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黄·热重于湿证

目录

1 拼音

yáng huáng ·rè zhòng yú shī zhèng

2 英文参考

yang jaundice with syndrome of heat predominating over dampness[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定义

阳黄·热重于湿证(yang jaundice with syndrome of heat predominating over dampness[1])是指湿热蕴结,热邪偏重,以初起目白睛发黄,迅速至全身发黄,黄疸较重,色泽鲜明,壮热口渴,心中懊𢙐,恶心,呕吐,纳呆,小便赤黄、短少,大便秘结,胁胀痛而拒按,舌红苔黄腻或黄燥,脉弦数或滑数等为常见症的阳黄证候[1]

4 阳黄·热重于湿证的症状

阳黄·热重于湿证患者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或见心中懊𢙐,腹部胀满,口干而苦,恶心欲吐。小便短少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舌苔黄腻,脉象弦数。[2][3]

5 证候分析

湿热熏蒸,壅滞肝胆,胆汁泛溢:湿热蕴蒸,胆汁外溢肌肤,因热为阳邪,故黄色鲜明。发热口渴,小便短少黄赤,是湿热之邪方盛,热耗津液,膀胱为邪热所扰,气化不利所致。阳明热盛则大便秘结,腑气不通,则腹部胀满。湿热蕴结,肝胆热盛,故苔黄腻,脉象弦数。心中懊𢙐,恶心欲吐,口干而苦,均为湿热熏蒸,胃浊和胆汁上逆所引起。[3][3]

6 阳黄·热重于湿证的治疗

6.1 治法

阳黄·热重于湿证治宜清热利湿,佐以泄下[3]

阳黄·热重于湿证治宜清热通腑,利湿退黄[3]

6.2 方药治疗

热重于湿者,常用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大柴胡汤等[4]

阳黄·热重于湿证可以茵陈蒿汤[备注]茵陈蒿汤(《伤寒论》):茵陈蒿、山栀、大黄加味进行治疗。方中茵陈为清热利湿、除黄之要药,用量宜偏重;栀子、大黄清热泻下。并可酌加茯苓、猪苓、滑石等渗湿之品,使湿热之邪从二便而去。如胁痛较甚,可加柴胡、郁金、川楝子等疏肝理气之品。如恶心欲吐,可加橘皮、竹茹。如心中懊𢙐,可加黄连,龙胆草。对苦寒药的应用,要随时注意热的程度和变化,如苦寒太过或日久失治,可转为湿重予热或寒湿偏胜,甚至成为阴黄。[4]

如因砂石阻滞胆道,而见身目染黄,右胁疼痛,牵引肩背,或有恶寒发热,大便色淡灰白,宜用大柴胡汤[备注]大柴胡汤(《伤寒论》):柴胡、黄芩、半夏、枳实、白芍药、大黄、生姜、大枣加茵陈、金钱草、郁金以疏肝利胆,清热退黄。如因虫体阻滞胆道,突然出现黄疸,胁痛时发时止,痛而有钻顶感,宜用乌梅丸[备注]乌梅丸(《伤寒论》):乌梅、黄连、黄柏、人参、当归、附子、桂枝、蜀椒、干姜、细辛加茵陈、山栀以安蛔止痛,利胆退黄。[4]

6.3 针灸治疗

取阴陵泉、肝俞、胆俞、至阳、足三里、中封等穴为主[5]。阳黄加阳陵泉、太冲、建里;腹胀呕恶加内关、通谷;热甚加曲池、内庭[5]

6.4 饮食疗法

6.4.1 推荐食材

阳黄·热重于湿证患者建议食用栀子、大黄、鸡内金、郁金、白茅根等[5]

6.4.2 推荐食疗方

[5]

1.栀子仁粥(《太平圣惠方》):栀子仁10g,粳米100g,冰糖10g。栀子仁研粉备用,将粳米放入陶锅内,加水煮粥至八成熟时,再纳栀子仁粉10g入粥内继续熬煮,待粥熟,调入冰糖,煮至溶化即成。温热服食,每日2次,3天为一疗程。

2.大黄粥:大黄10g,大米100g。将大黄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备用。将大米淘净,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熟时,调人大黄药汁,再煮一二沸即成,或将大黄2~3g研为细末,调入粥中服食亦可,每日1剂。

7 关于黄疸

黄疸(jaundice[5][6])为病名[7]。是指以面目发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表现的疾病[7][7]。古代亦称黄瘅[7][7]。目睛黄染尤为黄疸的主要特征[7]。主要由脾湿胃热、熏蒸肝胆、胆液不循常道而溢于肌肤所致[7]。黄疸有属阴属阳,在脏在腑之分[7]。《临证指南医案·疸》:“黄疸,身黄目黄溺黄之谓也,病以湿得之,有阴有阳,在腑在脏。阳黄之作,湿从火化,瘀热在里,胆热液泄……熏蒸遏郁,侵于肺则身目俱黄,热流膀胱,溺色为之变赤,黄如橘子色,阳主明,治在胃。阴黄之作,湿从寒水,脾阳不能化热,胆液为湿所阻,渍于脾,浸淫肌肉,溢于皮肤,色如熏黄,阴主晦,治在脾。”

一般把黄疸分成阳证和阴证两大类,称为阳黄和阴黄[7][7]。阳黄指邪热亢盛,以发热,烦渴,身目黄色鲜明如橘子色,小便色深如浓茶为主要表现的黄疸病[7]。历代又有五疸、三十六黄、黄疸二十八候等分类法[7]

《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

《黄帝内经灵枢·论疾诊尺》:“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

黄疸病应早发现,早治疗。《金匮要略·黄疸病》提出:“黄疸之病,当以十八日为期,治之十日以上瘥,反剧为难治。”这说明黄疸病经过妥善治疗,一般在短期内,黄疸即可消退。如果正不胜邪,病情反而加剧者,则较为难治。

黄疸在急性期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黄疸可见于西医的肝细胞损伤、坏死,各种原因引起的胆道阻塞、胆汁郁滞及溶血性黄疸等[7]。胆源性黄疸、阻塞性黄疸和溶血性黄疸等均属“黄疸”范畴。急慢性肝炎、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肝硬化等疾病,伴有黄疸证候者,可参照治疗[8]

现常将黄疸分为阳黄(包括热重于湿证、湿重于热证、湿困脾胃证、湿热兼表证、肝胆湿热证、胆腑郁热证等证)、阴黄(包括寒湿证、血瘀肝郁证、湿热蕴结证、肝脾不调证、阳虚寒凝证、脾虚湿困证等证)进行辨治,详见黄疸条。

8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 ^ [2]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82-186.
  3. ^ [3] 施洪飞,方泓主编.中医食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86:75-79.
  4.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31.
  5. ^ [5]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19.
  6. ^ [6]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7. ^ [7]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25.
  8. ^ [8] 石学敏主编.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71-73.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