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拼音
xuán shēn
2 英文参考
figwort[朗道汉英字典]
figwort root[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crophulariae radix[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Radix Scrophulariae(拉)[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figwort root[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玄参为中药名,出自《神农本草经》[1]。为玄参科植物玄参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Hemsl. 的干燥根[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
Radix Scrophulariae(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figwort root(《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玄参的别名
浙玄参、元参、黑参。
7 来源及产地
玄参科植物浙玄参Scrophularianingpoensis Hemsl. 或北玄参S. buergerianaMiq.的根[1]。前者主产浙江、四川、湖北;后者产东北、华北地区[1]。
玄参科玄参属栽培种之一,学名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Hemsl.,多年生草本植物。根供药用,为中国特产。分布于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贵州、陕西和福建等省。同属植物有北玄参S.buergeriana Miq.也作药用。分布于东北、华北和华东等地区。
8 形态特征
株高60-150cm。根粗壮,圆柱形或圆锥形,长6-15cm,下部常分叉,表面黄褐色。茎直立,四棱形,常带暗紫色,有腺毛。叶对生,卵形或卵状椭圆形,无毛或下面有稀疏细毛。聚伞花序,顶生,疏散开展呈圆锥状,花梗细长,有腺毛,花冠暗紫色。蒴果卵圆形,种子细小,黄褐色。花期7月至8月。果期8月至9月。
9 生长习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应性强,耐旱,怕涝。宜于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壤土栽培。采用根芽繁殖和种子繁殖。一般多采用根芽繁殖。南方以秋栽为主,采收时选取色白,粗如拇指的带芽根茎作种,立即栽种,按行株距45×30cm开穴,每穴栽一芽,覆土3-5cm,每公顷用种芽450-600kg。如采收后不及时种,可将种根茎贮藏于室内或室外的地下,保温越冬,于翌年2月上旬至3月上旬栽植。北方寒冷地区,多将带芽根茎贮藏于地窖中,窖内温度保持在0-2℃左右,至翌年3月中旬至3月下旬地面化冻时穴栽。玄参为深根性植物,吸肥力强,宜深翻施足基肥,生长期施追肥2-3次。
10 病虫害
病虫害主要有斑枯病Septoria scrophulariae、白绢病Sclerotium folfsii、红蜘蛛等。
11 性味归经
味甘、苦咸、性寒。
12 功能主治
1.治热病伤津,烦渴,发斑,肠燥便秘,阴虚骨蒸劳热,夜寐不宁,自汗盗汗,吐血,衄血[1]。
2.咽喉肿痛,目赤,痈肿,瘰疬[1]。煎服:9~15g[1]。
13 使用注意
14 化学成分
浙玄参根含玄参素(scrophularin)、甾醇、氨基酸、脂肪油、微量挥发油等[1]。北玄参根含玄参苷(Harpagoside),甲氧基玄参苷,对甲氧基桂皮酸和芍药苷[1]。
15 药理作用
天门冬酰胺动物试验能镇咳平喘,防止实验性胃溃疡的发生[1]。玄参苷有抗炎、镇痛、解痉作用[1]。
16 玄参的药典标准
16.1 品名
玄参
Xuanshen
SCROPHULARIAE RADIX
16.2 来源
本品为玄参科植物玄参ScrophuLaria ningpoensisH emsl.的干燥根。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根茎、幼芽、须根及泥沙,晒或烘至半于,堆放3~6天,反复数次至于燥。
16.3 性状
本品呈类圆柱形,中间略粗或上粗下细,有的微弯曲,长6~20cm,直径1~3cm。表面灰黄色或灰褐色,有不规则的缴沟、横长皮孔样突起和稀疏的横裂纹和须根痕。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黑色,微有光泽。气特异似焦糖,味甘、微苦。
16.4 鉴别
(1)本品横切面:皮层较宽,石细胞单个散在或2~5个成群,多角形、类圆形或类方形,壁较厚,层纹明显。韧皮射线多裂隙。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射线宽广,亦多裂隙;导管少数,类多角形,直径约至113μm,伴有木纤维。薄壁细胞含核状物。
(2)取本品粉末2g,加甲醇25ml,浸泡1小时,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5ml使溶解,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2次,每次30ml,合并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玄参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哈巴俄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一甲醇一水(12:4:1)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置用展开剂预饱和15分钟的展开缸内,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热风吹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16.5 检查
