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小腿假肢 (最后修订于2020/12/30 15:25:15)[共1201字]
摘要:小腿假肢适用于小腿截肢病人。小腿截肢的水平面以小腿三头肌的肌肉、肌腱移行部位较理想。为了残肢有较好的承重和支配假肢的功能,成人残肢长度,从膝关节间隙至骨残端一般不应短于10cm。按结构小腿假肢可分为传统小腿假肢和髌韧带承重小腿假肢两类。传统小腿假肢由假脚、踝关节、接受腔、膝铰链和上靿等构成(图1)。假脚多用木材与橡胶、聚氨酯微孔橡胶或毛毡制成。踝关节与假脚可分三类:①固定踝部,假脚后跟带有软垫,国际上统称为SACH(solidanklecusionheel)假脚(图2),简单而轻便。②带有前后缓冲器的踝关节(图3),步行时有跖屈、背屈动作。③踝关节除能跖屈、背屈,还兼有脚内翻、外翻动作,能适应不平的路面。接受腔主要承重部位是胫骨内髁、胫骨前嵴两侧和残肢后面的软组织。应注意胫骨前嵴、胫骨结节、腓骨头及胫腓骨末端不能因承重而引起疼痛和皮肤磨损。正常膝关节屈伸运动中,其轴心位置是不断变化的,假肢膝铰链的轴心位置应与正常膝关节平均屈伸运动轴心位置相对应(图4),防止残侧膝关节屈伸时残肢在接受腔内有上下或前后的异常活动。上靿与金属膝铰链相连接,在大腿处束紧,除悬吊、固定假肢外,还可分担残肢承重,......
>>>查看全文
相关文献:
- 小腿假肢对线对静态站立时下肢受力的影响
2006年01月31日中国康复腿假肢医学杂志2005年第7期8(北京)为了研究小腿截肢患者站立状态下假肢对线对下肢受力特性的影响。研究者以假肢侧承重线和重力线作为评价指标,改变假肢矢状面和额状面的对线,采用激光测力平台测量患者静态站立时残侧承重线和重力线的位置,研究下肢受力状况的变化。结果假肢侧承重线受踝关节对线的影响大于腿管对线调节的影响,并且力线随腿管与接受腔的前倾而前移,而额状面对线的影响很...
- 我国首款智能膝下假肢产品正式面世
资料图片本报郑州9月15日电(记者张帆)国内首款智能动力小腿假肢“风行者上市发布会日前在郑州举行,标志着我国首款智能膝下假肢产品正式面世。这款产品由北京大学工学院智能系统与人体工程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王启宁领衔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王启宁近年来一直从事智能机器人系统及人机交互研究,包括智能仿生机器人、多关节智能肢体、人体运动识别和步态分析等。“风行者...
-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接收的5.12地震截肢伤员康复出院
员热烈欢送在汶川地震中身负重伤、双腿高位截肢的周仁贵同学康复出院。在“5.12”特大地震中,正在学校上课的四川省都江堰市聚源中学初三(6)班男生、16岁的周仁贵被轰然坍塌的校舍埋在废墟中,经过12个小时的艰苦营救才脱离险境,但双腿被严重砸伤,为抢救其生命,当地医院不得不先后为他实施了右髋关节离断和左大腿截肢等6次手术,但术后仍产生了一系列并发症,创面久不愈合。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在得知周仁贵同学...
- 关于小腿坏疽截肢平面的探讨
可导致小腿坏疽,此时外科医生能做的只有截肢以挽救病人的生命。截肢平面的高低直接影响病人日后的生活质量,但过分追求截肢长度而忽略医疗原则,往往导致残端感染,瘢痕形成,构成不理想残肢,反而不适合装配现代假肢。于2003年7月—2004年7月遇2例病人因追求残肢长度行膝下截肢,形成不良残肢,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例1男,32岁,因煤气罐爆炸被抛到10米远处摔伤右小腿,急到当地医院就诊,给予石膏...
- 小腿截体术
血栓形成、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糖尿病等原因所引起的肢体供血不足,已有明显坏死者,应截肢。 5.先天性多指(趾),可以截除。 6.肢体严重畸形影响功能,而矫形手术无法改进功能,在截肢后穿截假肢反能改进功能者,可考虑截肢。 [术前准备] 1.截肢会给病人带来严重的精神和肉体上的创伤,因此,应详细地向病人及其亲属解释截肢的必要性和假肢装配及使用中的问题,做好思想工作。如系开放性截肢,尚需...
