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都

目录

1 拼音

xià dōu

2 英文参考

Zhōngzhǔ TE3[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

下都:1.经外奇穴名;2.中渚的别名。

4 经外奇穴名·下都

下都为经外奇穴名,为八邪之一[1]。出《奇效良方》:“下都二穴,在手无名指、小指本节后岐骨间,一名中渚也,中渚之穴本在液门下五分。治手臂红肿,针入一分,可灸五壮。”

4.1 下都穴的定位

经外奇穴下都位于手背部,微握拳,当第四、五掌骨小头高点之间[2]。左右计2穴[2]

4.2 下都穴主治病证

经外奇穴下都主治手臂红肿、目赤肿痛、肘臂痉挛或麻痹、咽喉炎、齿龈炎、头痛、眩晕等[2]

4.3 刺灸法

一般直刺0.3~0.5寸;可灸[2]

4.4 关于八邪

八邪为经外奇穴名(bāxié EX-UE9)[3][4]。出《黄帝内经素问·刺疟篇》。《医经小学》列作奇穴。在手背侧,微握拳,第1~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左右共八穴[4]。别名八关(《景岳全书》),从桡侧向尺侧方向依次称大都、上都、中都、下都(《奇效良方》)。八邪穴有祛风通络,清热解毒的作用。主治手背肿痛,手指麻木,烦热,目痛,毒蛇咬伤,手指关节麻木疼痛,咽痛,齿痛,疟疾,头痛,项强,手臂红肿,鹅掌风,类风湿关节炎,头风等。

4.4.1 拼音

bāxié

4.4.2 代号

EX-UE9

4.4.3 八邪的别名

八关(《景岳全书》)

第1、2指间者又称为“大都”,其他依次分别称为“上都”、“中都”、“下都”(《奇效良方》)[5]

4.4.4 出处

《黄帝内经素问·刺疟》:诸疟而脉不见,刺十指间出血,血去必已。

《医经小学》列作奇穴。

4.4.5 八邪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八邪穴在手背侧,微握拳,第1~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左右共八穴[5][6]

八邪穴位于手背第1~5指间的缝纹端取穴,每手4穴,两手共8穴[6]

八邪穴位于手背各指缝上,当赤白肉际处,左右共八穴[7]。《奇效良方》:从桡侧向尺侧方向依次称大都、上都、中都、下都。

经外奇穴八邪的位置

经外奇穴八邪的位置

4.4.6 八邪取穴方法

患者握拳取穴。

微握掌,在第1~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取穴[7]

4.4.7 八邪穴穴位解剖

八邪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和骨间肌。分布有桡神经浅支和尺神经指背支。

4.4.7.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拇收肌(八邪1)和骨间肌(八邪2、3、4)[7]

4.4.7.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桡神经浅支的手背支、尺神经手背支和手背静脉网分布,深层有尺神经肌支和掌背动脉分布[7]

4.4.8 八邪穴的功效与作用

八邪穴有祛风通络,清热解毒的作用。

4.4.9 八邪穴主治病证

八邪穴主治手背肿痛,手指麻木,烦热,目痛,毒蛇咬伤,手指关节麻木疼痛,咽痛,齿痛,疟疾,头痛,项强,手臂红肿,鹅掌风,类风湿关节炎,头风等。

八邪穴主治手背肿痛、手指麻木、烦热、目痛、毒蛇咬伤、手背肿痛[7]

八邪穴主治手指关节麻木疼痛、手背肿痛、头项强痛、咽痛、齿痛、目痛,疟疾、烦热、毒蛇咬伤等[7]

八邪穴主治烦热、目痛、头痛、项强、咽痛、牙痛、手指麻木、毒蛇咬伤、手臂红肿等[7]

八邪穴主治手背肿痛,手指麻木,鹅掌风,类风湿关节炎;头风,咽痛,齿痛,目痛;烦热,疟疾,毒蛇咬伤[8]

4.4.10 八邪穴的配伍

八邪配曲池、内关、阳池、合谷、外劳宫、足三里、中脘、悬钟、陷谷,治多发性神经炎[8]

