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

目录

1 拼音

wéi shēng sù D

2 英文参考

vitamin D[WS/T 476—2015 营养名词术语]

calciferol[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国家基本药物

与维生素D有关的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信息

序号基本药物目录序号药品名称剂型规格单位零售指导价格类别备注
1029167维生素D2软胶囊250ug*24盒(瓶)2.6元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部分*
1030167维生素D2软胶囊125ug*20盒(瓶)1.3元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部分
1031167维生素D2软胶囊125ug*100盒(瓶)6.0元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部分
1032167维生素D2注射剂5mg:1ml瓶(支)30.5元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部分*△

注(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部分):

1、表中备注栏标注“*”的为代表品。

2、表中代表剂型规格在备注栏中加注“△”的,该代表剂型规格及与其有明确差比价关系的相关规格的价格为临时价格。

注(中成药部分):

1、表中备注栏标注“*”的剂型规格为代表品。

2、表中备注栏加注“△”的剂型规格,及同剂型的其他规格为临时价格。

3、备注栏中标示用法用量的剂型规格,该剂型中其他规格的价格是基于相同用法用量,按《药品差比价规则》计算的。

4、表中剂型栏中标注的“蜜丸”,包括小蜜丸和大蜜丸。

4 概述

维生素D(vitamin D)是具有胆钙化固醇(维生素D3)生物活性的所有类固醇的总称[1]。维生素D是一组脂溶性维生素[1]。具有促进钙、磷吸收和利用的作用[1]

维生素D为无色晶体,不溶于水而溶于油脂及脂溶性溶剂,相当稳定,不易被酸、碱或氧化所破坏。主要功能是调节钙、磷代谢,促进骨胳、牙齿正常发育。人类和动物每天必需从食物中摄取适量的维生素D,才能维持正常的发育和健康。

成人每天对维生素D的最低需要量为5000国际单位,婴幼儿每天为400国际单位。

5 维生素D的来源

维生素D又称抗佝偻病维生素。是一类由固醇衍生而来的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D既被看作维生素,又被当作一种荷尔蒙,因为它是维生素中的极少数例外。绝大多数维生素人体无法自己合成,而必须通过食物或者药剂补充来摄取,而维生素D却可以由紫外照射的皮肤(阳光直射就可以)合成。

维生素D家族成员有很多,较重要的有维生素D1(麦角钙化醇)和D3(胆钙化醇)。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的生理活性较高。维生素D2是植物中的麦角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后转化成的,在天然食品中并不存在[2]。D3主要是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而生成的[2]。D3不溶于水,在中性及碱性溶液中耐高温和氧化,在酸性条件下易被破坏,特别是脂肪酸败时[2]。 D3在海鱼肝脏中含量最多,另一个重要途经是晒太阳[2]

鱼肝油中所含的为维生素D3,即胆钙化醇。

由食物吸收和皮肤光合作用转化的维生素D3不具备生物活性,须先经肝脏25羟化酶转化为25(OH)D3,然后主要在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膜内1α羟化酶催化下,转化为1α,25(OH)2D3(D-激素),才能发挥生理作用。

6 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疾病

长期维生素D摄食不足或不晒太阳,易引起体内缺乏维生素D,不能维持钙平衡,患者骨质软弱,膝关节发育不全,两腿形成内曲或外曲畸形;成人则患骨胳脱钙作用,孕妇和授乳妇女的脱钙作用严重时,导致骨质疏松病,患者骨胳易折,牙齿易脱落;儿童则会骨胳发育不良,易患佝偻病(软骨病)。经常服用鱼肝油可防治维生素D缺乏病。日光中的紫外线可使皮肤内的维生素D前体(7-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故多晒日光可预防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摄食过量会引起中毒,早期症状为乏力、疲倦、恶心、头痛、腹泻等,较严重时引起软组织钙化,导致重大病患;还可使总血脂和血胆固醇量增高,妨碍心血管功能。

7 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

维生素D3,在骨骼组织矿质化过程中作用十分重要,可以促进钙和磷的吸收。缺乏维生素D3可引起儿童佝偻病和成人骨软化症。

1、 提高肌体对钙、磷的吸收,使血浆钙和血浆磷的水平达到饱和程度。

2、 促进生长和骨骼钙化,促进牙齿健全;

3、 通过肠壁增加磷的吸收,并通过肾小管增加磷的再吸收;

4、 维持血液中柠檬酸盐的正常水平;

5、 防止氨基酸通过肾脏损失。

8 维生素D的作用机制

维生素D的前体(生成维生素D的原料)存在于皮肤中,当阳光直射时会发生反应转化为维生素D3,D3分子被运送到肝脏并且转化为维生素D的另一种形式25位单脱氧胆固醇,这种形式的效用更大。然后25位单脱氧胆固醇又被转运到肾形矿脉并在那里被转化为1,25位二羟胆钙化(甾)醇,这种形式是维生素D最有效的状态。然后维生素D将和甲状旁腺激素以及降血钙素协同作用来平衡血液中钙离子和磷的含量,特别是增强人体对钙离子的吸收能力。