- 假肢安装康复程序探讨
,为假肢安装带来了一定的麻烦。232残肢缠绕绷带目的是预防残肢浮肿、减少皮下脂肪、促进残肢萎缩,使残肢早期成熟。233体力恢复训练主要是提高截肢者心肺功能,保持肌肉和关节的正常功能。据统计,小腿水平截肢步行能量消耗增加25%~40%,大腿水平截肢步行能耗增加68%~100%,双侧小腿截肢步行能耗增加40%。一侧小腿、一侧大腿截肢步行能耗增加100%。234关节活动范围训练术后应尽早开始...
- 双下肢碾压伤、同体断足游离移植1例
条,包扎,术毕。术后患肢制动,抬高患肢,应用扩血管药物及抗生素治疗术后14天拆线,伤口一期愈合,患足存活良好。术后4个月复查,骨折已愈合,术后5个月可拄双拐下地行走,日常生活基本自理。建议患者行佩戴假肢前训练,佩戴对称性假肢。 2讨论 患者为双下肢严重火车碾挫伤,年龄较大,如伤后处理不当,可能危及生命。该患者为伤后9h入院,急诊手术,手术历时8h,输血2000ml,对此类复杂损伤,在无条件的医...
- 埃及木乃伊脚上发现最古老假肢
像正常的埃及人那样行走。据悉,这两个人造大脚趾制造于公元前600年之前,比之前被公认为最古老的实际意义上的假肢——“RomanCapulaLeg(罗马Capula小腿)早几百年。为进行康复和人体机能的研究,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首席研究员杰奇·芬奇(JackyFinch)博士在萨尔福德大学(SalfordUniversity)中心的步态(gait)实验...
- Ilizarov牵拉组织再生技术矫正膝关节重度复合畸形
、反屈畸形伴内翻、外翻、小腿外旋或合并下肢短缩等,其膝关节面皆合并不同程度的倾斜。膝关节复合畸形的矫正是矫形外科的难题,传统骨科手术一般要分期手术矫正,难以获得满意效果,畸形严重者多主张采用截肢安装假肢的治疗策略。作者自1996年5月~2003年2月遵照Ilizarov张力-应力法则(lawoftensionstress,LTS),采用牵拉组织再生技术(distractionhistogenesi...
- 肢残康复20年:假肢矫形器服务的发展与挑战
。这些标准促进了骨科医生、康复医生、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与假肢-矫形器技术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并陆续地制定和执行了“下肢假肢通用件、“骨骼大腿假肢,“合成树脂小腿假肢,“下肢假肢的结构检验等标准。(八)近20年来清华大学、上海交大等高校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项目等的支持下对假肢-矫形器的发展给予了关注和支持,开展了如:“电流变液阻...
- 膝下残肢界面应力准动态有限元模型研究
2006年01月31日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5年第7期10(北京)为了为计算小腿截肢患者行走过程中残肢和接受腔之间的界面压力。研究者根据残肢、骨骼和假肢接受腔的真实几何形状建立了准动态有限元模型,采用了自动面面接触模型模拟皮肤和接受腔衬套之间的边界摩擦和滑动,并在考虑行走过程中外力和惯性载荷的同时,考虑了膝关节刚体位移和残肢弹性变形之间的耦合。结果对一个步态周期内的残肢界面压力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
- 哈医大四院改良同体移位小腿再植术
2007年01月24日科技日报11哈医大四院骨外科富勇教授率领课题组,针对小腿移位再植术容易引发并发症的弊端,潜心研究并提出了对同体移位小腿再植术改良的方法,不仅获得了患者的好评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该课题组发现,近5年来该院采用小腿移位再植术,成功治疗了30例被火车轧断双小腿的伤员,节省了安装假肢的费用。但经随访结果表明,所有30例伤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据此,该院骨科富勇、于方提教授潜心研究发...
- 截肢后幻肢痛1例
/86mmHg,神志清楚,回答问题准确无误,心肺未闻及异常。左下肢无水肿,皮肤无破损,小腿中部截肢部位创面完全愈合。余无异常。患者入院后情绪低落,少言寡语,卧床不起,需专人照顾。住院期间多次拒绝安装假肢。10月份以来,患者出现已被截除的肢体疼痛,均在夜间发病,为阵发性跳痛和刺痛,程度不一,严重时呻吟哭泣。对患者出现的已被截除的肢体疼痛,主要给予对症治疗,根据病情使用去痛片、强痛定、颅痛定等止痛药,...
