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强

目录

1 拼音

xiàng qiáng

2 英文参考

stiff neck[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项强:1.经外奇穴别名;2.症状名。

4 经外奇穴别名·项强

项强为经外奇穴别名,即外劳宫(EX-UE8)[1]。出《经外奇穴汇编》。

外劳宫(wàiláogōng EX-UE8)为经外奇穴名[2][3][4]。出《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后人又称为项强穴[4]。在手背侧,第2、3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0.5寸(指寸)[4]。主治落枕,手臂痛,胃痛,消化不良,腹泻便溏,小儿急慢惊风,指掌麻痹,五谷不消,腹痛泄泻,掌指麻痹,五指不能屈伸,小儿脐风,手背红肿发痛,颈椎病,手指麻木,小儿脐风,粪白不变,偏头痛等。

4.1 拼音

wàiláogōng

4.2 代号

EX-UE8

4.3 外劳宫穴的别名

落枕穴(《新医疗法手册》)

项强(《经外奇穴汇编》)

4.4 出处

《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外劳宫,在指下,正对掌心是穴。

4.5 外劳宫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外劳宫在手背侧,第2、3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0.5寸(指寸)[4]

外劳宫位于手背中央,与掌心劳官穴相对处[4]

外劳宫位于手背,第二、三掌骨间,掌指关节后0.5寸(指寸)凹陷中[4][5]

外劳宫在手背侧,当第2、第3掌骨间,指掌关节后约0.5寸处[6]

经外奇穴——外劳宫的位置

经外奇穴——外劳宫的位置

经外奇穴——外劳宫的位置

4.6 外劳宫穴取穴方法

患者伏掌取穴。

俯掌,于手背第2、3掌骨间,掌指关节后约0.5寸凹陷处取穴[6]

4.7 外劳宫穴穴位解剖

外劳宫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第二掌骨间背侧肌和第二骨间掌侧肌。分布有桡神经浅支。

4.7.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第2骨间背侧肌[6]

4.7.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桡神经手背支和手背静脉网分布;深层有尺神经深支和掌背动脉分布[6]

4.8 外劳宫穴的功效与作用

外劳宫穴有通经活络,祛风止痛的作用。

4.9 外劳宫穴主治病证

外劳宫穴主治落枕,手臂痛,胃痛,消化不良,腹泻便溏,小儿急慢惊风,指掌麻痹,五谷不消,腹痛泄泻,掌指麻痹,五指不能屈伸,小儿脐风,手背红肿发痛,颈椎病,手指麻木,小儿脐风,粪白不变,偏头痛等,单用本穴治疗落枕时,活动颈部是治疗的关键。

外劳宫穴主治落枕、手臂痛、胃痛[6]

外劳宫穴主治消化不良、腹泻便溏、小儿急慢惊风、落枕、指不能伸、指掌麻痹等[6]

外劳宫主治落枕,五谷不消,腹痛泄泻,掌指麻痹,五指不能屈伸,小儿脐风,手背红肿发痛等[6]

外劳宫主治落枕,颈椎病,手背红肿,手指麻木,手指屈伸不利,小儿脐风,小儿消化不良,粪白不变,五谷不消,腹痛泄泻,偏头痛等[6]

4.10 刺灸法

4.10.1 刺法

一般直刺0.3~0.5寸[6]

直刺0.3~0.5寸,或向腕部斜刺0.3~1寸,局部有酸胀感,或有麻电感向指端放散[6]

直刺或斜刺0.5~0.8寸[6]

直刺0.5~1寸[6]

单用本穴治疗落枕时,活动颈部是治疗的关键[6]

4.10.2 灸法

可灸[6][6]

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6]

4.11 外劳宫穴的配伍

外劳宫配天柱、大椎,治头颈强痛[6]

外劳宫配外关、风池、合谷、太阳,治偏头痛[6]

4.12 文献摘要

《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外劳宫,在指下,正对掌心是穴。治粪白不变,五谷不消,肚腹泄泻。

《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外劳宫,奇穴。手背中央。针二至三分。灸三壮。主治掌指麻痹、五指不能伸屈、小儿脐风,亦治手背红肿发痛。

5 症状名·项强

项强症状名,亦称颈项强急,即颈项部肌肉筋脉牵强拘急[7]。指颈项部连及背部的肌肉筋脉强直、拘急,前俯后仰及左右运动不利的表现[7]。出《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因风寒湿邪侵袭太阳经脉,或感受暑温,或津血耗损、筋脉失养所致[7]。见于伤寒、暑温、中风、痉病等[7]。《伤寒括要·项强》:“太阳项强,无汗,脉浮紧,麻黄汤;有汗,脉浮缓,桂枝汤;痉症独摇头,卒口噤,项强,小续命汤;结胸项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大陷胸丸。”又有因刀伤感染风邪而致者;因挫闪、久坐、失枕而致项强不可转移者[7]。本证见于脑炎、脑血管意外,项肌痉挛等疾患[7]

6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91.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15.
  3. ^ [3]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02.
  4. ^ [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5. ^ [5]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400.
  6. ^ [6]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47.
  7. ^ [7]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66.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