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白细胞介素6

目录

1 拼音

xuè qīng bái xì bāo jiè sù 6

2 英文参考

Serum interleukin-6

serum IL-6

3 概述

IL-6是一26KD的多肽,生物效应极为广泛,主要包括:①调节B细胞的生长和分化。②增强CTL、NK细胞的杀伤效应。③刺激造血干细胞的增生分化。④促进肝细胞合成急性相蛋白等,人体各个系统都有IL-6分泌细胞,因此,IL-6在维持机体生理平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已有大量实验资料表明,体内IL-6的异常与多种疾病有关。

4 血清白细胞介素6的医学检查

4.1 检查名称

血清白细胞介素6

4.2 分类

免疫学检查 > 细胞免疫测定

4.3 取材

血液

4.4 血清白细胞介素6的测定原理

(1)IL-6的生物活性检测  MH60 BSF2细胞株依赖IL-6而生长,通过检测待检样品对该细胞增殖的支持程度即可直接反应IL-6的活性。

(2)IL-6免疫学检测  ELISA(双抗体夹心法)是目前检测IL-6最常用的免疫学方法。该法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国外已有数家公司提供商品化的试剂盒检测IL-6。这里介绍Matsuda等(1988)建立的ELISA检测法。

4.5 试剂

(1)IL-6的生物活性检测

①MH60 BSF2细胞株的扩增:将细胞培养于含定量r/IL-6完全1640培养基中传代扩增。

②无Ca2+ Mg2+,Hank液。

③MTT 5mg/ml PBS溶解,滤过除菌,避光保存。

④酸化异丙醇含0.04mol/L HCl的异丙醇。

⑤30g/L,SDS。

⑥酶标测定仪。

(2)IL-6免疫学检测

①抗人IL-6单克隆抗体(aBSF2-166)。

②亲和层析纯化的兔抗人IL-6多克隆抗体。

③碱性磷酸酶标记的羊抗兔IgG。

④0.1mol/L碳酸钠缓冲液pH9.6(包被液)和0.05mol/L碳酸钠缓冲液pH9.8(底物液)。

⑤底物:对硝基苯磷酸酯。

⑥酶联免疫检测仪。

4.6 操作方法

(1)IL-6的生物活性检测

①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MH60细胞,用Hank液洗3次,然后重悬于完全1640(含10%NBS)中再培养6h,以去除细胞表面结合的IL-6。

②于96孔板中倍比稀释待检样品及rIL-6标准品,每份样品做三个平行孔。

③重悬并离心沉淀MH60细胞,弃上清,再用不完全1640调细胞浓度为2×105/ml,加入含待检则品的96孔板中,每孔100μ1(含104细胞)。

④将细胞培养于37℃5%CO2条件下共48h。

⑤在细胞培养达44h后,各孔加下MTT(5mg/m1)20μl,继续培养4h。

⑥取出96孔板,离心,1000r/min,10r/min轻轻甩去上清,并用纸巾吸取边缘残留的上清。

⑦每孔加入100μl酸化异丙醇,室温下放置20min,期间轻轻振荡96孔板,以使异丙醇溶解充分。

⑧每孔加入20μl,30g/L SDS以消除异丙醇引起的蛋白沉淀对A测定的影响。

⑨用酶标测定仪分别测定各孔在570nm和630nm处的A值,并且以A570-A630作为最终数值。

⑩将最终值以标准品(rIL-6)的最大值为分母,进行百分数换算,然后再找出百分数相对应的概率单位。据此描绘出标准品和待测标本各稀释度的概率单位曲线。以5个概率单位为起点划一平行于X轴的线,该线与各曲线交点所对应的稀释度分别与标准品的稀释度进行比较则可求出各自活性单位。

(2)IL-6免疫学检测

①抗人IL-6单克隆抗体(aBSF2-166),用包被缓冲液稀释成0.1μg/ml,加入96孔酶标板,100μ1/孔,4℃过夜。

②弃去包被抗体,每孔加100μl 10g/L BSA-PBS,室温下封闭2h。

③洗板3次,加入待测样品和不同浓度的人IL-6,4℃过夜。

④洗板3次,加入兔抗人IL-6多抗(0.1μg/ml)室温下作用2h。

⑤洗板3次,加入1∶2500稀释的磷酸酶标记的羊抗兔IgG,室温放置2h。

⑥洗板,各孔加入对硝基苯磷酸酯(1mg/ml),100μl/孔,室温反应5~10min,3mol/L NaOH终止反应。

⑦用酶联免检测仪在405nm波长测A值。

⑧以标准人IL-6的浓度为横坐标,以A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并求待测样品中IL-6的含量。

4.7 正常值

(1)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0.373~0.463ng/L;

(2)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5U/ml。

4.8 化验结果临床意义

升高:多发性骨髓瘤、银屑病。

4.9 附注

IL-6的生物活性检测:MH60 BSF2细胞株体外传代,细胞易变异而失去依赖性,所以需要每2~3月亚克隆一次,筛出依赖性强的细胞株。

4.10 相关疾病

多发性骨髓瘤、银屑病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