- 汶川地震重伤肢残4少年伤员在我校康复医学院康复出院
度、保持平衡能力、穿戴假肢行走的训练,致使其残存肌力大大得到提高,为他们使用假肢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现在,黄思雨已经装配上左大腿功能假肢;李露已经装配上右髋关节离断大腿假肢和右上臂装饰性假肢;朱春燕左小腿和右大腿已经装配上功能假肢;蒲虹学已经装配上右大腿功能假肢,左上肢装饰性假肢。假肢工程师为他们精心设计装配的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现代假肢,帮助他们减轻了残疾程度,恢复了自身外观完整形象,大大提高了生...
- 下肢缺血性疾病截肢部位的选择及皮瓣设计
腿截肢)仍以股骨中下1/3为理想的截骨平面。若大腿远端严重缺血或有坏疽,在皮瓣血运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保留其长度。缺血极为严重者,可选择大腿根部为截骨平面甚至行髋关节离断术。膝下截肢(即小腿截肢)由于假肢技术及材料水平的提高,传统的小腿中上1/3截骨平面已不再是最佳截骨平面。若下肢血运尚可,其截骨平面应在小腿中上1/3截骨平面的基础上延长3~5cm。此长度更易于安装假肢及功能恢复。残肢过长易发生血液...
- 第七节 康复工程概述
制套状假肢即可,凡末端承重功能不良的则制成髌韧带能承重的塑料踝足矫形器式的套状假脚,以改善承重功能。 ②赛姆假肢赛姆截肢术后残肥末端有良好的承重功能,锤状残肢也利于悬吊,因此外观、功能良好。 ③小腿假肢包括髌韧带承重小腿肢(PTB小腿假肢)、包膝式小腿假肢(PTS小腿)、髁部插楔式小腿假肢(KBM小腿)。PTS小腿依靠髌上环带悬吊,较适合中长残肢者使用。后二种较适合短残肢者使用。 ④大腿假肢...
- 截肢患者的全程护理干预
肢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经验、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截肢患者共18例,男13例,女5例,其中创伤性截肢11例,恶性恶瘤截肢3例,周围血管疾病截肢2例,感染性截肢2例。包括:上肢截肢2例,小腿截肢5例,大腿截肢11例。残端切口一期愈合15例,二期愈合3例,住院时间13~48天,平均23天。 2术前心理护理 截肢不仅使肢体外观遗留永久性缺陷,并且使肢体功能障碍或丧失,影响正常的劳动、生...
- 肢体血管猎枪伤的治疗与探讨
患者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平均随访时间29个月(17~75个月)。所修复血管通畅度均满意,肢体功能至少显著优于假肢。缺血时间超过15h者(N=9)均遗留不同程度关节活动障碍或肢端感觉减退,其中4例因小腿后侧肌群挛缩导致较严重的足下垂或马蹄内翻畸形,经软组织松解及相应肌腱延长术可负重行走。[结论]肢体主干血管猎枪伤及时治疗效果满意;彻底清创,损伤段血管切除自体静脉桥接修复及满意的软组织覆盖可最大程度...
-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医疗队对地震伤员进行早期康复
总理亲自来四川省人民医院亲切看望了她,给她带来莫大的鼓舞。连日来,进驻四川省人民医院的中国残联国家医疗队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分队与该院医护人员联袂对郭婷婷救治,在其生命体征稳定后,不失时机地从康复医疗、假肢安装、运动功能训练、心理康复、康复护理等专业角度对她进行了全面评价,提出了最佳康复治疗方案。取得良好效果。5月26日下午4:30分,郭婷婷在中国残联国家康复医疗队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分队的康复专家们的帮...
- 大腿截肢术
截肢用臂丛麻醉;肘平面以近用全麻;下肢选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儿童、少年及精神紧张的成人应用全麻。 [手术步骤] 1.体位 仰卧位。⑴皮瓣设计和切开皮瓣上翻 2.切口 膝上的截肢,切口瘢痕坐落与小腿截肢相同,应处于残端后方。理想的截断平面为大转子顶端以下25cm。皮瓣设计应前长后短(2∶1),皮瓣切口在侧面的交点应超过截断平面。切开后,筋膜下分离,将皮瓣上翻;或分离出厚1cm的股直肌瓣,在与前...
