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B2 缺乏症

目录

1 拼音

wéi shēng sù B2 quē fá zhèng

2 注解

3 疾病别名

核黄素缺乏病,ariboflavinosis

4 疾病代码

ICD:E53.0

5 疾病分类

营养科

6 疾病概述

维生素B2 缺乏症(vitamine B2deficiency)是一种较常见的营养缺乏病,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人群中患病率极高。常见的临床症状有阴囊皮炎、口角糜烂、脂溢性皮炎、结膜充血及怕光、流泪等。维生素B2 缺乏引起的皮肤、黏膜损伤的发生机制可能是因为核黄素缺乏可引起某些条件下的B6缺乏,两种维生素缺乏均可因影响皮肤胶原成熟过程而导致皮肤、黏膜受损。

7 疾病描述

核黄素(维生素B2 )不论是作为黄素单核苷酸还是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都在和碳水化合物代谢有关的许多氧化-还原反应中起必需的辅酶作用。核黄素缺乏可引起口腔,眼,皮肤及生殖方面的损害。原发性核黄素缺乏与乳类及其他动物产品的消费不足有关。继发性缺乏则多见于慢性腹泻,肝脏疾病,慢性酒精中毒以及术后的营养输注缺少补充维生素时。

8 症状体征

维生素B2 缺乏症的临床症状多为非特异性,但维生素B2 缺乏所致的症状常有群体患病的特点,常见的临床症状有阴囊皮炎、口角糜烂、脂溢性皮炎、结膜充血及怕光、流泪等。维生素B2缺乏引起的皮肤、黏膜损伤的发生机制可能是因为核黄素缺乏可引起某些条件下的B6 缺乏,两种维生素缺乏均可因影响皮肤胶原成熟过程而导致皮肤、黏膜受损。事实上,缺铁、缺锌及烟酸等营养缺乏病或其他疾病亦可有同样的改变,故完全依靠临床症状来诊断维生素B2缺乏往往不可靠,有人研究了维生素B2缺乏临床症状与维生素B2生化检查之间的关系,发现有上述症状的患者中,只有约25%的人维生素B2实验生化检查异常。可见临床症状对维生素B2 缺乏的诊断特异性不强。维生素B2缺乏确能引起许多临床症状,但这需待维生素B2 缺乏达一定程度后才会出现,而轻微的维生素B2 缺乏可无任何临床症状,这就决定了凭临床症状诊断维生素B2缺乏其敏感性也较差。虽然临床症状对维生素B2 缺乏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都较差,但因其方法简便易行,故在维生素B2缺乏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常用到,现作简要介绍。

1.阴囊症状 阴囊瘙痒为初发的自觉症状,夜间尤为剧烈,重者影响睡眠。阴囊皮损大致分为3 种类型。

(1)红斑型:表现为阴囊两侧对称分布的片状红斑,大小不等,直径在2~3cm 以上,红斑发亮,有黏着性灰白色鳞屑、痂皮、无皱纹、无浸润,略高出皮面,故与周围皮肤分界清楚。病程较长者红斑呈暗红色。同样病变可见于包皮末端,即在龟头处包皮上有棕黑色而富黏着性厚痂,边缘明显而整齐。红斑型改变约占阴囊皮炎患者的2/3。

(2)湿疹型:其症状与一般湿疹无法区别。皮损的特点为干燥、脱屑、结痂并有浸润、肥厚、皱纹深。重的有渗液、糜烂、裂隙或化脓。以手摸之,其硬度似橡皮,边缘为弥漫性或局限性。皮损范围有的仅占阴囊的1/3,有的累及阴囊及会阴。

(3)丘疹型:皮损特点为散在或密集成群的绿豆至黄豆大的红色扁平丘疹,不对称地分布于阴囊两侧,上覆盖发亮磷屑。少数表现为苔藓样皮损。

2.口腔症状 包括唇干裂、口角炎、舌炎等。唇早期为红肿,纵裂纹加深,后则干燥、皱裂及色素沉着,主要见于下唇。有的唇内口腔黏膜有潜在性溃疡。口角有糜烂、裂隙和湿白斑,多为双侧对称,因有裂隙,张口则感疼痛,重者有出血。结痂和小脓疱也常发生。舌自觉疼痛,尤以进食酸、辣、热的食物为甚。重者全舌呈紫红色或红、紫相间的地图样改变。蕈状乳头充血肥大,先在舌尖部,后波及其他部位。丝状乳头充血者少见。重者伴有咽炎、喉炎,声嘶或吞咽困难。

3.眼部症状 有球结膜充血,角膜周围血管形成并侵入角膜。角、结膜相连处可发生水疱。严重核黄素缺乏时,角膜下部有溃疡,眼睑边缘糜烂及角膜混浊等。自觉怕光、流泪、烧灼感。视觉模糊并容易疲劳。

