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和膏

目录

1 拼音

yáng hé gāo

2 概述

阳和膏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三首。

3 《外科全生集》卷四方之阳和膏

3.1 别名

阳和解凝膏、阳和膏[1]

3.2 组成

鲜牛蒡全草三斤,鲜白风仙梗四两,大麻油十斤,肉桂、官桂、附子、桂枝、大黄、当归、草乌头、川乌头、僵蚕、赤芍药、白芷、白蔹、白及各二两,川芎、续断、防风、荆芥、五灵脂、木香、香橼、陈皮各一两[1]

3.3 制备方法

前二味用麻油先煎至枯,去渣再煎诸药至枯,去渣隔宿使油冷,每油一斤,入炒透铅丹七两搅和,次日文火再熬,至滴水成珠,不粘指为度,离火,入乳香末、没药末各二两,苏合油四两,麝香一两研细入膏,搅匀,出火气,半月后摊贴患处[1]

3.4 功能主治

《外科全生集》卷四方之阳和膏功能温阳化湿,消肿散结[1]。治阴疽流注等已溃或未溃者[1]

4 《经验各种秘方辑要》方之阳和膏

4.1 组成

官桂1两,甘松1两,山柰1两,丁香5钱,乳香5钱,没药5钱,上玉桂5钱,牛蒡子5钱。

4.2 功能主治

《经验各种秘方辑要》方之阳和膏主治痈疽、发背、流痰,一切无名肿毒,及风热肿胀。

4.3 用法用量

凡疮初起未成时贴之皆可消散,但须连四围根脚贴进,不可但贴头上,反致不效;即已溃之疽贴此膏亦可收束,不致蔓延;方内玉桂、官桂并用者,因玉桂价昂,故兼用之,非重味也。

4.4 制备方法

上药内乳香须熬烊去油,余皆晒干生研,各为极细末,用沪上姜衍泽堂太乙膏药肉烘烊,将药末拌匀摊膏,其摊膏纸用棉料油纸并白纸裱褙双层,大者用红布摊之。

5 《药奁启秘》方之阳和膏

5.1 组成

鲜紫苏8两,鲜牛蒡8两,鲜萆薢8两,鲜薄荷8两,鲜苍耳(俱连根叶)8两,鲜白凤仙(连根叶)4两,青葱(连根)8两,以上7味,洗净阴干。用麻油10斤浸7日,煎枯去滓,待冷,再入后药:荆芥1两,防风1两,水红花子1两,川附子1两,广木香1两,当归1两,川乌1两,草乌1两,青皮1两,天麻1两,穿山甲1两,连翘1两,僵蚕1两,陈皮1两,芥子1两,蒲公英1两,天南星1两,官桂1两,桂枝1两,白芷1两,乌药1两,生半夏1两,青木香1两,大黄1两,白蔹1两,赤芍1两,川芎1两,以上入前油浸3日,煎枯去滓,滤净,每净油1斤,入炒桃仁7两,文火收膏,于微温时加入下列细料:上肉桂2两,乳香1两,没药1两,丁香油4两,苏合油4两,檀香2两,琥珀2两,当门子3钱。

5.2 功能主治

《药奁启秘》方之阳和膏主治痰核、痰毒、瘰疬、乳疽、阴毒、流注,及一切疮疡之色不变者。

5.3 用法用量

隔水炖烊,摊贴。

5.4 制备方法

上为极细末,缓缓搅入,和透,置磁器内。

6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33.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