- 第四届康复工程学术研讨会报道
首选材料;假肢接触腔和矫形器则普遍采用高分子聚乙烯热塑板材、碳素纤维;硅橡胶制品以其舒适性和耐用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青睐。如美国的飞毛腿假肢系列,由于采用了板状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使竞技水平大大提高,单侧小腿截肢运动员的百米世界记录是 11.74s,只比健全人的百米世界记录慢2s。研讨会上各地专家报道了他们的最新工作成就,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黄靖远教授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康复工程领域和康复训练,可使训练...
- 关天地震灾害中创伤性截肢平面的探讨
大量伤病员,医疗资源紧缺,患者可能无法获得及时、有效的监测及治疗,此时,截肢必然成为挽救患者生命的唯一选择。在平时,为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在确定肢体截肢平面时一般是尽可能保留肢体长度,但根据现代假肢受控全接触理论,预留肢体长度已无严格限制。Frederick[3]将残肢舒服程度、假体外形、功能、另侧肢体情况、进行娱乐活动能力等进行评价,认为残肢的长度对患者的影响并非最重要。截肢术后残端伤口能否...
- 最新研发的仿生手臂可帮助截肢人群恢复触觉功能
。他同时也是研究小组的主要成员之一。一生都能使用此外,两位患者的截肢部位都出现了剧烈的疼痛,Spetic把这种疼痛比喻为“一个螺丝钉从紧握的拳头中穿过”。研究者们指出当患者们恢复了触觉功能后这种疼痛才会完全消失。由于患者的持续好转以及假肢作用的延长,研究人员称假肢有希望可以一生被使用,并且在五年内会大规模地移植。这项科学技术也将被用于腿部假肢,从而可以辨认出不同的土地以及适应不平坦的地面。作者:...
- 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
睾缺失伴轻度功能障碍;12、一侧输精管缺损,不能修复;13、一侧卵巢缺失,一侧输卵管缺失;14、一手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另一手功能正常,可以手术重建功能及装配假肢;15、双大腿肌力近V级(五级),双小腿肌力III级(三级)以下,临床判定不能恢复。大、小便轻度失禁;16、双膝以下缺失或无功能,可以手术重建功能或装配假肢;17、单侧下肢膝上缺失,可以手术重建功能或装配假肢;18、一侧膝以下缺失,另一侧...
- 人造神经有望“唤醒”义肢
年会上公布了他的研究成果。这个研究项目由美国军方资助,是一系列改善对截肢患者治疗的举措之一。由于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美军士兵截肢病例不断增多。据悉,从2008年初开始,已有55名英国军人至少失去一条腿或一只手臂。在位于萨里赫德利考特(HeadleyCourt)的英国国防医疗康复中心(DMRC),当前最先进的机械假肢可由患者口袋中的控制装置以无线方式移动。 据塞德纳介绍,Pedot的使用令假肢和...
- 地震伤员救治应治疗与康复并重
保持正常姿势:截肢后,由于肢体失去平衡,如果忽略训练及早期安装假肢,往往会引起骨盆倾斜和脊柱侧弯。若变形一经固定,其安装假肢后的步态,步行能力会有很大下降。如大腿截肢后,髋关节常有屈曲、外展的趋势,小腿截肢后,膝关节常有屈曲的趋势。为了减少疼痛,患者往往不自觉地采取这种不良体位,因此,极易产生关节屈曲位挛缩。因而,从截肢术后第一天起,须每日坚持数次俯卧,预防产生不良姿势。 5.残肢训练:小腿截肢...
- 科学家研制出膝盖发电器
认为,这种发电装置有不少用途。旅行者和士兵找不到电源时可用这一装置救急。外科医生还可将装置安入假肢。“膝盖发电器”问世前,研究人员曾研制出安在鞋上的发电器和背包式发电装置。但这两种发电器各有缺陷,“鞋式发电器”发电量少,“背包式发电器”过于沉重。而新式发电器能做到扬长避短。如果双脚都绑上仪器,然后,以每小时3.5公里的速度,在步行机上轻快地走步,聚电器上就能产生5瓦特的电力。不过,聚电器的重量是1...
