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经感传

目录

1 拼音

xún jīng gǎn chuán

2 英文参考

propagated sensation along channel[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循经感传现象为经络学名词[1]。指经穴受到刺激,从被刺激穴位开始,沿着经络循行路线产生酸、麻、胀、热、痛、蚁走感或流水感等特殊感觉的传导现象[2][2]

循经感传现象是最常见的一种经络现象[3]。经络现象是经络活动的外在显现[4]。指在某些条件下,沿经脉循行路线呈现的感觉异常、形态异常或物理、化学指标的相对特异性变化等现象[4]。如循经感传、循经性感传异常、循经性疼痛、循经性皮肤病或皮肤显痕等[5]。经络感传现象,对于研究经络实质,有重要意义[6]

4 循经感传现象的研究史

有人认为,古代文献对经络活动线路的描述可能包含着对循经感传现象的认识[6]。《内经》中所说针刺时的“得气”,实际就是循经感传现象。

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们又进一步深入研究经络感传现象取得可喜成果。50年代初,日本的长滨善夫和丸山昌朗观察并报道了一例循经感传现象显著者,推动了循经感传现象的现代研究[6]

70年代以来,我国对此现象进行了系统研究。直到197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309医院等单位进行协作,在8名感传显著身上全面、细致地观测了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结果报道后引起国内普遍重视。全国二十几个省、市、自治区用统一方法和标准,做了20万例普查。卫生部也颁发了循经感传现象观测的统一方法和分型标准,以低频电脉冲刺激井穴(或原穴),按照感传出现的不同程度分为敏感型、较敏感型、稍敏感型和不敏感型四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规模普查,发现在17万人中感传出现率为20.3%,其中敏感型出现率为0.35%[6]。同时发现循经感传现象有循经性、效应性、可阻滞性、慢速性、双向性、趋病性等特点[6]

对循经感传的一般调查在70年代末期即告一段落,但对某些特定人群的调查工作仍不断有人报道。我国援外医务人员曾应用国内通用的方法和标准,对莫桑比克人(203例)、尼日利亚人(192名)、塞内加尔人(193名)、英美德法等白人(110名)的循经感传进行了观察,证明循经感传在黑人、白人中同样存在,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并无人种和地域的差别。国外近年来也有人对循经感传进行了研究,基本上是重复我国70年代末期所做的工作,重点是研究循经感传在正常人体及各种疾病患者身上的出现率,并对其特征进行了研究,所得结果大致与我国该项工作的结果一致,进一步证实了我国工作的可靠性。

近些年来,循经感传现象的研究不断发展,从自发出现到激发控制,从主观感觉的描述到客观实验的记录,从现象观察到阐明机理、从理论研究到临床应用,认识日益深入[6]

循经感传机理的研究是揭示经络本质的一条重要途径[6]

5 循经感传的普遍性

循经感传调查概况: 循经感传在古代文献中就有明确的记载,《内经》中所说针刺时的“得气”,实际就是循经感传现象。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们又进一步深入研究经络感传现象取得可喜成果。日本长滨善夫和丸山昌朗在一例感传显著者身上,系统地对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进行了循经感传的观察,著成《经络之研究》一书。国内也先后有关于经络现象的报道,但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直到197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309医院等单位进行协作,在8名感传显著身上全面、细致地观测了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结果报道后引起国内普遍重视。全国二十几个省、市、自治区用统一方法和标准,做了20万例普查。

对循经感传的一般调查在70年代末期即告一段落,但对某些特定人群的调查工作仍不断有人报道。我国援外医务人员曾应用国内通用的方法和标准,对莫桑比克人(203例)、尼日利亚人(192名)、塞内加尔人(193名)、英美德法等白人(110名)的循经感传进行了观察,证明循经感传在黑人、白人中同样存在,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并无人种和地域的差别。国外近年来也有人对循经感传进行了研究,基本上是重复我国70年代末期所做的工作,重点是研究循经感传在正常人体及各种疾病患者身上的出现率,并对其特征进行了研究,所得结果大致与我国该项工作的结果一致,进一步证实了我国工作的可靠性。

隐性感传: 一般来说,有感传的人是少数,特别显著者尤为少见。因此有人认为经络感传现象的普遍意义不大,或不充分。也有人认为是病理现象。1977年有人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即使在感传阴性者身上,当在井穴电刺激后,用特殊横行叩击法可在肢体上叩出一连串敏感点。这些点的纵行联线恰好就是经络线。因此,把这种叩击出来的联线命名为隐性感传线,它的潜在活动称为隐性感传。实验表明,隐性感传具有循经性,它是显性感传的基础,又是显性感传的延伸或继续,在一定条件下,隐性感传可转化为显性感传。