八邪配外关、阳池,治鹅掌风。③配后溪、三间,治手指麻痛[8]

八邪配外关,治手指麻木[8]

八邪配阳池,治鹅掌风[8]

4.4.11 刺灸法

4.4.11.1 刺法

斜刺0.5~0.8寸[8][8],局部胀痛[8],有麻电感向指端放散[8]

斜刺0.5~1寸[8]

一般向上斜刺0.5~1.0寸[8]

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8][8][8][8]

针刺八关(八邪)穴出血的方法名为八关大刺[8][9]。《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大烦热,昼夜不息,刺十指间出血,谓之八关大刺。”

4.4.11.2 灸法

可灸[9][9]

4.4.12 文献摘要

《奇效良方》:八邪八穴,在手五指歧骨间,左右手各四穴。其一大都二穴,在手大指次指虎口赤白肉际,握拳取之,可灸七壮,针入一分,治头风牙痛;其二上都二穴,在手示指中指本节歧骨间,握拳取之,治手臂红肿,针入一分,可灸五壮;其三中都二穴,在手中指环指本节歧骨间,又名液门也,治手臂红肿,针入一分,可灸五壮;其四下都二穴,在手环指小指本节歧骨间,一名中渚也,中渚之穴本在液门下五分,治手背红肿,针入一分,可灸五壮。两手共八穴,故名八邪。

《中国针灸学》:八邪,手五指歧缝间。针五分。主治手臂红肿。

5 中渚的别名·下都

下都为中渚之别名[9]。出《奇效良方》:“下都二穴,在手无名指、小指本节后岐骨间,一名中渚也。中渚之穴本在液门下五分。治手臂红肿,针入一分,可灸五壮。”

穴位中渚
汉语拼音Zhongzhu
罗马拼音Chungchu
美国英译名Middle Island
各国代号中国TE3
日本3
法国莫兰特氏TR3
富耶氏TR3
德国3E3
英国T3
美国TB3

中渚为经穴名(Zhōngzhǔ TE3)[10]。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属手少阳三焦经[10]。中渚是手少阳三焦经的输穴,五行属木[11]。中即中间,渚即水中小洲,此穴在五输流注之中间,经气如水循渚而行,故名中渚[11]。中渚穴主要用于外感热病、头面五官疾患等:如热病汗不出,疟疾,头痛,目眩,目赤,目痛,中耳炎,耳鸣,耳聋,喉痹,腮腺炎,肩臂酸痛,手指不能屈伸,肋间神经痛,耳呜,热病,面赤,目翳,视物不清,咽肿,脊膂痛,肩背肘臂疼痛,咽喉肿痛,手臂红肿疼痛,神经性耳聋,聋哑症,头晕,喉头炎,角膜白斑,肩背部筋膜炎等劳损性疾病,肘腕关节炎等。

5.1 中渚穴的别名

中注(《针灸甲乙经》),下都(《奇效良方》)。

5.2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本输》:三焦者,上合手少阳,出于关冲……注于中渚,中渚,本节之后陷者中也,为输。

5.3 穴名解

中即中间,渚即水中小洲,此穴在五输流注之中间,经气如水循渚而行,故名中渚[11]

中,指人身元气之根本,又指心神情志。《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中,根也。”注:“谓生气之根本,发自身形之中。三焦正为人身元气之根本也。”渚,水歧也,又小沙洲也。渚,本作陼。《说文》:“如渚者陼丘,水中高者也。”段注:“《释水》曰: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三焦水道似江,穴居其中如渚,本穴在小指次指掌骨间,循手少阳之脉,由关冲通此而走于阳池,犹水流绕洲而成渚也。手三阳之脉,顺行手背,而本经居三阳之中间,水流成渚,其势较缓,能使水液留涟,故本穴治症略同液门。《子午流注说难》:“中渚乃三焦所注之俞穴,若江之有渚,而居其中。”又为元气之所聚,亦为治情志病症所当取。后世针灸歌赋均多“脊间心后针中渚”之说,而情志病正与心神有关也。[12]

