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氯酚钠

目录

1 拼音

wǔ lǜ fēn nà

2 英文参考

Sodium pentachlorophenol[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3 概述

五氯酚(钠)(PCP)纯品为白色针状结晶,原粉为淡红色颗粒状结晶。有特殊臭味,难溶于水,易溶于丙酮、苯及醇类等有机溶剂。干燥条件下性质稳定,其油剂较水溶液更易被吸收。大鼠经口LD50为(126±40) mg/kg。属中等毒性除草剂。各种途径侵入人体中毒的急性致死量为2g左右,中毒常发生于高温夏季。人的刺激阈为0.60mg/m3,粉尘浓度>1mg/m3时可刺激眼及上呼吸道。五氯酚(钠)主要激活细胞的氧化磷酸化过程,同时抑制其磷酰化过程,从而引起机体能量代谢紊乱,导致代谢亢进,出现高热、肌无力,并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和肝、肾损害。[1]

4 国标编号

61876

5 CAS号

131-52-2

6 中文名称

五氯酚钠

7 英文名称

Sodium pentachlorophenol

8 别名

PCP-Na

9 分子式

C6Cl5ONa

10 外观与性状

纯品为白色针状结晶,原药为淡红色鳞状结晶,有特殊气味

11 分子量

288.30

12 蒸汽压

16.0Pa (100℃)

13 熔点

190~191℃

14 溶解性

易溶于水,在水中溶解度为26.1%,溶于醇和丙酮,不溶于石油和苯

15 密度

2.1

16 稳定性

遇酸析出五氯酚结晶,常温下不易挥发。光照下迅速分解,脱出氯化氢,颜色变深

17 危险标记

14(有毒品)

18 主要用途

可用作落叶树休眠期喷射剂,以防治褐腐病,也用作除草或杀虫剂

19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对眼和呼吸道有刺激性。人长期接触,偶见周围神经炎。对粘膜有刺激作用,溶液浓度超过1%时,对皮肤有刺激作用。

急性中毒:主要因皮肤接触或误饮污染的水引起。症状有乏力、头昏、恶心、呕吐、腹泻等;严重者体温高达40℃以上,大汗淋漓、口渴、呼吸增快、心动过速、烦躁不安、肌肉强直性痉挛、血压下降,昏迷、可致死。皮肤接触可致接触性皮炎。国外资料报道长期接触者可有周围神经病。

20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中等毒类。

急性毒性:LD50140~280mg/kg(大鼠经口);66mg/kg(大鼠经皮);  LC50152mg/m3(大鼠吸入);229mg/m3(小鼠吸入);人经口30mg/kg,最小致死剂量;人经皮60mg/kg,最小致死剂量。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小鼠经皮5%浸尾×8小时/日×8日,70%死亡。

致畸性:30mg/kg 为小鼠致畸剂量,10mg/kg为不致畸剂量,大鼠的致畸剂量为5mg/kg。

五氯酚钠有蓄积作用。

迁移转化:由于五氯酚钠具有较高的水溶性,易通过水为载体广泛地扩散。

危险特性:受高热分解,放出腐蚀性、刺激性的烟雾。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钠、氧化氢。

21 五氯酚(钠)中毒

五氯酚(钠)中毒属中等毒性除草剂。各种途径侵入人体中毒的急性致死量为2g左右,中毒常发生于高温夏季。人的刺激阈为0.60mg/m3,粉尘浓度>1mg/m3时可刺激眼及上呼吸道。五氯酚(钠)主要激活细胞的氧化磷酸化过程,同时抑制其磷酰化过程,从而引起机体能量代谢紊乱,导致代谢亢进,出现高热、肌无力,并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和肝、肾损害。[1]

21.1 临床表现

1.潜伏期为数小时(也有停止接触后2~3d)。

2.皮肤接触者,可出现皮肤灼热感、轻微疼痛、接触性皮炎;眼部污染可引起眼刺痛、流泪、结膜炎。

3.口服者可有口、咽部烧灼感,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

4.轻度中毒表现头晕、头痛、多汗、下肢乏力、低热、烦渴、心悸、气急、胸闷。

5.重度中毒常于出现轻度中毒症状后,短期内症状急剧恶化,出现高热、大汗淋漓、极度疲乏无力、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烦躁不安,甚至猝死。

6.重度中毒患者常有心、脑、肝、肾损害。

7.尿五氯酚增高,基础代谢率增高。

8.早期常须与中暑、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胃肠炎相鉴别。[1]

21.2 治疗

五氯酚(钠)中毒的治疗要点为[1]

1.无特效解毒剂。

2.接触者应立即脱离现场,污染的皮肤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

3.口服者给催吐,用清水、肥皂水或2%碳酸氢钠溶液彻底洗胃,导泻。有轻度症状者应观察24h。

4.早期尤其是发热早期,应积极采取降温措施,如物理降温或人工冬眠疗法。

5.主要对症和支持治疗:

(1)给予大量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C,合理补液。

(2)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3)严重者可早期、适量、短程给予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能量合剂及极化液。

(4)必要时吸氧或使用抗甲状腺药物如他巴唑等,以降低机体代谢率。

(5)积极防治脑水肿。

(6)忌用阿托品和巴比妥类药物,慎用退热药。

22 实验室监测方法

监测方法来源类别
气相色谱法GB8972-88水质
藏红T比色法《水质分析大全》张宏陶等主编水质
4-氨基安替比林比色法《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编空气
色谱/质谱法美国EPA525方法水质

23 环境标准

中国(TJ36-79)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0.3mg/m3
中国(GB11607-89)渔业水质标准0.01mg/L
中国(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5.0mg/L

二级8.0mg/L

三级10mg/L

一、泄漏处置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24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防毒口罩。

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防酸碱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它:尽可能减少直接接触。工作后,淋浴更衣。工作不要带到非作业场所。

25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清水或2%碳酸氢钠溶液反复洗胃。就医。

中毒时,可用湿毛巾缠身,酒精擦浴降温;切勿用阿托品、巴比妥类药物。可用25~30mg氯丙嗪溶于500ml葡萄粮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必要时输氧。心力衰竭、肺水肿应对症治疗。

灭火方法: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26 参考资料

  1. ^ [1] 张彧主编.急性中毒[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60.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