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疔草

目录

1 拼音

wū dīng cǎo

2 概述

乌疔草为中药名,出自《福建中草药》,为《药性论》记载的龙葵之别名[1]

3 别名

苦葵、天泡草、天茄子、山海椒、乌疔草、野辣椒[2]

4 来源及产地

茄科植物龙葵Solanum nigrum L.的全草[2]。我国各地均有分布[2]

5 性味

苦、微甘,寒,有小毒[2]

6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散结消肿,利尿,抗癌[2]

1.治痈肿疔疮,丹毒,天疱疮,跌打损伤,蛇咬伤,捣烂外敷;皮肤湿疹,瘙痒,煎服或煎水洗[2]

2.治高血压病,咽喉肿痛,慢性气管炎,泌尿系感染,痢疾,水肿,白带;近用于治疗各种癌症[2]

7 用法用量

煎服:15~30g[2]

8 使用注意

过量服用可引起头痛、腹痛吐泻、瞳孔散大、精神错乱等中毒反应;长期服用,并可导致白细胞下降[2]

9 化学成分

本品含澳洲茄碱和澳洲茄边碱等多种生物碱苷,又含皂苷;苷元是薯蓣皂苷元和替告皂苷元,还含较多量的维生素类物质[2]

10 药理作用

龙葵碱能抑制豚鼠的过敏反应、升高正常大鼠血糖水平、降低糖耐量;静注时可降低动物血压,有镇静、溶血作用,并有某些抗癌活性[2]。动物试验中有抗激素作用,可影响泌乳功能,促使孕鼠流产,故妊娠时不宜使用[2]。龙葵碱毒性较大,如发芽的马铃薯中,含量可超过0.02%,食后可刺激胃肠黏膜,大量(200mg)可致中毒[2]。龙葵碱无蓄积性,煮煎后可减低毒性[2]

11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62.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45.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