5.4 特异性

中渚穴为手少阳三焦经五输穴之输穴,属木。

5.5 所属部位

手背[13]

5.6 中渚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中渚穴在手背部,当环指本节(掌指关节)的后方,第4、5掌骨间凹陷处[13]

中渚穴位于手背第四、五掌骨间,掌指关节后方凹陷处[13]

中渚穴位于手背,第四、五掌骨间,第四掌指关节近端凹陷中。微握拳取穴[13]

中渚穴在手少阳三焦经的位置

中渚穴在手背的位置

中渚穴在手背的位置

中渚穴在手背的位置(肌肉)

中渚穴在手背的位置(骨骼)

5.7 中渚穴的取法

俯掌,液门穴直上1寸,即第四、五掌指关节后方凹陷中取穴。

中渚穴位于手背,第四、五掌骨间,第四掌指关节近端凹陷中。微握拳取穴[13]

俯掌,液门直上1寸,当第4、5掌指关节后方凹陷中取穴[14]

5.8 中渚穴穴位解剖

中渚穴下为皮肤、皮下筋膜、手背深筋膜、第四骨间背侧肌。有手背静脉网及第四掌背动脉。分布着来自尺神经的手背支。皮肤由尺神经的指背神经分布。皮下筋膜内的静脉网由接受由手指、手掌浅层和深部的静脉。手背深筋膜可分为浅深两层。浅深两层筋膜在指蹼处相互结合,并在掌骨底以纤维膈相连。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过第四三、四伸肌腱之间,深达第四掌骨间隙的骨间肌。

5.8.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第四骨间背侧肌[14]

皮肤→皮下组织→骨间背侧肌[15]

5.8.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手背静脉网和尺神经皮支分布;深层有尺神经肌支和掌背动脉分布[15]

布有来自尺神经的手背支,并有手背静脉网和第四掌背动脉通过[15]

5.9 中渚穴的功效与作用

中渚穴具有清热通络,开窍益聪的功效。

中渚穴有疏气机、利耳窍作用[15]

中渚穴为手少阳三焦经之输穴,“输主体重节痛”,故取中渚穴可治疗手指屈伸不利、肘臂肩背疼痛[16]

手少阳经循行“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近于侧头部,入耳中,泻中渚穴可治疗头面五官病[16]

三焦为“原气之别使”,三焦热盛,内热伤阴,原气受损,故取中渚穴还可治疗消渴[16]

疟邪伏于少阳,取中渚穴和解少阳、清泻三焦,故可截疟退热[16]

中渚穴系手少阳三焦经之输穴,有清热开窍、舒筋活血之功[16]

5.10 中渚穴主治病证

中渚穴主要用于外感热病、头面五官疾患等:如热病汗不出,疟疾,头痛,目眩,目赤,目痛,中耳炎,耳鸣,耳聋,喉痹,腮腺炎,肩臂酸痛,手指不能屈伸,肋间神经痛,耳呜,热病,面赤,目翳,视物不清,咽肿,脊膂痛,肩背肘臂疼痛,咽喉肿痛,手臂红肿疼痛,神经性耳聋,聋哑症,头晕,喉头炎,角膜白斑,肩背部筋膜炎等劳损性疾病,肘腕关节炎等。

中渚穴主要用于外感热病、头面五官疾患等:如热病汗不出、疟疾、头痛、目眩、目赤、目痛、中耳炎、耳鸣、耳聋、喉痹、腮腺炎,以及肩臂酸痛、手指不能屈伸、肋间神经痛等[16]

中渚穴主治头痛、目赤、耳呜、耳聋、喉痹、热病、手指不能屈伸[16]

中渚穴主治头痛,目眩,面赤,目痛,目翳,视物不清,耳聋,耳鸣,咽肿,喉痹;脊膂痛,肩背肘臂疼痛,手指不能屈伸;热病,疟疾[16]

