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注解
下陷为病症名,即中气下陷,多指脾气虚引致组织弛缓不收、脏器脱垂一类病证。脾居中焦,其气主升,若饮食劳倦伤脾,或久病损脾,皆可致脾阳虚陷,升提失司。多见于脱肛、久泻、子宫脱垂及小儿囟陷等。治宜补中益气、升阳举陷[1]。
4 参考资料
治疗下陷的穴位
- 天满
内群山以昆仑为巅首,所有山脉河流,多由昆仑披沥而下,故本穴别名“昆仑”。因足太阳经足跟后方外侧,另...
- 维会
内群山以昆仑为巅首,所有山脉河流,多由昆仑披沥而下,故本穴别名“昆仑”。因足太阳经足跟后方外侧,另...
- 大都
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前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大都在足趾,第一跖趾关节远端赤白肉际凹陷中。...
- 三阳五会
内群山以昆仑为巅首,所有山脉河流,多由昆仑披沥而下,故本穴别名“昆仑”。因足太阳经足跟后方外侧,另...
- 巅上
内群山以昆仑为巅首,所有山脉河流,多由昆仑披沥而下,故本穴别名“昆仑”。因足太阳经足跟后方外侧,另...
- 更多治疗下陷的穴位
治疗下陷的方剂
- 回阳升陷汤
桂枝尖3钱,甘草1钱。功能主治:心肺阳虚,大气又下陷者,其人心冷、背紧、恶寒,常觉短气。临床应用:1...
- 芩连芍药汤
乌梅;后重甚,加升麻、柴胡,痢久亦加,恐元气下陷也;痢下青汁者,风毒也,加防风或干葛;腹痛甚,加乳香...
- 醒脾升陷汤
克川萆薢6克甘草(蜜炙)6克功能主治:治脾气虚极下陷,小便不禁。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学衷中参...
- 通气丸
3钱)。主治:少阴不足,肾气微少,忽为寒热,太阳下陷肾中,肾气奔迫,内动三焦,或发热头疼,咳嗽痰促,...
- 加味黄芩汤
不能忌口,饮冷食凉,触动脾胃,致令脾气虚衰,脾湿下陷,腹痛泄泻。亦治痢疾。用法用量:水煎,温服。赤痢...
- 更多治疗下陷的方剂
治疗下陷的中成药
- 拔毒生肌散
药量薄撒贴膏。功能主治:痛疽巳溃,久不生肌,疮口下陷,常流败水。《救伤秘旨》方之拔毒生肌散:处方:制...
- 补中益气膏
煎膏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4页)。功能与主治: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体倦乏...
- 补气益气片
能与主治: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用法...
- 二益丸
多角形,垂周壁薄。叶片上气孔众多,不定式,油细胞下陷。含晶厚壁细胞呈类方形,胞腔内含草酸钙方晶。内种...
- 补中益气合剂
能与主治: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的泄泻、脱肛、阴挺,症见体倦乏力、食少、腹胀...
- 更多治疗下陷的中成药
下陷相关药物
- 补中益气丸
虚证类非处方药药品。【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证引起的体倦乏力、食少腹...
- 补中益气丸(水丸)
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4.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服...
- 补中益气丸
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4.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服...
- 注射用阿昔洛韦
DNA多聚酶,抑制病毒的复制;在DNA多聚酶作用下,与增长的DNA链结合,引起DNA链的延伸中断。...
- 阿昔洛韦注射液
DNA多聚酶,抑制病毒的复制;在DNA多聚酶作用下,与增长的DNA链结合,引起DNA链的延伸中断。...
- 更多下陷相关药物
古籍中的下陷
- 《医学衷中参西录》:[一、医方(三)治大气下陷方]1.升陷汤
(一钱五分)桔梗(一钱五分)升麻(一钱)气分虚极下陷者,酌加人参数钱,或再加山萸肉(去净核)数钱,...
- 《外台秘要》:[卷第三十九]孔穴主对法
)入于曲泉,曲泉者水也。(在膝内辅骨下大筋上小筋下陷者中屈膝而得之足厥阴脉之所入也为合秋三月宜灸之出...
- 《医述》:[卷九·杂证汇参]痢
,逼其临时燥热,顷之邪从表出,热自无矣。久痢阳气下陷,皮肤干涩,断然无汗,今以逆挽之法,卫外之阳领邪...
- 《医学纲目》:[卷之八·阴阳脏腑部]穴法上
经曰有过则至,无过则止也。入于曲泽。曲泽,肘内廉下陷者之中也,屈而得之,为合。手少阴也。〔《铜人》〕...
- 《针灸易学》:[卷下三寻穴]十二经图十二经穴十二经补泻八法图
虚补之。三壮、三分。太白∶足大趾内侧,内踝前核骨下陷中,脾土穴也。三壮、三分。公孙∶足大趾本节后一寸...
- 更多古籍中的下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