- 半骨盆截肢术后废弃肢体的再利用
40cm。他们首先予患者行膝关节离断术,去除胫腓骨和足部骨骼,保留胫前和胫后血管以及所有的软组织,获得的皮瓣达32cm×46cm,成功修复了巨大的软组织缺损。Butler等[15]利用大小腿连续剔骨皮瓣修复半骨盆截肢术后的软组织缺损达1155cm2,该连续剔骨皮瓣通过腘动脉连接,术后只伴发了淋巴水肿,没有发生皮瓣坏死(图1)。图1废弃下肢的连续型剔骨皮瓣由于下肢主要由股动脉供养,在骨盆...
- 新型传感器重现逼真触觉
假肢可以奇迹般地恢复一些截肢者失去的功能,但它们至今尚无法完成一件事,那就是恢复准确的触觉。如今,研究人员报告说,在不远的将来,这些人造的手臂和腿脚有可能获得接近真实的触觉。利用一种两层的柔韧薄塑料,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的电子传感器,能够模拟人体皮肤中触觉传感器的神经信息而向小鼠脑组织传送信号。长期以来,多个研究团队一直试图为假肢佩戴者恢复触觉。例如,两年前,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凯斯西储大学的研究...
- 首个仿生机器人在英国亮相
英国伦敦皇家自由医院2011年,一名瑞典癌症患者首次接受这种人工气管。心脏:美国亚利桑那州辛卡迪亚公司该人工心脏价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2月6日报道,日前,英国科学家利用来自世界各地的最先进人造假肢和器官,制造出一个名为“雷克斯”(Rex,机器人外骨骼的简称)的仿生人。 “雷克斯”身高近2米,它所使用的假肢和人造器官价值约100万美元(约合623万元人民币),由英国权威机器人专家理查德·沃克...
- 截肢患者围术期的心理护理
而悲观失望,痛不欲生,因此医护人员在积极配合抢救的同时,应表现出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使患者感受到真诚的关怀与信任,对神志清楚者应向其讲明手术的目的及手术对解除痛苦、保全生命的重要性,并向其介绍现代假肢业的成就,鼓励他们面对现实,树立生活信心,增强生活勇气,并动员家属参与,通过亲人的理解,爱护与鼓励,给患者以心理支持,从而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 3术后心理护理 截肢患者术后心理负担沉重,肢体残...
- 休·霍尔博士荣膺第13届亨氏奖
,及哈佛大学生物物理学博士学位。今天他在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人体扩大和修复系统技术方面,这些技术与人体肢体相结合,模仿生物表现和扩大这些肢体的功能。当休.霍尔博士有一次了解到假腿障碍了一名携带者的行动后,他开始对此进行研究,并取得突破性的发明。他的发明创造使腿截肢病人能够行走得更快和更稳,所消耗的新陈代谢能量更少。他预测在今后5至10年时间内,腿截肢手术病人就能够比正常人的...
- 英科学家称未来将出现超级仿生人
在截肢者肘部以下,经过一段时期的简单训练,使用者只需通过想像手部动作就可以控制手臂的运动。经过训练后,仿生手指甚至可以弹钢琴。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霍马允-卡泽鲁尼博士设计的是一双强有力的机器腿,附加的机械动力可以让这双机器腿搬运90公斤的重物。老年人、残疾人能借助仿生腿灵活地行动;军队可以借助它帮士兵携带更多装备,进行长距离行军。“我们准备创造一副外部骨骼,它将兼具人体控制系统与机械肌肉...
- 十大未来值得关注技术:DNA打造电脑芯片
可按压的触摸屏。6.骨整合技术最理想的假肢在活动时能够像人体自然生长出的肢体一样。骨整合技术的目标就是将假肢与患者的骨骼完美结合在一起,充分利用骨细胞与钛相容而不是排斥这一优势。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应用到小型牙齿和面部植入手术。研究人员正加紧研究,希望这项技术能够在安装假肢方面得到应用。2008年,德国牧羊犬“卡西迪”(Cassidy)接受了一次成功的假肢(左腿)植入手术。美国北卡罗莱纳州大学的兽医...
- 《科技新时代》2009年健康类最佳科技成果
种专为药物支架开发的多聚物涂层。能与血管壁生物相容的亲水性多聚物能大大减少血管壁对于支架产生的炎症反应;而对于亲脂性的药物而言,支架核心处的亲脂分子不仅能牢牢包裹住药物,还可以在6个月或更长的时间里小量、均匀地释放药物。 medtronic.com.cnGEVSCAN掌上型超声波扫描仪健康下乡 这也许就是医学界的“摩尔定律”。VScan掌上型超声波扫描仪看上去就像是一款翻盖手机,但它却和3年...