中渚穴主治头痛,目赤,耳鸣,耳聋,咽喉肿痛,手臂红肿疼痛以及肋间神经痛等[16]

1、头面部病症:神经性耳聋、聋哑症,头痛头晕、喉头炎、角膜白斑、喉痹;

2、运动系统病症:肩背部筋膜炎等劳损性疾病、肋间神经痛、肘腕关节炎等。

3、其他病症:疟疾。

5.11 刺灸法

5.11.1 刺法

直刺0.3~0.5寸[16][16][16],局部有酸胀感[16],或有麻电感向指端放散[16];若向上斜刺,酸胀感可向腕部扩散[16]

直刺0.5~0.8寸[16]

向上斜刺0.5-1.0寸,其酸胀感可向腕部放散。

5.11.2 灸法

可灸[16][16]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16]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5.12 中渚穴的配伍

中渚穴配大椎、陶道治疟疾[16]

中渚穴配太溪治咽肿[16]

中渚穴配耳门、翳风治耳鸣耳聋[16]

中渚穴配手三里治肩臂痛[16]

中渚配听会、听宫、翳风,治耳鸣、耳聋[16]

中渚配支沟、内庭,治咽痛[16]

中渚配液门、曲池、合谷,治手臂红肿[16]

中渚配八邪、外关,有舒筋活络的作用,主治手指不能屈伸。

中渚配听宫、翳风,有开窍聪耳的作用,主治耳鸣,耳聋。

中渚配外关、期门,有舒肝理气、活络止痛的作用,主治肋间神经痛。

5.13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疟,发有四时,面上赤,䀮䀮无所见,中渚主之。狂,互引头痛,耳鸣,目痛,中渚主之。嗌外肿,肘臂痛,五指瘛不可屈伸,头眩,颔额颅痛,中渚主之耳聋,两颞颥痛,中渚主之。

《针灸甲乙经》:疟发有四时,面上赤,无所见,中渚主之。

《针灸大成》:咽肿,中渚、太溪。

《医宗金鉴》:主治四肢麻木,战振踡挛无车,肘臂连肩红肿疼痛,手背痈毒等证。

《外台秘要》主热病汗不出,头痛,耳鸣,目痛寒热,嗌外肿,肘臂痛,手上类类也,五指瘛疭,不可屈伸,头眩耳鸣,两颞颥痛,身面痒,疟,项痛,目䀮䀮无所见。

《通玄指要赋》:脊间心后者,针中渚而立痊。

《席弘赋》:久患伤寒肩背痛,但针中渚得其宜。

《灵光赋》:五指不伸中渚取。

5.14 中渚穴研究进展

5.14.1 镇痛

中渚对眼科针刺麻醉手术镇痛效果较好,以中渚、列缺为主穴,用于眼科手术,其镇痛效果较眼附近穴为优越。针刺中渚也可引起肠鸣音亢进[16]

中渚穴对落枕镇痛效果亦较好。

5.14.2 治疗肩关节疼痛

取患侧中渚,斜刺0.5寸,使针感传至肘,1min后活动肩关节,做内收、前屈、外展、内旋、外旋、上举6个动作,各做10遍,隔日1次,7次为一疗程,治疗肩关节疼痛有效[16]

5.14.3 治疗肩周炎

先取鲜姜5片,擦患侧肩部,直到局部发红为止。再针刺健侧中渚,得气后持续运针,用强刺激法(体弱患者针刺从弱到强),针刺的同时,患者活动肩部,作外旋、外展、后伸等动作。

5.14.4 调理胃肠功能

针刺中渚穴,可引起肠鸣音亢进。

6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9.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5.
  3. ^ [3]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5.
  4. ^ [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5. ^ [5]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400.
  6. ^ [6]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47.
  7. ^ [7]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1.
  8. ^ [8]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400-401.
  9. ^ [9]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5.
  10. ^ [10]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14.
  11. ^ [1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8.
  12. ^ [12]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13. ^ [13]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06.
  14. ^ [14]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86-287.
  15. ^ [15]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02.
  16. ^ [16]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86-287.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