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痰火扰神证

目录

1 拼音

xīn jì ·tán huǒ rǎo shén zhèng

2 英文参考

palpitation with syndrome of phlegm-fire disturbing spirit[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定义

心悸·痰火扰神证(palpitation with syndrome of phlegm-fire disturbing spirit[1])是指痰与火结,内扰心神,以心悸时发时止,受惊易作,胸闷烦躁,失眠多梦,口干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等为常见症的心悸证候[1]

4 心悸·痰火扰神证的症状

心悸·痰火扰神证患者心悸时发时止,受惊易作,胸闷烦躁,失眠多梦,口干苦,舌红,苔黄腻,脉弦滑[2]

5 证候分析

痰郁化火,扰乱心神[2]

6 心悸·痰火扰神证的治疗

6.1 治法

心悸·痰火扰神证治宜清热化痰,宁心安神[2]

6.2 针灸治疗

取心俞、郄门、内关、通里等穴为主[3]。痰火内动者加丰隆、解溪[3]

6.3 饮食疗法

6.3.1 推荐食材

生姜、陈皮、瓜蒌、竹沥、梨、苦瓜、茼蒿、枇杷等[3]

6.3.2 推荐食疗方

[3]

1.麦冬竹茹茶(《24节气养生食方》):麦冬20g,竹茹10g,绿茶3g,洗净,置砂锅中,加水400mL,煎煮至水剩250mL,去渣取汁,加入冰糖10g煮至溶化即可。代茶饮。

2.瓜蒌山楂橘红饮(《心脏疾病的饮食调养》):将瓜蒌30g,山楂15g,橘红5g,生姜5片同置于砂锅中,加水适量煎煮取汁即可。每日1剂,分3次饮用。

3.竹沥粥(《食医心鉴》):粳米100g加水适量煮粥,粥成时加入竹沥水100mL,稍煮即成。每日1剂,早、晚分服。

7 关于心悸

心悸(palpitation[3][4])为病证名[5]。是指以自觉心跳,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疾病[5][5]。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俗称心跳,简称悸[5]。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6]。因惊恐而发、时发时止者,称惊悸,病程较短而病情较轻[6];不因惊而发、心中动摇不宁而无休止者,称怔忡,病情较重而病程较长,为心悸之重症[6][6]。惊悸日久不愈,可发展为怔忡,但二者均以心悸为主要症状,治疗方法相似[6]。心悸临床一般多呈阵发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与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同时并见[6]

针灸治疗心悸不仅能控制症状,而且对疾病本身也有治疗作用[7]。但在器质性心脏病出现心衰倾向时,则应针对病情的轻重缓急,及时采用综合治疗措施[7]

西医的各种心律失常及某些神经官能症出现心悸者,可参照治疗。

详见心悸条。

8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 ^ [2] 施洪飞,方泓主编.中医食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86:43-46.
  3. ^ [3]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65.
  4. ^ [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5. ^ [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86.
  6. ^ [6]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03-108.
  7. ^ [7] 石学敏主编.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77-80.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