- 糖尿病肢端坏疽截肢术2例的护理
首先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术前应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施术必须性与可能的影响;其次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特别注意进行血糖的监测,以防血糖应急性升高影响刀口愈合;再次要加强营养和残端的护理以及合理的肢体功能锻炼,同时要加强有关糖尿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在患者安装假肢时,要向康复治疗师介绍治疗经过,以避免由于安装假肢造成肢体残端出血。 (编辑云兆) 作者单位:250013山东济南医院外科作者:杨焕民...
- 应用神经束内电极采集感觉神经信息的实验研究ˇ
神经通常有4~5束以上,我们并没有较明确的家兔神经解剖定位图谱)而神经束内电极埋在坐骨神经的一个较粗的神经束中,与周围的神经束以神经束膜相隔离,绝缘性较好,SNAP峰峰值7.090±5.391μV较小,不能通过容积传导兴奋该神经束,因而神经束内电极不能记录到感觉信号。应用本方法对人体前臂残端神经束电信号进行采集和分析,可为多自由度假肢提供更多的信息源,收集残端的感觉神经信号(如本体感受器)作反馈...
- 2010十大科技突破猜想
假肢就是它使用起来能够像人体自然生长的肢体一样。骨整合技术的目标就是将假肢与人体现有的残肢实现完美的结合。所谓的骨整合是指在体内埋植的种植体与组织之间不存在结缔组织的结合。一些植入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如纯钛、生物惰性陶瓷、生物活性陶瓷等。如今这项技术已经应用于一些小型手术,如牙齿整形和面部整形方面。研究人员计划将它全面应用于肢体修复手术。2008年,研究人员成功地为一只德国牧羊犬实施了小腿...
- 断肢(指)再植与功能康复
,虽能接通血管使肢(指)成活,但其它组织如肌腱、肌肉、神经等没有条件修复,特别是神经、肢体离断水平越高神经损伤越难恢复(臂丛根性撕脱),再植肢体重建功能困难;肢体缺损长度过多,再植后过短,功能不优越假肢,应从功能康复角度来选择再植适应证。3.2血运不良再植肢体血运差,勉强成活,有的肢体到晚期仅靠侧支循环来维持,再植肢体苍白、紫绀。由于长时间缺血、水肿、纤维化、发生僵硬及广泛粘连,虽有康复治疗但收效...
- 生化机器人将成未来人类终极形态
一个电脑芯片,患者凭大脑里的意识就可以操作电脑,发送电子邮件,甚至还可以玩电脑游戏。当然,电脑芯片可以植入人类大脑,也可以植入身体。研究人员希望,残疾患者在芯片的帮助下,可以直接用大脑控制手臂和腿的假肢。其实现在就已经出现了可以部分控制的假肢,不过问题仍很多,对假肢的控制并不能长期保持稳定。这是因为人类大脑和所有的生物组织一样,对机械具有排异反应。德国研究人员已经掌握了让神经细胞在芯片表面生长的技...
- 10年驼背不全瘫一朝矫正直立走——附属一院脊柱外科成功为一例儿麻不全瘫驼背患者免费手术矫形
半个月的精心术前准备,于今年2月2日由我院骨科首席专家李佛保教授、脊柱外科杨军林教授共同主刀,为患者行全麻下T6-T8SPO截骨+L1全椎体截骨+钉棒内固定脊柱侧凸矫形术,经多学科共同努力,花了8个小时终于顺利完成这项高难度、高风险的手术。术后患者送SICU监护,病情平稳,术后第一天即返回脊柱外科病房继续康复治疗,未出现任何手术并发症。整个治疗过程患者只花了约4万元的住院、检查、用药及手术等费用...
- 先天性股骨近端局限性缺陷1例报告
spieR,TorodeIP.Classificationandmanagementofcongenitalabnormalitiesofthefemur[J].BoneJointSurg(Br),1983,65(5):557568.〔3〕王汉林.小儿骨与关节畸形诊断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4750.作者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小儿骨科,石家庄050051作者:杨永焱...
