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概述
3 理气法之一·行气
行气为理气法之一[1]。即行散气滞,又称利气、通气[1]。是治疗由气滞所产生的胸腹胀闷疼痛等病症的方法[1]。如疏郁理气、和胃理气等均属行气法[1]。
3.1 疏郁理气
疏郁理气为治法[2]。理气法之一[2]。与宽胸、宽中、解郁、开郁等义同[2]。是治疗因情志抑郁而引起气滞的治法[2]。症见胸膈痞闷,两胁及小腹胀痛等[2]。用香附、佛手、乌药、砂仁之类[2]。
3.2 和胃理气
和胃理气为治法,理气法之一[3]。是治疗气、痰、食、湿等病邪阻滞中脘的方法[3]。症见脘腹胀闷、吞酸或吐酸水、嗳气等,用枳实、陈皮、姜半夏、炒莱菔子、煅瓦楞子等药[3]。
4 气功术语·行气
行气为气功术语[1]。是指一种逐渐延长闭气时间的以习炼呼吸为主的气功功法,又称闭气法。
《抱朴子内篇》卷八释滞:“初学行气,鼻中引气而闭之,阴以心数至一百二十,乃以口微吐之,及引之,皆不欲令己耳闻其出入之声,常令人多出少,以鸿毛著鼻口之上,吐气而鸿毛不动为候也。渐习转增其心数,久久可以至千。至千则老者更少,日还一日矣。”
呼吸时,以轻、缓、匀、长、深为要点。修习务须循序渐进。其法源于先秦,魏晋时流行不变,但因掌握不当易生弊端,故晚唐以后罕见传行者。行气的另一含意,是指以意识引导内气在体内运行。如《幻真先生服内元气诀》中有“行气”一诀,即是指此。此法可用以运气攻病。《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凡行气欲除百病,随所在作念之。……和气往攻之,从时至时,便自消矣。”
5 参考资料
-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74.
-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09.
-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52.
有行气作用的穴位
- 肺
脉性血,经肺动脉进入肺门以后,其分枝与支气管树伴行,然后形成毛细血管网包绕肺泡,其中静脉血与肺泡内...
- 玉堂
玉堂穴配上脘、不容、膈俞治疗咯痰。玉堂配紫宫,有行气通经的作用,主治胸膺疼痛,咳嗽。玉堂配幽门,有宽...
- 颅顖
作用,主治耳鸣,耳聋。颅息配角孙、头维、太阳,有行气活血止痛的作用,主治偏头痛。颅息配人中、中冲、合...
- 颅息
作用,主治耳鸣,耳聋。颅息配角孙、头维、太阳,有行气活血止痛的作用,主治偏头痛。颅息配人中、中冲、合...
- 颅囟
作用,主治耳鸣,耳聋。颅息配角孙、头维、太阳,有行气活血止痛的作用,主治偏头痛。颅息配人中、中冲、合...
- 更多有行气作用的穴位
有行气作用的方剂
- 半夏厚朴汤
g,具有行气散结,降逆化痰之功效,主治由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肺胃宣降失常,导致湿郁为痰,痰气互结咽喉...
- 天台乌药散
下。功能主治:《医学发明》卷五方之天台乌药散功能行气疏肝,散寒止痛。治寒凝气滞而致的小肠疝气,小腹牵...
- 金铃子散
常用方,其组成为金铃子30g、玄胡索30g,具有行气疏肝泄热,活血止痛之功效。主治肝气郁结、气郁化火...
- 平胃散
则湿邪得化。脾气之转输,湿邪之运化,皆赖于气之运行,况湿邪阻碍气机,气滞则湿郁,故方中臣以厚朴,本...
- 厚朴三物汤
)。处方:厚朴15克大黄12克枳实9克功能主治:行气除满,去积通便。治实热内积,气滞不行,腹部胀满疼...
- 更多有行气作用的方剂
有行气作用的中成药
- 木香槟榔丸
下。方解:方中木香、槟榔行气导滞除满;青皮、陈皮行肝脾气滞;香附、莪术行血中气滞;牵牛、大黄攻积导...
- 舟车丸
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8页)。功能与主治:行气利水。用于蓄水腹胀,四肢浮肿,胸腹胀满,停饮喘急...
- 苏合香丸
行气温中之功效。主治寒闭证。苏合香丸是温开剂的代表方,既是治疗寒闭的常用方,又是适用于心腹疼痛属于气...
- 越鞠丸
术、香附、川芎、神曲、栀子各等份,具有行气解郁之功效。主治气、血、痰、火、湿、食六种郁证,但以治疗...
- 枳实消痞丸
2g、枳实15g、黄连6g。具有行气消痞,开胃进食高效。主治脾虚气滞,寒热错杂,心下虚痞,恶食懒倦...
- 更多有行气作用的中成药
行气相关药物
- 复方颠茄铋镁片
大黄有轻泻作用,可对抗次硝酸铋引起的便秘;木香可行气止血,调中导滞,保护黏膜;甘草中含有去氧皮质酮,...
- 砂仁驱风油
别】本品为中暑类非处方药药品。【功能主治】祛风,行气,降逆,消炎,镇痛。用于食滞不化,腹胀,胃痛,呕...
- 槟榔四消丸(水丸)
本品为伤食类非处方药药品。【功能主治】消食导滞,行气泻水。用于食积痰饮,消化不良,脘腹胀满,嗳气吞酸...
- 开胃加瓦日西阿米勒片
本品为伤食类非处方药药品。【功能主治】增强食欲,行气消胀。用于肝胆疾患所致的腹胃胀满,食欲不振,消化...
- 木香理气片
品为胃胀类非处方药药品。【功能主治】行气宽中,化滞通便。用于气郁不舒,停食停水,胸胁痞闷,脘腹胀满...
- 更多行气相关药物
古籍中的行气
- 《养生导引法》:一、中风门
〔原文〕一法∶正倚壁,不息,行气,从头至足止。愈疽、疝、大风、偏枯、诸风痹。〔解说〕采用正立背靠墙姿...
- 《圣济总录》:[卷第二百]神仙服气上
十七日,若甲辰乙巳丙辰丁巳王相成满日行之,佳。夫行气,欲于山林中幽寂处,近东流之泉,向阳之地,沐浴兰...
- 《普济方》:[卷二百六十六服饵门]服气法(附论)
天道坦坦。修之不迷。世何庸愚。相随祸莫粮绝月三夫行气欲于山林中幽寂处。近东流之泉。向阳之地。沐浴兰汤...
- 《周慎斋遗书》:[卷四]用药权衡
重用,黄、当归气浓者,次之,升麻、柴胡提气,陈皮行气,俱于血有益,用之不妨多。(张东扶曰∶提气所以有...
- 《养生导引法》:二、风痹门
两足,伸腰,用口吸气,吸气时使气达腹,使腹隆起,令小腹感到充实、臌胀,尽力如此行气七息。可消除痹痛、...
- 更多古籍中的行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