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疳

目录

1 拼音

wǔ gān

2 概述

五疳为病证名[1]。为五种疳证的合称[1]

3 同五脏疳证·五疳

五疳同五脏疳证[1]。《小儿药证直诀》:“疳证有五,谓五脏所受,故得其名。”五疳,即心疳、肝疳、脾疳、肺疳、肾疳[1]

3.1 心疳

心疳为病证名[2]。五疳之一[2]。又名惊疳[2]。是因小儿恣食肥甘,积滞生热,热传心经所致[2]。症见患儿面红,眼白中有红丝,高热,有汗,时时惊烦,咬牙弄舌,口燥渴饮,口舌生疮,胸膈烦闷,睡喜伏卧,食欲不振,肌肉消瘦[2]。热重者宜清心泻火,用泻心导赤散(《医宗金鉴》:黄连、木通、生地、甘草);病久心气不足者,宜理脾补心,用四君子汤加当归、茯神[2]

3.2 肝疳

肝疳为病证名[3]。五疳之一[3]。出《颅囟经》卷上。又名筋疳、风疳[3]。《证治准绳》引杨氏云:“肝疳者由乳食不调,肝脏受热所致也。”主要症状为面目、爪甲发青,眼涩不能睁开,昏暗雀盲成为疳眼(详疳眼条),同时伴有肚大筋青,体瘦,大便色青等[3]。治疗宜清肝泄热,用泻青丸加减,次用集圣丸(《幼科发挥》:黄连、干蟾、青皮、莪术、使君子、砂仁、芦荟、夜明砂、五灵脂、当归、川芎、木香)以清热除疳,健脾消积[3]

3.3 脾疳

脾疳为病证名[4]。五疳之一[4]。又名肥疳、食疳、奶疳[4]。是疳疾中的最基本证候[4]。由脾经蕴郁湿热所致[4]。《古今医鉴》:“疳在脾,则面黄身热,腹胀肚大,好吃泥土,水谷不消,泄下酸臭,困睡,减食,消瘦。”有时吐泻,夹有蛔虫等[4]。治以攻积杀虫为主,用集圣丸(方见肝疳条);积去以后,应调理脾胃,用参苓白术散[4]

3.4 肺疳

肺疳为病证名[5]。五疳之一[5]。又名气疳、疳𧏾[5]。由于乳食不调,壅热积滞,传伤肺经所致[5]。《小儿药证直诀》:“肺疳,气喘,口鼻生疮。”肺属金,色白,主皮毛,所以除上述症状名外,还有面白咳嗽,毛发枯焦,肌肤干燥,鸡皮疙瘩,恶寒发热,常流清涕等[5]。治宜疏散风邪,用止嗽散;继则清热润肺,用阿胶散;日久气虚,则宜益气之剂,如参苓白术散加减[5]

3.5 肾疳

肾疳为五疳之一[6]。又名骨疳、急疳[6]。多系先天不足,察赋虚弱,患有解颅、鹤膝、五迟等病;复因嗜食甘肥,不知节制,以致脏腑伏热,津液耗伤,日久肾阴枯涸而成[6]。《小儿卫生总微论方》载肾疳“其候上热下冷,寒热时作,齿断生疮,耳焦脑热;手足逆冷,吐逆滑泄;下部生疮,脱肛不收,夜啼饶哭,渐成困重,甚则高骨乃败。”治宜先用集圣丸(方见肝疳条),消疳解毒;继进九味地黄丸(《证治准绳》:熟地黄、赤茯苓、山茱萸肉、川楝子、当归、川芎、牡丹皮、山药、使君子肉)[6]。滋阴养肾,兼以疗疳[6]。如体质极端虚弱,宜大补气血,用人参养荣丸[6]

4 出自《诸病源候论》卷十八

《诸病源候论》卷十八:“五疳:一是白疳,令人皮肤枯燥,面失颜色;二是赤疳,内食人五脏,令人头发焦枯;三是蛲疳,食人脊膂,游行五脏,体重浮肿;四是疳(匿^虫),食人下部,疼痒腰脊挛急;五是黑疳,食人五脏,多下黑血,数日即死。”

4.1 白疳

白疳为病证名[7]。出《诸病源候论》卷十八。五疳之一[7]

4.2 赤疳

赤疳为病证名[7]。出《诸病源候论》卷十八。五疳之一[7]

4.3 蛲疳

蛲疳为病证名[8]。出《诸病源候论》卷十八。五疳之一[8]

4.4 疳𧏾

疳𧏾为病名[9]。五疳之一[9]。指嗜食甘味,肠虫侵蚀府藏所致的疾患[9]。《诸病源候论·疳𧏾候》:“人有嗜甘味多,而动肠胃间诸虫,致令侵食府藏,此犹是𧏾也。……但虫因甘而动,故名之为疳也。其初患之状,手足烦疼,腰脊无力,夜卧烦躁,昏昏喜忘,嘿嘿眼涩,夜梦颠倒,饮食无味,面失颜色,喜睡,起即头眩体重,股胫酸疼。其上食五藏,则心内懊恼,出食咽喉及齿断皆生疮,出黑血,齿色紫黑。下食肠胃,下利黑血。出食肛门,生疮烂开。胃气逆,则变呕哕。急者数日便死,亦有缓者,正沉嘿,支节疼重,食饮减少,面无颜色,在内侵食,乃至数年,方上食口齿生疮,下至肛门,伤烂乃死。”《太平圣惠方》卷六十:“疳𧏾,令人下部痒,腰脊挛急也。”治用苦参汤等方[9]

4.5 黑疳

黑疳为病证名[10]。出《诸病源候论》卷十八。五疳之一[10]

5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22.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85.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89.
  4.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46.
  5. ^ [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79.
  6. ^ [6]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29.
  7. ^ [7]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91.
  8. ^ [8]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20.
  9. ^ [9]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67.
  10. ^ [10]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24.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