-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喜迎20周年华诞
的渠道更加多元化,国家级课题已经成为科研经费的主要来源。20年来,申请科研课题共650项。目前已完成的国家、省部级、局级科研成果项目390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400多篇。康复工程研究所安装假肢和矫形器9.7万件、研制用品用具和康复训练器械308种。帮助各类伤残患者装配各类假肢、矫形器、助行器等辅助用具,替代或补偿了他们的肢体功能。他们研制的运动假肢有力地支持了中国残疾人运动员在国际残疾人...
- 开放性截肢术
隙),胶布的一端互相折叠13cm[图1⑶附图]。 ⑵将胶布未折叠部分用酒精灯烤粘后,粘贴于覆盖敷料以上残肢皮肤的四个间隙,另用绷带包扎固定。⑶残端皮肤牵引,以防皮肤回缩(附图示胶布的准备)图1 大腿开放性截肢术 ⑶胶布的折叠部分,用图钉固定于扩张板的四边(扩张板的宽度应略大于残肢直径),即可进行牵引[图1⑶]。 ⑷换药时只需取下图钉,将胶布上翻,取下敷料,即可显露断面。 ⑸皮牵引一般持续...
- 骨关节功能康复的现状与展望
关注功能结果而非治疗效果,截肢手术也是如此。它是功能重建的开始,要求在着手处置时就能够对最终结局做出合理的评估。保活一只不能负重行走的足无论从功能、医疗费用还是患者所承受的痛苦等方面权衡,都不比进行小腿截肢效果更好。截肢的宗旨是重建功能,为了评估创伤及其恢复程度,功能性独立评分标准(FIM)被认可,是治疗和康复领域的“行业标准。截肢术后与功能康复密切相关的处理有二方面:镇痛和早期功能康...
-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
5.1保持肢体功能位患者在入院后首先指导其保持肢体正确的功能位,最大限度地避免发生畸形,影响以后的功能。如果需要截肢的患者注意将其残端保持在伸直位,否则可因屈髋肌的牵拉而出现屈髋畸形,将严重影响安装假肢。各肢体功能位分别为:(1)股骨干骨折:保持髋关节前屈15°~20°,外展10°~20°,外旋5°~10°,呈外展中立位。(2)胫腓骨骨折:保持肢体患...
- 断肢(指)再植术
,进行仔细检查,作出判断。 ⑴骨骼缺损的长度:骨骼是肢体各种功能组织的支架,要求具备一定的长度,不能无限制的缩短骨骼。一般说来,上肢的主要功能是手指的活动,即使骨骼缩短较多,仍可能有一定的功能,比假肢灵活和实用。下肢的功能主要是负重和行走,如骨骼缩短超过15~20cm,即不能适应行走,失去再植的意义。两侧下肢均离断者,相对的不受骨骼缩短的限制。两侧同时再植或移位再植,可互相调节长度,如一侧肢体再...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
垫软枕,使膝关节屈曲15°左右,并穿丁字鞋,除注意牵引的角度、方向、牵引重量外,还应特别注意观察患肢的血运,如皮温、颜色、感觉,肢体有无肿胀,发现血栓形成迹象及时报告医生。 4.1.2预防假肢松动、脱位 术后除保持患肢于外展中立位,还应防止患肢内收、内旋。在患者两腿间放V型枕,搬动和抬起臀部时,将髋关节托起来,不可牵拉和抬动患肢。 4.1.3早期锻炼(床上锻炼) 术后24h疼痛缓解...
- 糖尿病肢体坏疽82例截肢手术分析
是不合适的。常规截肢是以尽量保留肢体长度为原则,使其功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一般选择超一个关节或坏死平面上5~8cm,能做膝关节离断就不要做大腿下段截肢,小腿以中下1/3水平为佳,这样有利于患者日后假肢的装配[3]。但糖尿病由于存在感染难以控制、切口愈合差,术后面临二次截肢,有时病情加重,则危及生命。因此,截肢平面选择应确定肢体血运情况。手术前要正确的判断能够保证伤口愈合的最低截肢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 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全髋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次,每次20~30min。(3)根据手术及患者恢复情况,一般术后2~3周可扶拐,协助患者下床活动,患肢不可用力负重。(4)患者上下床方法指导:患者先移至健侧床边,健腿先离床并使足部着地,患肢外展屈髋小于45°,由他人协助抬起上身,使患腿离床,并使足着地,再扶拐杖站起。上床时按反方向进行,即患肢先上床。 3.4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3.4.1预防压疮老年患者皮肤干燥,皮下脂肪少,抵抗力差...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