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节刺

目录

1 拼音

wǔ jíe cì

2 英文参考

five major needling methods[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五节刺为古刺法名[1][2]。出《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即振埃,发矇,去爪,彻衣,解惑。内容主要介绍各种刺法的应用[2]。《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刺有五节,……一曰振埃,二曰发曚,三曰去爪,四曰彻衣,五曰解惑。”《黄帝内经太素》名五节刺[2]

4 五节刺·振埃

振埃为古刺法名。五节刺之一。《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振埃者,刺外经,去阳病也。”阳病属外,故取循行四肢体表的经脉(外经)予以针刺治疗。篇中例举对胸满、喘息等阳气逆上的病症,取天容、廉泉等穴以降逆,并谓其“病恶埃烟,䭇(噎)不得息”,刺而愈病,说其效验有如振落尘埃,故名振埃。[3][4]

5 五节刺·发矇

发矇为古刺法名。五节刺之一。《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发矇者……刺府输去府病。”是指六腑疾患取用六阳经的腧穴予以治疗,亦有指取三阳经五输穴者。书中列举对耳无所闻,目无所见症,取用听宫,说其效验有如去除蒙蔽,故名。[5]

6 五节刺·去爪

去爪为古刺法名。五节刺之一。是指针刺关节及络脉以祛除邪气的方法。《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余闻刺有五节,……一曰振埃,二曰发蒙,三曰去爪,四曰彻衣,五曰解惑。……去爪者,刺关节之支络也。”爪,指甲;去爪即剪去多余的指甲。篇中以该法治疗因水道不通,津液内溢,聚于睾丸,阴囊日渐胀大,以致行动、俯仰不利,甚至外形显露,裙裳亦不能遮蔽的阴囊水肿病。其治疗作用好像是修剪掉多余的指甲一样,故称为去爪。[6][7]

7 五节刺·彻衣

彻衣为古刺法名。五节刺之一。《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彻衣者,尽刺诸阳之奇输也。”指治疗热性疾病针刺机体外侧及背部奇穴的方法。亦有认为取用热病五十九俞者。篇中列举对“阳气有余”“阴气不足”的热症取天府、大杼、中膂俞,及补手足太阴穴以出汗,说其效验有如脱除衣服之快,故名彻衣(该篇还指出恶寒无汗,内外皆热,咽干欲饮的热性疾患,因奇输“未有常处”,可取用天府、大杼、中膂俞等穴治疗。刺治后汗出热退,恶寒解除,即不必“外重丝帛衣”,故称彻衣[8]。)[9][9]

8 五节刺·解惑

解惑为古刺法名。五节刺之一。掌握了这种基本治则犹如解除迷惑。《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解惑者,尽知调阴阳,补泻有余不足,相倾移也。”指对于病情复杂的疾患,“颠倒无常,甚于迷惑”,应从调和阴阳入手,“泻其有余,补其不足”,使“阴阳平复”。“用针若此”,即可“疾于解惑”,故名解惑。[10][11]

9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83.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25.
  3. ^ [3]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59.
  4.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05.
  5. ^ [5]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18.
  6. ^ [6]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72.
  7. ^ [7]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19.
  8. ^ [8]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84.
  9. ^ [9]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73.
  10. ^ [10]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719.
  11. ^ [1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52.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