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淋

目录

1 拼音

xuè lìn

2 英文参考

stranguria due to hematuria[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hematuric strangury[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bloody stranguria[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tranguria complicated by hematuria[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血淋(stranguria due to hematuria[1]、hematuric strangury[2])为病名[3]。是指以溺血而痛为主要表现的淋证[3][3]。热伤血络所致[4]

《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血淋者,是热淋之甚者,则尿血,谓之血淋。”

血淋可见于西医的尿路感染、前列腺炎、精囊炎、尿路结石、结核、肿瘤等疾病[4]

4 血淋的病因

《圣济总录·血淋》:“下焦受热,则气不宣通,故溲便癃闭而成淋也。热甚则搏于血脉,血得热则流行入于胞中,与溲便俱下,故为血淋也。”

5 血淋的症状

血淋患者小便热涩刺痛,尿色深红,或夹有血块,疼痛较重,舌苔黄,脉滑数[5]

实证:小便热涩刺痛,尿色深红,或挟有血块,疼痛满急加剧,或见心烦,苔黄,脉滑数[6][7]

虚证:尿色淡红,尿痛涩滞不显著,腰酸膝软,神疲乏力,舌淡红,脉细数[7][7]

6 证候分析

湿热蕴结下焦,灼伤脉络:湿热下注膀胱,热盛伤络,迫血妄行,以致小便涩痛有血;血块阻塞尿路;故疼痛满急加剧;如心火亢盛,则可见心烦,苔黄,脉数,为实热之象。病延日久,肾阴不足,虚火灼络,络伤血溢,则可见尿色淡红。涩痛不明显,腰膝酸软,为血淋之虚证。[7][7][7]

7 类证鉴别

血淋和尿血都以小便出血、尿色红赤,甚至溺出纯血为共有的症状,其鉴别的要点是尿痛的有无,尿血多无疼痛之感,虽亦间有轻微的胀痛或热痛,但终不若血淋的小便滴沥而疼痛难忍。故一般以痛者为血淋,不痛者为尿血。[7]

8 血淋的治疗

《医宗必读·淋证》论血淋有血热、血冷、血虚、血瘀之不同[7]。主症为小便涩痛有血[7]

血淋实证宜清热通淋,凉血止血;虚证宜滋阴清热,补虚止血[7]

8.1 血热

8.1.1 症状

血热者,尿出灼热刺痛,血色鲜红,脉有力[7]

8.1.2 治法

治宜凉血清热[7]

8.1.3 方药治疗

8.1.3.1 方一

血热者可选用小蓟饮子、导赤散、琥珀散等方[7]

8.1.3.2 方二

血热者可用小蓟饮子[备注]小蓟饮子(《严氏济生方》):生地黄、小蓟、滑石、通草、炒蒲黄、淡竹叶、藕节、当归、山栀、甘草合导赤散[备注]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生地黄、木通、竹叶、甘草进行治疗。方中小蓟草、生地、蒲黄、藕节凉血止血,小蓟草可重用至30克,生地以鲜者为宜;木通、竹叶降心火、利小便;栀子清泄三焦之火;滑石利水通淋;当归引血归经;生甘草梢泻火而能走达茎中以止痛;若血多痛甚者,可另吞参三七、琥珀粉,以化瘀通淋止血。[7]

8.1.4 针灸治疗

治法:清热通淋,凉血止血[7]

选穴:以任脉、足太阴脾经穴为主。取膀胱俞、中极、血海、三阴交。淋证以膀胱气机不利为主,故取膀胱俞、中极以疏利膀胱气机。三阴交、血海可清利湿热,凉血止血。[7]

随证配穴:加刺少府、劳宫[7]

刺灸方法:针用平补平泻法;或实证宜泻[7]

8.2 血冷

8.2.1 症状

血冷者,尿出血色晦暗,面色枯白,脉沉迟[7]

8.2.2 治法

宜温下元[7]

8.2.3 方药治疗

用金匮肾气丸、生料鹿茸丸、汉椒根煎服,或地髓汤送服附子八味丸[7]

8.3 血虚

8.3.1 症状

血虚者,尿出时涩痛不甚,尿色淡红,脉虚数[7]

8.3.2 方药治疗

8.3.2.1 治法

血虚者宜滋阴补血为主[7]

8.3.2.2 方一

血虚者可用八珍汤合益元散,或六味地黄丸加减[7]

血虚有热,则宜用知柏八味丸[7]

8.3.2.3 方二

血虚者可用知柏地黄丸[备注]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萸肉、山药、茯苓、丹皮、泽泻以滋阴清热,并可加旱莲草、阿胶、小蓟草等以补虚止血。[7]

8.3.3 方三

主方:小蓟饮子(严用和《严氏济生方》)

