肌痉挛,背、肘、臂臑痛,耳痛耳肿,手挛急,腰痛,急性腰扭伤,落枕,半身不遂,呃逆,脑血管病后遗症,肩臂部神经痛等。
6 穴名解
养即保养,老即老人,此穴善治目花、耳聋、腰酸和身重等老人疾患,故名养老。
养,奉养;老,年老,老迈,与少、壮相对。《黄帝内经灵枢·卫气失常》:“人年五十以上为老。”本穴功能明目舒筋,治老年阳气不足诸病。《黄帝内经灵枢·天年》:“五十岁,肝气始哀,肝叶始薄,胆汁始灭,目始不明。”本穴所治为“肩痛欲折,臑似拔,手不能自上下”,“目视不明”等老年多发性疾病。《金针梅花诗钞》养老条:“老来两目渐昏花,两臂酸疼又带麻。养老穴真能养老,腕边锐骨缝为家。”本穴在治疗上,针以补之,灸以温之,犹衣帛食肉也,故名“养老”。[3]
7 所属部位
前臂[4]
8 养老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养老穴在前臂背面尺侧,当尺骨小头近端桡侧凹陷中[5]。
养老穴位于前臂后区,腕背横纹上1寸,尺骨头桡侧凹陷中。即掌心向下,用一手指按在尺骨头的最高点上,然后手掌旋后,在手指滑入的骨缝中。
养老穴位于前臂伸侧,腕后1寸,以掌向胸时,当尺骨茎突桡侧缘上方之骨缝中[6]。
另说养老穴在“阳谷后一寸五分”(《循经考穴编》广注);“去阳谷一寸二分,行向外”(《针灸集成》)。
养老穴的位置
9 取法
屈肘,掌心向胸,在尺骨小头的桡侧缘上,与尺骨小头最高点平齐的骨缝中取穴[7]。
掌心向下,用另一手指按在尺骨小头的最高点上,然后掌心转向胸部,当手指滑入的骨缝中取穴。
10 穴位解剖
养老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前臂筋膜、前臂骨间膜。有前臂骨间背侧动、静脉的末支,腕静脉网。分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和尺神经手背支的吻合支。皮肤由前臂后皮神经分布。皮下组织内除此神经外,有贵要静脉和头静脉的起始行经。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前臂深筋膜,在指伸肌腱和小指伸肌腱之间经过,穿经其深面的骨间背侧动、静脉及神经,而达桡、尺骨下端骨间膜。腕背侧(动脉)网位于腕骨及桡、尺骨下端的背面。由桡、尺动脉的腕背支、骨间掌侧和骨间背侧动脉的末端组成。
10.1 层次解剖
10.2 穴区神经、血管
12 主治病症
养老穴主治目视不明,白内障,急性角膜炎,视神经萎缩,近视眼,肩臂疼痛,肩、臂、肘红肿疼痛,落枕及腰痛,膈肌痉挛,背、肘、臂臑痛,耳痛耳肿,手挛急,腰痛,急性腰扭伤,落枕,半身不遂,呃逆,脑血管病后遗症,肩臂部神经痛等。
养老穴主要用于眼目及其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目视不明、急性角膜炎、视神经萎缩;肩、臂、肘红肿疼痛;落枕及腰痛、膈肌痉挛。
养老穴主治目视不明,耳痛耳肿,近视,白内障;肩背肘臂痛,手挛急,腰痛,急性腰扭伤,落枕,半身不遂等;呃逆。
其它:近视眼。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一般直刺0.3~0.5寸,掌心向胸时,向肘方向斜剌0.5~0.8寸。
直刺0.5~0.8寸。
向上斜刺0.5~0.8寸,手腕有酸麻感,可向肩肘放散。
凡用本穴,补多泻少。
13.2 灸法
可灸。
宜多灸。
14 配伍
17 研究进展
17.1 治疗急性腰扭伤
取养老,呈50°角进针,针尖斜向肘关节方向,进针0.6~1寸,得气后,行针1 min。
17.2 治疗肩周炎
患者取坐位,屈肘,掌心向胸,一侧病变取患侧养老,两侧病变取双侧养老,取25号2寸毫针向肘部斜刺1.5~1.8寸,行提插捻转泻法,使局部出现强烈针感,并向上传导。在行针的同时,医者左手托患者肘部,嘱患者前臂保持固定不动,肩部带动上臂做上下、前后环绕运动,留针15 min,每5 min行针一次,每日1次。
17.3 治疗落枕
18 参考资料
-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38.
-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 ^ [3]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 ^ [4]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74.
- ^ [5]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70.
- ^ [6]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15.
- ^ [7]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15.
- ^ [8] 查炜.经络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