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灌流术

目录

1 拼音

xuè yè guàn liú shù

2 英文参考

hemoperfusion,HP

3 概述

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是一种吸附型的血液净化技术。HP是将患者血液(液相)引出体外与固态的吸附剂(固相)接触,以吸附的方式清除体内某些代谢产物、外源性药物及毒物,使净化后的血液重新返回患者体内,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但不具备清除水分以及调节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作用。

4 操作名称

血液灌流术

5 别名

HP

6 适应证

血液灌流术的适应证为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  由于药物与活性碳的亲和力不同,以及各种药物在体内的特殊分布性,HP的效果亦有所差别。一般来说活性碳与中分子量以上毒物有较好的吸附效应,树脂吸附剂对脂溶性和较大分子量毒物有较强的吸附效应。对于小分子量毒物两种吸附剂作用都较差。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是HP的主要适应证,其疗效优于HD,可治疗安眠药、解热镇痛药、三环类抗抑郁药、洋地黄类、奎尼丁类、茶碱、抗癌药、抗结核药、毒蕈、有机磷和有机氯农药中毒等。

7 禁忌证

血液灌流无绝对禁忌证。相对禁忌证为血小板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症及其他凝血障碍。

8 准备

1.监护器  血液透析均具备各种监护器,包括血泵、肝素泵、动静脉压力及空气监护报警装置。

2.血液管道  包括动脉、静脉管道及静脉插管及穿刺针。

3.血液灌流器  ①活性碳:目前临床上应用最普遍的活性碳是椰壳炭和石油炭。包裹膜主要有白蛋白-火棉胶、丙烯酸水凝胶、明胶、琼脂糖和醋酸纤维素等。每个灌流器的容积为100~300ml。②合成树脂:临床上常用的吸附性树脂如XAD-4树脂,NK-107树脂等,有包裹和未包裹两种形式。常用包裹材料是醋酸纤维素、琼脂糖、甲壳素等。

4.其他  血管钳、输液器、5%葡萄糖注射液、等渗盐水、肝素、碘伏、乙醇等。

9 方法

1.准备  ①检查灌流器及血液管道包装是否完整无损,注意其有效期限,疑有污染或逾期者不能使用。②将灌流器及血液管道连接并安装在监护器上,注意灌流器血液入口应在下方。接通监护器电源,开启监护器开关。③用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冲洗灌流器及血液管道,排尽空气,浸泡15~30min,继而用等渗肝素盐水1000ml(含肝素5000U)冲洗灌流器及管道,排尽气体后分别夹住动静脉管道。

2.接管  ①无菌操作下建立血管通路(颈内静脉置管、股静脉置管、直接穿刺),按医嘱留取血标本并立即送检。②分别将动脉及静脉管道与血管通路动脉端及静脉端连接,建立体外循环。

3.治疗  ①检查各种管道,无扭曲后松开动脉及静脉管道上的血管钳,开动血泵,血流量逐渐增加至200~300ml/min。②每30min测量血压、脉搏、呼吸及体温1次,并详细记录生命体征及出入量。③定期测定血小板及凝血时间(试管法)。

4.结束  ①结束前30min关闭肝素泵。②结束时先倒转血液灌流器,用等渗盐水200~300ml将血液缓慢驱回患者体内。③按医嘱留取标本并送检。④封闭或拔除临时性血管通路。⑤关闭监护器,切断电源。⑥拆除监护器上的灌流器及血液管道并弃去。

10 注意事项

1.肝素化方法同血液透析。

2.血液灌流不宜使用单针系统。

3.低体温者或血液灌流时间较长者,可在血液管道上加一恒温器,保持体温。

4.根据病情需要,血液灌流可与血液透析或血液滤过进行串联。

5.每只灌流器的吸附达饱和状态后,如需继续治疗则应更换灌流器。

6.血液灌流只能清除血液内毒物本身,不能纠正已经造成的生理改变,所以在灌流同时应根据病情采取相应措施,如吸氧、给予呼吸兴奋剂、强心、升压,纠正酸中毒,使用对该毒物有特异性的解毒药,甚至使用呼吸机等。如胃肠道中毒,还应在灌流前充分洗胃,应用泻剂等。

7.并发症及处理

(1)低血压:多与药物或毒物中毒有关,或血容量不足、严重贫血和血流速度过快所致。

防治:①补液、输血;②应用升压药;③减慢血流速度;④严重低血压或休克应停止治疗。

(2)发热、寒战:由致热原、细菌污染或吸附剂的血液相容性差所致。

防治:①治疗前应仔细检查血液灌流用具是否有污染,可疑者弃去;②严格无菌操作;③静注地塞米松5mg;④进行血培养。

(3)出血、溶血:可由肝肝素过量或吸附剂生物相容性差、血小板减少所致。

防治:①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准备,禁用生物相容性差的灌流器;②血液灌流前及治疗中应监测凝血时间及血小板计数;③由肝素引起出血者,应给予鱼精蛋白中和;④严重者应停止治疗,给予补液、输血、输血小板。

(4)栓塞:多由吸附剂脱落所致或肝素用量不足造成凝血,或用空气驱血时引起栓塞。

防治:①禁止使用未包裹的吸附材料;②灌流器冲洗不可过快;③不宜用空气驱回血;④根据凝血时间调整肝素剂量;⑤停止血液灌流,采取相应治疗。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