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尼罗病毒

目录

1 拼音

xī ní luó bìng dú

2 注解

3 西尼罗病毒和西尼罗病毒病

西尼罗病毒病是由西尼罗病毒(West Nile Virus,WNV)引起的传染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病.近年来西尼罗病毒病出现在欧洲和北美的温带区域,对人和动物的健康构成了威胁.这种病严重的危害是使人和马患上致命的脑炎,使鸟,鸡等死亡.西尼罗病毒最初是1937年从乌干达西尼罗地区一名发热的妇女血液中分离出来而被发现,因此得名为西尼罗病毒.1950年埃及描述了该病的生态学特征;1957年以色列发生了暴发流行,首次注意到此病毒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有关,被认为是引起老年人严重的脑膜脑炎的原因;1960年埃及和法国首先注意到该病毒可导致马发病.1950年以来,该病毒一直在非洲,中东和地中海沿岸国家流行,未引起重视.1996年该病毒袭击了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造成大约400人发生脑炎,近40人死亡的危害,使得这种被忽视的状况迅速得到转变.1999年7~9月在俄罗斯南部发生了范围广泛的流行,近1000人发病,至少40人死亡.近5年(1996~2000年),捷克从14匹马中分离到病毒,意大利从78匹马中分离到西尼罗病毒.1999年7~10月,在纽约和邻近洲人,马,野鸟和动物园鸟间发生的一次暴发流行,结束了西半球无人和动物间感染报道的历史,是该病毒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4 病原学

病原学西尼罗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热病毒属,与乙型脑炎,圣路易脑炎,黄热病,登革热,日本脑炎,丙型肝炎等病毒同属,有囊膜,单链线形核糖核酸,RNA为正链,约有10000~11000个碱基对,具有感染性.电镜下该病毒呈中等大小,直径21nm~60nm,圆形颗粒,对有机溶剂,紫外线敏感.

5 分布

1999年前,主要分布在非洲、中东、欧洲、西亚/中亚

1999年起,主要分布在北美

6 传染源

鸟是该病毒的贮存宿主,是WNV感染的主要传染源,目前已查明有70多种鸟与传播该病毒有关,其中有些鸟的死亡率很高,如乌鸦,大乌鸦(mag2 pie),喜鹊,蓝鸟和灰鸟,但鸟的种类目前尚未完全清楚 1 3 .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亦应该是该病毒的传染源,但还未得到证实.血清学检查提示,在一次流行中,有很多隐性感染者但只是轻微症状或无症状.

7 主要传播途径

蚊子、鸟

现已从很多种蚊子中检测到了该病毒:如伊蚊,按蚊,Coquillettidia(1),脉毛蚊,Deinocerites ,Ochler0tatus ,Orthopodomyla ,鳞蚊,蓝带蚊.蚊子自感染鸟类吸取含有病毒的血液后,病毒在蚊体内经过10~14天,病毒便存在于蚊子的唾腺中,可以经由叮咬其他动物或人类而传播病毒,病毒进入动物或人的血液后,会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引发脑炎.人类,家禽与鸟类之间无法直接传播.研究者在越冬的蚊子体内发现了西尼罗病毒.根据欧洲和中东的经验,提示病毒通常沿着鸟迁移的路径而传播到新的地方.

8 流行病学趋势

1.在人和马中爆发频率增加

2.严重的病人显著增加,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疾病如脑炎、脑膜炎、脑膜脑炎等病例增加

3.与人类爆发同时,鸟的死亡率很高

这些趋势以及最近爆发中分离到的WNV的基因分析提示,新的、毒性强的WNV增加

上世纪50年代,约40%居住在尼罗河三角洲的人血清WNV抗体阳性

WNV 1962年传入欧洲,1996年罗马尼亚发生的西尼罗热WNF是欧洲首次大流行,发病率12.4/10万,17人死亡,病死率4.3%,病死者均为50岁以上

自1996年以来,WNF发生四次城市大流行

1999年8-10月,美国纽约首次爆发WNV脑炎流行,这是WNV首次登陆西半球

以色列过去是老疫区,2000年8-10月份爆发全国性大流行

基本顺序如下:

1937年 乌干达西尼罗河地区

50年代 埃及、以色列

1962-1964年 南俄罗斯、地中海西部

1974年 南非 80年代 乌克兰

1994年 阿尔及利亚

1996-1997年 摩洛哥、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

1997年 捷克斯洛伐克

1998年 刚果、意大利、以色列

1999年 俄罗斯

2000年 法国和以色列

1999-2002年 美国

2002加拿大

温带地区:常夏末秋初爆发

爆发常发生在生活在湿地或附近的人群中

9 临床表现

人类感染西尼罗病毒后并不互相传播,通常为隐性感染.潜伏期为3~15天.大部分感染者症状轻微,伴有发热,头痛,喉咙痛,背痛,肌肉疼痛,关节痛,疲劳,结膜炎,皮疹,淋巴结肿大,纳差,腹痛,腹泻及呼吸道症状等.对于老年人和儿童可能引起高热(≥40℃),剧烈头痛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如颈项强直,昏睡,昏迷,抽搐,麻痹等,甚至引起死亡.大多数死亡病例发生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病死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