维生素D可以促进肠道钙结合蛋白的合成,并通过下列三方面使血清钙、磷含量增高;①促进肠道内钙、磷的吸收和运转,增加在体内的留存;②提高肾小管对钙、磷离子的再吸收,使尿钙、磷排出减少;③当低血钙膳食中缺钙时,在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的作用下促进钙、磷的吸收,动员骨中钙、磷释出。因此在维生素D缺乏初期,血钙是正常,血磷略低。当维生素D进一步降低时,即使PTH分泌增加,由于原尿中钙含量的减少,回吸收的钙量不多,此时血钙也降低。

9 维生素D的适应症

维生素D主要用于组成和维持骨骼的强壮。它被用来防治儿童的佝偻病和成人的软骨症,关节痛等等。患有骨质疏松症的人通过添加合适的维生素D和镁可以有效的提高钙离子的吸收度。除此以外,维生素D还被用于降低结肠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机率,对免疫系统也有增强作用。

10 维生素D的副作用

维生素D的主要毒副作用是血钙过多。

11 维生素D中毒

常见的维生素D有两种,即维生素D2(骨化醇)和维生素D3(胆骨化醇),两者作用相同,对钙、磷代谢及小儿骨骼生长有重要影响,能促进钙磷在小肠的吸收。用于防治维生素D缺乏和骨软化症及预防佝偻病、婴儿手足搐溺症。口服或肌注给药,治疗维生素D缺乏症口服2500~3000U/d,肌注30万~60万U/次,总量不超过90万U。预防维生素D缺乏症口服400U/d。[3]

长期过量服用维生素D(儿童4万国际单位,成人10万国际单位)可引起中毒,主要表现是厌食、便秘、呕吐、头痛、烦渴、多尿、肌张力下降,心律快而不齐,血清钙和磷含量增高,并可引起软组织钙化[4]

11.1 临床表现

[4]

1.大量久服可致高血钙,出现食欲缺乏、呕吐、腹泻及软组织异位骨化等。

2.超剂量服用发生中毒者,有厌食、疲乏、恶心、呕吐、腹泻、多尿、头痛和口渴。血和尿中钙、磷浓度增高,可致高血压和肾衰竭。

11.2 治疗

维生素D中毒的治疗要点为[4]

1.中毒时立即停药,限制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

2.大量输液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3.严重者可用糖皮质激素,能迅速降低血钙。

4.避免日光照射。

5.对症治疗。

12 维生素D相关药品

阿法骨化醇、维D2葡萄糖、维D2乳酸钙、维生素D

13 食品添加剂用途

维生素D可作为食品营养强化剂用于植物蛋白饮料(食品分类号:14.03.02)中,最大使用量3 μg/kg~15 μg/kg。[5]

14 维生素D的医学检查

14.1 检查名称

维生素D

14.2 分类

血液生化检查 > 血清维生素测定

14.3 取材

血液

14.4 维生素D的测定原理

由于25-羟维生素D333H]标记物共同竞争性与结合蛋白的结合,即放射竞争性蛋白结合法。这是当前广泛用于测定血清25(OH)D3的方法。

此外还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14.5 试剂

同放射竞争性蛋白结合法。

14.6 操作方法

同放射竞争性蛋白结合法。

14.7 正常值

血清25-羟维生素D3的参考值:26~65ng/L。

14.8 化验结果临床意义

维生素D缺乏(vitamin D deficiency)又称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常见于婴幼儿,多见于膳食中缺乏维生素D,或者是人体缺乏阳光的照射。由于体内维生素D不足而引起钙、磷代谢障碍,钙盐不能正常地沉积于骨骼的生长部分,以致出现生长骨发生病变为特征的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称为佝偻病(rickets),如果该病发生于成人,则出现发育成熟骨骼的钙化不全,称为骨软化症。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的发病原因有小儿生长过速,维生素D不足或阳光直接照射不够或疾病因素(如胃肠道功能障碍,慢性肝、肾疾病)等。该病北方发病率比南方高,冬春季节比夏秋季节多。佝偻病的早期症状为多汗、夜惊、易激惹及烦躁不安。体征以骨骼改变最为明显,如颅骨软化、方颅、肋串珠、肋骨外翻,腕、踝部膨出呈“手镯”、“脚镯”样;严重者两下肢呈“X”或“O”型腿,脊柱弯曲。本病通过口服维生素D可以预防,鱼肝油、蛋黄、肝中维生素D的含量比较丰富。

实验室诊断方法的评价

(1)血清25-羟维生素D3

(2)血液生化检查:其改变比X线影像显示的骨骼改变早。血碱性磷酸酶的升高早于血钙、血磷值的改变;疾病恢复期血碱性磷酸酶含量的恢复先于血钙、血磷含量的恢复。

14.9 附注

在抽血前禁用含维生素D3

14.10 相关疾病

骨质疏松

15 参考资料

  1.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WS/T 476—2015 营养名词术语[Z].2015-12-29.
  2. ^ [2] 高崇新等编著.养生保健汤茶谱[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291.
  3. ^ [3] 张彧主编.急性中毒[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213.
  4. ^ [4] 高崇新等编著.养生保健汤茶谱[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292.
  5. ^ [5] ."关于批准叶绿素铜等2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等的公告(卫生部公告2013年第2号)".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