加减处方:小蓟、藕节、滑石各30克,生地黄、茅根20克,蒲黄、赤芍、牡丹皮、木通各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若久病肾阴亏虚,火旺伤络尿血者,可选用知柏地黄丸(吴谦等《医宗金鉴》)加减:生地黄、山萸肉、淮山药各15克,茯苓、知母、黄柏、牡丹皮、泽泻各12克,旱莲草18克,甘草6克。水煎服。

8.3.4 针灸治疗

治法: 滋阴清热,补虚生血[7]

选穴:以任脉、足太阴脾经穴为主。取膀胱俞、中极、血海、三阴交。淋证以膀胱气机不利为主,故取膀胱俞、中极以疏利膀胱气机。三阴交、血海可清利湿热,凉血止血。[7]

随证配穴:加刺复溜、太溪,或加足三里、气海[7]

刺灸方法:针用平补平泻法;或虚证宜补[7]

8.4 血瘀

8.4.1 症状

血瘀者,尿出阴中痛如刀割,血色紫暗有块,小腹硬满,脉沉弦或数[7]

8.4.2 治法

治宜活血通淋[7]

8.4.3 方药治疗

选用一味牛膝膏、桃红四物汤、代抵当丸等方[7]

血瘀者可用小蓟饮子[备注]小蓟饮子(《严氏济生方》):生地黄、小蓟、滑石、通草、炒蒲黄、淡竹叶、藕节、当归、山栀、甘草合导赤散[备注]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生地黄、木通、竹叶、甘草进行治疗。方中小蓟草、生地、蒲黄、藕节凉血止血,小蓟草可重用至30克,生地以鲜者为宜;木通、竹叶降心火、利小便;栀子清泄三焦之火;滑石利水通淋;当归引血归经;生甘草梢泻火而能走达茎中以止痛;若血多痛甚者,可另吞参三七、琥珀粉,以化瘀通淋止血。[7]

8.5 常用中成药

紫地宁血散,每次2瓶,每日3次。

8.6 血淋的针灸治疗

取膀胱俞、中极、阴陵泉、行间、太溪等穴为主,加血海、三阴交[7]

8.7 血淋的饮食疗法

8.7.1 治法

血淋治宜清热通淋,凉血止血[7]

8.7.2 推荐食材

血淋患者建议食用小蓟、藕节、淡竹叶、栀子、白茅根、蒲公英等[7]

8.7.3 推荐食疗方

[7]

1.小藕英花汤:小蓟18~30g,藕节50~100g,淡竹叶15g,金银花15g,四味放入锅内煎煮30分钟以上,代荼饮。

2.白藕竹草粥:白茅根15~30g,藕节50~100g,淡竹叶15g,生甘草梢10g,蒲公英15~30g,将以上食物放入锅内煎煮30分钟以上,用煎煮后的汁液煮粥食用。

9 关于淋证

淋证(stranguria[7][7])为病名[7][8]。是指以小便频急,淋沥不尽,尿道涩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统称[8][8]。又称淋沥[8]

淋证的病因以膀胱湿热为主,病位在肾与膀胱,初起多邪实之证,久病则由实转虚,亦可呈现虚实夹杂的证候,其临床症状有二类,一类是膀胱气化失司引起的证候;一类是各种淋证的特殊症状,前者是诊断淋证的依据,后者是区别不同淋证的特征。应与淋证进行鉴别的病证有癃闭、尿血、尿浊等。[8]

根据病因病机和症状不同,淋证分为热淋、石淋、气淋、血淋、膏淋与劳淋六种类型,在辨证时,除要辨明不同淋证的特征外,还要审察证候的虚实。初起湿热蕴结,以致膀胱气化失司者属实,治宜清热利湿通淋,佐以行气。病久脾肾两亏,膀胱气化无权者属虚,治宜培补脾肾。虚实夹杂者,宜标本兼治。并根据各个淋证的特征,或参以止血,或配以排石,或佐以泄浊等。针灸治疗本病急性期可迅速缓解疼痛。对尿路中、下段结石,针刺后排石效果较好,而尿路上段和肾盂、肾盏部位的结石则应采取综合疗法。若淋证并发严重感染,肾功能受损,或查知结石体积较大,针灸难以奏效,则采用其他疗法。患膏淋、劳淋而气血虚衰者,应适当配合中药以补气养血。[8][8]

各种淋证之间,彼此又有一定的关系,表现在转归上,一是虚实的相互转化,在不同淋证之间和同一淋证的本身都存在这种情况。二是各种淋证之间的相互转化。也可二种淋证或虚实同时并见。认识这种转化,对临床有实际指导意义。[8]

现代医学中的一些泌尿系感染、结石、结核、急慢性前列腺炎、乳糜尿等病,有类似六淋证候者,可参考淋证施治[8]

详见淋证条。

10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61.
  4. ^ [4]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47.
  5. ^ [5] 施洪飞,方泓主编.中医食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86:92-95.
  6. ^ [6]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33-238.
  7. ^ [7] 石学敏主编.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00-103.
  8. ^ [8]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54.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