16.5.1 水分
不得过16.0%(附录ⅨH 第一法)。
16.5.2 总灰分
不得过5.0%(附录ⅨK)。
16.5.3 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过2.0%(附录ⅨK)。
16.6 浸出物
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不得少于60.0%。
16.7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 D)测定。
16.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0.03%磷酸溶液为流动相B,按下表中的规定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10nm。理论板数按哈巴俄苷与哈巴苷峰计算均应不低于5000。
时间(分钟) | 流动相A(%) | 流动相B(%) |
0~10 | 3→10 | 97→90 |
10~20 | 10→33 | 90→67 |
20~25 | 33→50 | 67→50 |
25~30 | 50→80 | 50→20 |
30~35 | 80 | 20 |
35~37 | 80→3 | 20→97 |
16.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哈巴苷对照品、哈巴俄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30%甲醇制成每1ml含哈巴苷60ug、哈巴俄苷20μg的混合溶液,即得。
16.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50%甲醇50ml,密塞,称定重量,浸泡1小时,超声处理(功率500W,频率40kHz)45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5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16.7.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哈巴苷(C15H24010)和哈巴俄苷(C24H30011)的总量不得少于0.45%。
16.8 玄参饮片
16.8.1 炮制
除去残留根茎和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或微泡,蒸透,稍晾,切薄片,干燥。
本品呈类圆形或椭圆形的薄片。外表皮灰黄色或灰褐色。切面黑色,微有光泽,有的具裂隙。气特异似焦糖,味甘、微苦。
16.8.2 鉴别
(除横切面外) 同药材。
16.8.3 检查、 浸出物、含量测定
同药材。
16.8.4 性味与归经
甘、苦、咸,微寒。归肺、胃、肾经。
16.8.5 功能与主治
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白喉,瘰疬,痈肿疮毒。
16.8.6 用法与用量
9~10g。
16.8.7 注意
不宜与藜芦同用。
16.8.8 贮藏
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16.9 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7 参考资料
用到中药玄参的方剂
- 玄参解毒汤
:xuánshēnjiědútāng英文:概述:玄参解毒汤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两首。《外科正宗》...
- 玄参犀角汤
ēnxījiǎotāng《治疹全书》卷下:组成:玄参、犀角、连翘、花粉、丹皮、鲜生地。主治:疹后,及...
- 升玄清胃饮
ēngxuánqīngwèiyǐn《医级》卷七:组成:升麻、玄参、甘草、石膏、桔梗。主治:发斑咽痛。...
- 玄车丹
拼音:xuánchēdān《辨证录》卷八:组成:玄参1两,车前子1两。主治:血淋。用法用量:水煎服。...
- 玄参散
拼音:xuánshēnsǎn英文:概述:玄参散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十八首。《太平圣惠方》卷三十方...
- 更多用到中药玄参的方剂
用到中药玄参的中成药
- 玄参甘桔颗粒
:xuánshēngānjúkēlì英文:概述:玄参甘桔颗粒为中成药,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
- 加味天麻胶囊
编号:WS3-B-0257-90处方:天麻60g玄参60g羌活100g木瓜30g独活50g地黄160...
- 内消瘰疠片
g桔梗50g薄荷脑0.25g地黄50g当归50g玄参250g甘草50g制法:以上十七味,除大青盐、浙...
- 二母安嗽片
号:WS3-B-1473-93处方:知母108g玄参108g罂粟壳216g麦冬108g款冬花324g...
- 牛黄八宝丸
0g水牛角浓缩粉60g珍珠4g冰片20g朱砂4g玄参30g浙贝母30g黄连30g羌活30g雄黄50g...
- 更多用到中药玄参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玄参
- 《疫疹一得》:[卷下]疫疹诸方
至四钱,小剂一钱至一钱半)生栀子桔梗黄芩知母赤芍玄参连翘竹叶甘草丹皮疫证初起,恶寒发热,头痛如劈,烦...
- 《痧疹辑要》:[卷三]论治(下)
芥、薄荷、前胡、葛根、麻黄、石膏、鼠粘子,凉润如玄参、栝蒌根、葳蕤、麦冬、生甘草、芩、连、贝母、连翘...
- 《药症忌宜》:正文
辛寒,甘寒。大黄童便芒硝黄芩黄连黄柏连翘石膏山栀玄参甘草知母天冬麦冬生地蓝汁虚者宜甘寒咸寒以滋水,不...
- 《医学衷中参西录》:[一、医方(二十五)治伤寒温病同用方]4.白虎加人参以山药代粳米汤
迎。愚至,诊其脉细而数,按之略实。遂投以此汤,加玄参六钱,以散其浮游之热。一剂牙疼即愈,烦躁与渴亦见...
- 《医学入门》:[外集·卷六]杂病用药赋
不眠加山栀;肥人眼痛加风热药;瘦人眼痛加芎、归、玄参;久病昏暗加归、地为君,甘菊为佐。蔓荆散蔓荆子、...
- 更多古籍中的玄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