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定义
胸闷(oppression in chest)为症状名[1]。是指自觉胸中堵塞不畅、满闷不舒的表现[2]。
4 症状
自觉胸中堵塞不畅、满闷不舒[2]。
5 胸闷的治疗
5.1 推拿疗法
②用拇指指腹按压外关2分钟,力度适中。
③中间三指并拢,用指腹按压膻中,力度要轻,直至胸闷缓解。
④用拇指指腹按揉三阴交2分钟,左右交替进行,力度适中。
6 参考资料
-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49.
-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 ^ [3] 查炜.经络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治疗胸闷的穴位
- 池泉
即中泉。出《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主治心胸疼痛,胸闷,胃痛,吐血,心痛,胸中气满不得卧,肺胀满膨膨然...
- 中泉
。在腕背侧横纹中,当指总伸肌腱桡侧的凹陷处。主治胸闷,胃痛,吐血,心胸疼痛,胸中气满不得卧,肺胀满膨...
- 元儿
吐乳,咳嗽,气喘,胸痛,心悸,乳少,呕吐,噎膈,胸闷,气短,咳唾脓血,肺痈,乳痈,呕吐涎沫,瘿气,呃...
- 元沉
吐乳,咳嗽,气喘,胸痛,心悸,乳少,呕吐,噎膈,胸闷,气短,咳唾脓血,肺痈,乳痈,呕吐涎沫,瘿气,呃...
- 元见
吐乳,咳嗽,气喘,胸痛,心悸,乳少,呕吐,噎膈,胸闷,气短,咳唾脓血,肺痈,乳痈,呕吐涎沫,瘿气,呃...
- 更多治疗胸闷的穴位
治疗胸闷的方剂
- 鲜佛手露
成:鲜佛手1斤。功效:宽胸利气。主治:肝胃不和,胸闷气滞。用法用量:每用4两,隔水温服。制备方法:用...
- 平喘宁
:清热和中,理肺平喘。主治:咳嗽吐痰,痰黄而稠,胸闷气喘,不能平卧,苔黄,脉浮滑略数。用法用量:前3...
- 黄耆赤昆汤
。主脾虚胎水之轻者。症见腹部增大之快与妊月不符,胸闷气喘,四肢浮肿,四肢无力,不思饮食,面色淡黄。摘...
- 五黄丹
丹服;治伏热吐血,秋石5分,开水化和丹服;治伏邪胸闷头痛,薄荷1钱,川芎5分,水煎去滓,和丹服;治湿...
- 仙灵脾冲剂
主治补肾强心,壮阳通痹。用于阳萎遗精,筋骨痿软,胸闷头晕,气短乏力,风湿痹痛等(也用于性机能减退的阳...
- 更多治疗胸闷的方剂
治疗胸闷的中成药
- 仙灵脾冲剂
主治补肾强心,壮阳通痹。用于阳萎遗精,筋骨痿软,胸闷头晕,气短乏力,风湿痹痛等(也用于性机能减退的阳...
- 胃苏冲剂
气消胀、和胃止痛。用于气滞型胃脘痛及胀痛、嗳气、胸闷、食少、排便不畅等症。胃苏冲剂的用法用量:每次1...
- 心通颗粒
,软坚化痰。用于胸痹气虚痰瘀交阻症,心痛,心悸,胸闷气短,心烦乏力,脉沉细、弦滑、结代,以及冠状动脉...
- 益气复脉口服液
(2)冠状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症见心胸隐痛,胸闷气短,心中动悸,兼有其他气阴亏虚证候。2.应用指...
- 参芍片
化瘀,益气止痛之效。尤适用于气虚血瘀型胸痹所致的胸闷、胸痛、心悸、气短等症。参芍片的适应证:1.功用...
- 更多治疗胸闷的中成药
胸闷相关药物
- 乙诺奇
期综合征引起的烘热、自汗、烦躁易怒,心悸,失眠,胸闷、头痛,头沉重,便秘,皮肤蚁走感,胁痛,腰腿酸痛...
- 风寒咳嗽丸
寒、肺气不宣所致的咳喘,症见头痛鼻塞、痰多咳嗽、胸闷气喘。【规格】【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克,一...
- 二母宁嗽丸(大蜜丸)
止咳。用于燥热蕴肺所致的咳嗽、痰黄而黏不易咳出、胸闷气促、久咳不止、声哑喉痛。【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
- 二母宁嗽丸(水蜜丸)
止咳。用于燥热蕴肺所致的咳嗽、痰黄而黏不易咳出、胸闷气促、久咳不止、声哑喉痛。【规格】水蜜丸每100...
- 二母宁嗽丸
止咳。用于燥热蕴肺所致的咳嗽、痰黄而黏不易咳出、胸闷气促、久咳不止、声哑喉痛。【规格】水蜜丸每100...
- 更多胸闷相关药物
古籍中的胸闷
- 《丛桂草堂医案》:卷四
德谦生母安氏。今年六月初十日。陡患发热恶寒。手麻胸闷。身困。舌苔白腻。脉息沉缓。盖乘凉贪食西瓜过度。...
- 《归砚录》:卷四
红,音低神惫,睛微赤,舌苔微黄,足微冷,身微汗,胸微闷,脉微弦。乃本元素薄,谋虑萦思,心火上炎,内...
- 《丛桂草堂医案》:卷三
医治。服泻药不效。九月该舰来镇江。延予延医。发热胸闷。舌苔黄腻。腹胀不舒。脉滑溲赤。盖湿势蕴伏。兼有...
- 《张聿青医案》:[卷三]伏暑
邪,引动伏暑。发热得汗不解,面色带红,微作恶心,胸闷不寐。脉数糊滑,苔白粘腻。外感之邪,才从汗解,而...
- 《丁甘仁医案》:[卷一]伤寒案
分,湿痰内蕴中焦,太阳阳明为病。寒热无汗,头疼,胸闷泛恶,纳谷减少,脉浮滑,苔白腻。拟汗解化滞,重用...
- 更多古籍中的胸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