普查循经感传显著程度的分型标准:

Ⅰ型(显著型):刺激井穴(或原穴)时,有6条以上经脉的感传能通达经脉全程,其余经脉,感传能超过肩髋关节,但不能抵达经脉终点者。

Ⅱ型(较显著型):有2条以上经脉的感传能通达全程,或3条以上的经脉的感传能超过肩髋关节者。

Ⅲ型(稍显著型):有1条以上能过肩髋关节,或2条以上(刺激井穴)能过腕踝关节,或(刺激原穴)能过肘膝关节者。

Ⅳ型(不显著型):所测各经感传均不能超过腕踝关节,或仅1条经脉感传能超过腕踝关节者。

方法:普查循经感传所刺激的穴位常用井穴或原穴,刺激方法大多采用低频脉冲电。

结果:据28个地区和单位对63,228人的普查结果,感传出现率在5.6%~45.2%之间,三分之二以上在12%~24%之间,分布比较集中。

6 循经感传现象的主要特征

循经感传的路线:一般说来,在四肢部,感传线与古代经络线大体一致;在胸腹部则不大一致,头部则大半不一致。

循经感传的感觉性质:探查时采用不同的刺激原,所产生的感传感觉会有不同。

针刺:一般产生酸、麻、胀、抽动、冷、热等感传;

指压:一般与针刺类似;

电脉冲刺激:一般和指压同,还可有流水感、虫跳感、蠕动感等;

艾灸:多见热感及麻感。

循经感传的方向:呈双向传导。在躯体(除外四肢末端)上任何一穴给予刺激时,一般均可自该穴发出两个相反的感传。例如刺激曲池穴,一条感传线自曲池走向肩髃,同时一条感传线自曲池走向合谷。

循经感传的宽度:有粗有细。在四肢多较细,约在0.2~2.0cm之间。多数反应为琴弦状或电线状。进入躯干后,可变宽达10cm以上。

循经感传的速度:一般感传速度较植物神经慢,较躯体神经更慢。在大多数情况下,其速度约为10cm/s。而且感传不是匀速行走,存在一个个停顿点,即停一下再走,这种停顿点多为穴位所在处。

循经感传的阻滞:当感传自刺激点双向传导时,在任何方向一点施加压力,多数可阻断感传自压迫点继续前进。例如刺激曲池发生感传后,压迫手五里,感传即终止于手五里,不再走向肩髃。压迫手三里,感传即终止于手三里,不再走向合谷。各经线的有效阻断压力通常在350~689g/cm2,多数为500g/cm2。另外,在感传线上放置冰袋局部冷冻降温,也可造成感传阻滞,撤去冰袋,局部温度回升后,感传又可恢复。

循经感传的回流性:在多数情况下,刺激停止后,感传并不立即消失,而是向针刺穴回流,到达该穴后才消失。与前进的速度比较,回流的速度有的较快,有的则较慢,因人而异。

循经感传的趋病性:在病理状态下,当感传自四肢出现后,进入躯干有趋病所性,即所谓的“气至病所”。例如有心脏病的患者,不同经脉出现感传后,都有趋向心脏的集中现象。

循经感传的效应性:当感传沿经脉到达所络属的脏腑时,相应脏腑器官的功能活动便发生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可能是良性的,也可能是劣性的,此即为循经感传的效应性。感传的效应性不仅仅是受试者的主观体验,而且可以客观显示。如当感传沿肺经到达肺部时,受试者有胸闷、气喘、咳嗽、呼吸困难、心悸等感觉。感传沿胃经到达上腹部时,可出现腹胀、呃逆、恶心、胃部烧灼感或饥饿感,或者出现节律性膈肌痉挛,肠鸣音和胃蠕动明显增强;而当阻滞感传时,可看到胃肠运动功能减弱、消失或膈肌痉挛消失。有1例感传显著者,当感传到达头部时即进入睡眠;当感传停止时又自动苏醒。一般循经感传的这种效应性的出现率平均为50%~90%左右。

循经感传的相对稳定性:对54名感传显著受试者所做的近、远期追踪观察表明,感传只具有相对的稳定性。39名观察对象中,循经感传保持相对稳定者,在1月内占94.9%(37人),1年后降至74.3%(29人),3年后则降至64.1%(25人)。说明过一段时间后,感传可部分或基本消退。

7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41.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 ^ [3] 祝世讷、从林主编.中医新知识词典[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82:429.
  4. ^ [4]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86.
  5. ^ [5] 祝世讷、从林主编.中医新知识词典[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82:182.
  6. ^ [6]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57.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