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叶草

目录

1 拼音

wǔ yè cǎo

2 豆科植物百脉根的全草及根·五叶草

五叶草为中药名,出自《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为《四川常用中草药》记载的地羊鹊之别名[1]

2.1 别名

牛角花、五叶草、三月黄花、斑鸠窝[2]

2.2 来源及产地

豆科植物百脉根Lotus corniculatus L.的全草及根。分布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甘肃、陕西、广西等地。[2]

2.3 性味

全草:辛,平[2]

2.4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止咳,消痞[2]

1.治风热咳嗽无痰,咽炎,扁桃体炎,胃部痞满疼痛。根:下气,止渴,去热,除虚劳,补不足。煎服:9~18g。[2]

2.治疮疖,湿疹,痔疮,全草捣烂敷[2]

2.5 化学成分

全草含5,7,3’,4’-四羟基-8-甲氧基黄酮醇-3-O-β-半乳糖苷等黄酮苷,另含刀豆酸、齐墩果酸、皂苷等[2]

3 牻牛儿苗科植物牻牛儿苗或老鹳草等的地上部分·五叶草

五叶草为中药名,出自《滇南本草》,为《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的老鹳草之别名[2]

3.1 别名

五叶草、破铜钱、老鹳嘴、老鸹筋、鹌子嘴[3]

3.2 来源及产地

牻牛儿苗科植物牻牛儿苗Erodium stephanianumWilld.或老鹳草Geranium wilfordii Maxim.等的地上部分。主产河北、山东、山西、云南、四川、湖北等地。[3]

3.3 性味

苦、辛,平[3]

3.4 功能主治

祛风湿,活血,通络;外用清热解毒,收敛生肌[3]

1.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急性胃肠炎,痢疾,月经不调,痛经。煎服:9~15g。[3]

2.制成软膏涂敷,治湿疹,痈、疔、疮疖,小面积水、火烫伤[3]

3.5 化学成分

牻牛儿苗全草含挥发油、其主要成分为牻牛儿醇,老鹳草地上部分含老鹳草素(Geranilin)[3]

3.6 药理作用

煎剂或浸膏在一定剂量时,能抑制兔肠蠕动,有止泻作用,但用量过大反有泻下作用。煎剂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链球菌、痢疾杆菌等多种细菌以及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牻牛儿醇有抗菌作用,临床上用治慢性支气管炎。[3]

4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25.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65.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60.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