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 处方
辛夷仁 细辛(洗去土、叶)藁本(去芦)升麻 川芎 木通(去节)防风(去芦)羌活(去芦)甘草(炙)白芷各等分
3 制法
上为细末。
4 功能主治
治肺虚,风寒湿邪外袭,鼻内壅塞,涕出不已,气息不通,或不闻香臭。
5 辛夷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6克,食后用茶清调服。
6 摘录
《重订严氏济生方》
7 《片玉心书》卷五
7.1 组成
辛夷仁5钱,苍耳子(炒)2钱半,香白芷1钱,薄荷叶5分,雅黄连1钱。
7.2 主治
7.3 辛夷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钱,葱汤调下。
7.4 制备方法
上晒干为末。
8 《济生》卷五
8.1 组成
辛夷仁、细辛(洗去土叶)、藁本(去芦)、升麻、川芎、木通、防风(去芦)、羌活(去芦)、甘草(炙)、白芷各等分。
8.2 主治
肺虚,风寒湿热之气加之,鼻内壅塞,涕出不已。或气息不通,或不闻香臭。
8.3 辛夷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钱,食后茶清调服。
8.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8.5 附注
《得效》有苍耳子。
9 《寿世保元》卷六
9.1 组成
辛夷花1钱,黄耆1钱,人参1钱5分,当归1钱,白芍2钱,川芎1钱,白芷1钱,细辛8分,黄苹(酒炒)1钱,甘草6分。
9.2 主治
脑漏,鼻中流出臭脓水。
9.3 辛夷散的用法用量
9.4 制备方法
上锉1剂。
10 《白喉全生集》
10.1 组成
辛夷2粒,桔梗3钱,防风(去芦)3钱,茯苓3钱,僵蚕3钱,前胡1钱5分,法夏(姜汁炒)、蝉退9只(去头翅足),白芷2钱,川芎2钱,黄粟芽8分,薄荷5分,陈茶5钱,苍耳4分,木通1钱,陈皮1钱,粉草1钱,生姜1片。
10.2 主治
白喉。
10.3 辛夷散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10.4 加减
头面浮肿,去白芷,加白附;结胸痰鸣气促,去白芷,加旋覆花;小便赤涩,加茵陈、瞿麦、萹蓄;鼻孔出血或吐血,加白茅根、藕节、侧柏叶炭。
10.5 各家论述
此方辛夷一派,皆驱风开窍以宣发于上,合二陈、生姜除痰去湿,以调和脾胃于中,陈茶能清头面之热,木通能平心肺之火,以降于下,黄粟芽尤解燥热之瘴气。
11 《名家方选》
11.1 组成
辛夷2钱,大黄2钱,川芎2钱,荆芥3钱,防风3钱,甘草2钱。
11.2 功效
11.3 主治
11.4 辛夷散的用法用量
温酒送下。
11.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12 《济阳纲目》卷七十
12.1 组成
辛夷1钱,南星1钱,苍耳1钱,黄芩(酒炒)1钱,川芎1钱。
12.2 主治
12.3 辛夷散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12.4 制备方法
上锉。
13 《医方考》卷五
13.1 辛夷散的别名
13.2 组成
辛夷、川芎、防风、木通(去节)、细辛(洗去土)、藁本、升麻、白芷、甘草各等分。
13.3 主治
鼻生息肉,气息不通,香臭莫辨;脑漏。
13.4 辛夷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茶清调下。
13.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13.6 各家论述
1.《医方考》:鼻者,气之窍,气清则鼻清,气热则鼻塞,热盛则塞盛,此息肉之所以生也。故治之宜清其气。是方也,辛夷、细辛、川芎、防风、藁本、升麻、白芷,皆轻清辛香之品也,可以清气,可以去热,可以疏邪,可以利窍;乃木通之性,可使通中,甘草之缓,可使泻热。
2.《医方集解》:此手太阴足阳明药也。燥火内焚,风寒外束,血气壅滞,故鼻生息肉而窍窒不通也。辛夷、升麻、白芷辛温轻浮,能引胃中清气上行头脑,防风、藁本辛温雄壮,亦能上入巅顶,胜湿祛风,细辛散热破结,通精气而利九窍,芎补肝润燥,散诸郁而助清阳,此皆利窍升清,散热除湿之药,木通通中,茶清寒苦,以下行泻火,甘草和中,又以缓其辛散也。
13.7 附注
辛夷汤(《一盘珠》卷二)。
古籍中的辛夷散
- 《白喉全生集》:白喉寒热错杂证治法
利湿以和其中。温暖散邪以逐于下。乃克有济。治宜辛夷散。苏子降气汤。藿香正气散。加减主之。辛夷散辛夷...
- 《推拿抉微》:[第四集·治疗法]鼻病证治
鼻渊者,流涕腥臭。此胆移热于脑,又名脑崩,宜用辛夷散。凡小儿初生三朝一七,忽然鼻塞,不能吮乳,不得...
- 《慈幼新书》:[卷二杂症]鼻
津液不收,流为浊涕。若冷结不散,久乃不闻香臭,辛夷散治之。有风寒挟热者,则鼻干不眠。又有乳母卧时,...
- 《医方集宜》:[卷之六鼻门]治法
液壅塞凝滞故令气不得宣通香臭不辨而成宜用通关散辛夷散芎散息肉者因凝寒积热四气七情久郁不散则血脉停结...
- 《普济方》:[卷一百十九积热痼冷门]诸热
上壅鼻流浊涕。或腥臭。头昏眉棱角痛。以茶调散。加辛夷仁、本、苍耳子、木通各一两为末。淡茶清调下。红雪...
- 更多古籍中的辛夷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