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毒

目录

1 拼音

wēn dú

2 概述

温毒:1.春温发癍的病证;2.感受温邪热毒疾患的总称;3.赤癍、丹疹类疾病。

3 春温发癍的病证·温毒

温毒为病名[1]。见《肘后备急方》卷二。指春温发癍的病证[1]。《医学入门》卷三:“伤寒阳症发癍,谓之阳毒,春温发斑,谓之温毒。”

4 感受温邪热毒疾患的总称·温毒

温毒(warm-toxin disease[2])为病名[2]。见《肘后备急方》卷二。是指感受温热毒邪,以高热渴饮,伴癍疹或疮疡痈肿为主症的急性外感热病的统称[2][2]

4.1 症状

《温病条辨·上焦篇》:“温毒者,诸温夹毒,秽浊太甚也。”一般发生于冬春两季[2]。主要表现为突然寒战高热,头痛恶心,骨节酸痛,烦躁口渴,舌苔黄,脉洪数[2]。继即出现头面红肿,或颐肿,或咽喉肿痛白腐,或身发癍疹等[2]

4.2 治疗

治以清热解毒为主,方如加减普济消毒饮、升麻葛根汤、三黄石膏汤、黄连解毒汤等[2]。如热入营血,则宜凉营解毒,如用清瘟败毒散加减[2]。本病可见于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头面丹毒、猩红热、癍疹伤寒等疾患[2]

5 赤癍、丹疹类疾病·温毒

温毒指赤癍、丹疹类疾病。吴坤安谓:“秋应凉而反热,冬应寒而反温,或天时亢旱久燥,温疫流行,发为赤癍、丹疹,其毒弥满三焦,目赤舌绛,汗出津津。……宜凉膈散去芒硝、大黄,加石膏、牛蒡、人中黄,大便秘者,去硝、留黄。”(《伤寒指掌》卷三)。

6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81.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