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会

目录

1 拼音

xuè huì

2 英文参考

Géshū BL17[中国针灸学词典]

a point where blood assembles[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blood convergence[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血会为八会穴之一[1][2]。指膈俞穴[2]。出自《难经·四十五难》。《难经·四十五难》:“血会膈俞。”八会穴指脏、腑、气、血、筋、脉、骨、髓之气所聚会的八个特定穴[3]。膈俞穴位于居心俞和肝俞之间[3]。心主血,肝藏血,本穴居中,血液聚会,故名[3]。凡血病,皆可酌情取用[3]

穴位膈俞
汉语拼音Geshu
罗马拼音Keshu
美国英译名Diaphragm Locus
各国代号中国BL17
日本17
法国莫兰特氏V17
富耶氏V17
德国B17
英国B17
美国BI17

膈俞为经穴名[4](Géshù[4]BL17)。代号BL17[5]。出《黄帝内经灵枢·背俞》。属足太阳膀胱经[5]。膈俞是八会穴之血会[5][5][5]。膈指横膈,俞即输注,本穴是横膈之气转输的部位,故名膈俞[5]

4 标准定位

膈俞穴在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5]。八会穴之血会[5]

膈俞穴位于脊柱区,第七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5]。俯伏或俯卧取穴[5]

位于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一说“除脊各寸半”(《针灸资生经》)[5]

图出自《中国针灸学词典》

5 取法

膈俞穴位于脊柱区,第七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5]。俯伏或俯卧取穴[5]

俯卧位,在第七胸椎棘突下,至阳(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6 穴位解剖

膈俞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背阔肌、骶棘肌。有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分布着第七、八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皮肤由第六、七、八胸神经后支内侧支重叠分布。背阔肌由臂丛后束发出的胸背神经支配,该神经沿肩胛下肌腋窝缘下降,与肩胛下动脉的延续部,胸背动脉伴行至该肌。

布有第七、八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并有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通过[5]

7 特异性

膈俞穴为八会穴之一,血会膈俞。

8 功效与作用

膈俞穴有活血化瘀、宽胸利膈的作用[5]

理气宽胸,活血通脉。

9 主治病症

膈俞穴主治心胸、肝膈、血证等疾患:如心痛、心悸、胸痛、胸闷、吐血、衄血、呕血、便血、产后败血冲心、呕吐、呃逆、腹痛积聚、饮食不下、噎膈、黄疸、朝食暮吐、嗜卧怠惰、肩背疼痛、骨蒸潮热、咳逆气喘、自汗盗汗,痰饮、喉痹、疟疾、癫狂等[5]

现代又多用膈俞穴治疗贫血、慢性出血性疾患、胃炎、胃癌、食道狭窄、神经性呕吐、膈肌痉挛、心内外膜炎、胸膜炎、支气管炎、荨麻疹等[5]

膈俞穴主治呕吐,呃逆,噎膈,胸满,胁痛,胃痛,癫狂,咳血,吐血,贫血,脊背痛等[5]

1.消化系统疾病:神经性呕吐,胃炎,胃溃疡,肝炎,肠炎,肠出血;

2.循环系统疾病:心动过速,心脏肥大,心内外膜炎;

3. 外科系统疾病:食道癌,胃癌,食道狭窄,淋巴结结核,胸膜炎;

4. 呼吸系统疾病:哮喘,支气管炎;

5. 其它:贫血,慢性出血性疾患,膈肌痉挛,荨麻疹,小儿营养不良。

10 刺灸法

10.1 刺法

一般向椎体方向斜刺0.5~0.8寸[5]

斜刺0.3~0.5寸[5]

向内斜刺0.5~0.8寸,局部酸胀,针感可扩散至肋间。 不可深刺,以防造成气胸。

10.2 灸法

可灸[5]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10~15分钟[5]

艾炷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11 配伍

膈俞配中脘、内关,有宽胸利气的作用,主治胃痛,呃逆,呕吐,肠炎。

膈俞配肺俞、膻中,有调理肺气,止咳平喘的作用,主治咳嗽,气喘,肺炎。

膈俞配肝俞、脾俞,有健脾统血,和营补血的作用,主治贫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膈俞配曲池、三阴交,有祛风清热,活血止痒的作用,主治荨麻疹,皮肤瘙痒。

12 文献摘要

《黄帝内经素问》:热病气穴,七椎下间主肾热。

《针灸甲乙经》:癫疾多言。

《针灸大成》:主吐食翻胃。

《鑫鉴》:更治一切失血症。

13 临床研究

针刺膈俞穴可提前纠正贫血状态[5]

针刺膈俞穴可改善膈肌的运动幅度,提高部分慢性气管炎患者的动脉血氧饱和度[5]

针刺膈俞穴可有一定的催乳作用[5]

糖尿病:据报道34例阴虚阳盛型针刺膈俞、脾俞,用泻法,有一定疗效。血糖逐渐下降,血液粘滞度降低,血流加速,微循环改善;对环核苷酸的含量有调整作用;对血清胰岛素有良好调节作用;T3、T4均有所下降。

青光眼:针刺膈俞、肝俞等,治疗青光眼合并高血压者120人次,治疗后眼压、血压均明显下降,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偏头痛 :三棱针点刺膈俞,然后拔罐放血,治疗38例,有很好疗效。

痤疮:火针膈俞、肺俞等,治疗94例,有良好疗效。

14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58.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62.
  3. ^ [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4. ^ [4]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736.
  5. ^ [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98.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