4.脂溢性皮炎 多见于皮脂分泌旺盛处,如鼻唇沟、下颌、两眉间、眼外眦及耳后,可见到脂性堆积物位于暗红色基底之上。

9 疾病病因

1.摄入不足 由于经济条件、供应困难和偏食等原因造成富含维生素B2的动物性食物(如乳类、肉类、蛋类等)和新鲜蔬菜摄入不足,如每天摄入量低于0.55mg,数月后即可出现症状。

2.需要增加 妇女怀孕和哺乳期、婴幼儿和青少年青春发育期、重体力劳动或精神紧张、外科手术或创伤后恢复期对于维生素B2 的需求量都明显增加,如不及时补充容易导致缺乏。

3.吸收利用障碍 维生素B2主要在小肠上端吸收。腹泻、节段性回肠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和肝硬化的病人维生素B2 的吸收利用会受到影响。

10 病理生理

由维生素B2生成的黄素酶有40 多种,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较大。某些黄素酶在生物氧化中起递氢体的作用,其在组织中的缺乏会造成多种脱氢酶活性的下降,同时黄素酶也是许多氧化酶的催化剂和辅酶,因此维生素B2 缺乏可以显着影响组织细胞内糖和脂肪的代谢,导致氧化不全、能量利用率降低,以及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的改变。动物试验和临床研究结果表明,维生素B2与蛋白质代谢关系密切。尿中维生素B2 排出量明显受氮平衡影响,组织生长旺盛时,尿中维生素B2排出减少,负氮平衡时则排出量增多。维生素B2 缺乏可导致赖氨酰氧化酶活性下降,从而影响胶原蛋白交联形成,以致细胞间胶原支持减弱,可能是皮肤受损的重要原因。

11 诊断检查

诊断:维生素B2 缺乏往往是伴随其他维生素B 族缺乏共同存在的,根据膳食缺乏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验结果,诊断并不困难。集体发生口腔-生殖器综合征时要特别注意本病的可能。

1.诊断性治疗 由于维生素B2的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故很难脱离实验而确诊为该病,但在一些缺乏实验条件的基层医疗单位,对疑有维生素B2缺乏的个体或群体,可试用维生素B2进行诊断性治疗,有效者可确诊。口服维生素B2剂量为15~30mg/d,阴囊皮炎症状一般可在1~2 周内缓解或消失,而口腔症状改善则需2~4 周。

2.诊断标准 临床上至今尚无维生素B2缺乏病的统一诊断标准,我国仅有维生素B2缺乏流行病调查诊断标准,维生素B2缺乏病诊断标准如下。

(1)体征:包括:①眦性睑缘炎;②口角红肿、口角裂、口角糜烂;③唇红肿、口唇裂、口唇糜烂;④舌紫红、舌溃疡、舌乳头肥大、舌乳头萎缩;⑤阴囊发红,阴囊脱屑,阴囊糜烂,阴囊结痂;⑥溢脂性皮炎。

(2)实验检查:负荷4h 尿核黄素<400μg。符合下列条件即可诊断:①具有2 项或更多阳性体征,这些体征不全属同一个体征组时。②具有1 项或更多阳性体征及化验异常时。

实验室检查:血浆中游离核黄素、FAD 和FMN 都较恒定,测定无诊断价值。常以测定尿中维生素B2排出量作为诊断依据。由于收集24h 尿液比较困难,目前常采用尿核黄素/肌酐测定和尿排泄负荷试验两种方法。此外,红细胞谷胱甘肽还原酶(erythrocyte glutathion reductase , EGR) 的活性系数(activitycoefficient,AC)测定因其灵敏、准确和简便的优点已广泛用于临床。

1.尿核黄素/肌酐测定 收集任意尿样,用每克肌酐相对量表示尿中维生素B2 的排出量。结果<27μg/g 肌酐者为缺乏,27~79μg/g 肌酐者为不足。

2.尿排泄负荷试验 口服核黄素5mg 后,收集4h 尿液测定排出量。结果<400μg/4h 尿者为缺乏,400~799μg/4h 尿者为不足。

3.红细胞谷胱甘肽还原酶(EGR)的活性系数测定 EGR 是一个以FDA 为辅基的黄素蛋白,维生素B2 缺乏时活性下降,如在体外把FDA 加入含EGR 的红细胞溶血液中,可使活性回升。回升后活性与原有活性的比值即为EGR 的活性系数AC。AC 值>1.20 者为缺乏。

其他辅助检查:

1.可做局部皮肤细胞学检查。

2.必要时做皮肤组织活检。

12 治疗方案

维生素B2(核黄素)制剂是治疗该病的有效药物,成人口服5mg/次,3 次/d,一般坚持服用至症状完全消失。经治疗后,阴囊瘙痒等自觉症状3 天内便可减轻或消失,阴囊炎在1~2 周内大多数可痊愈。口腔症状所需时间较长,一般需2~4 周,如与烟酸或复合维生素B 合用则效果更好。个别不能口服用药的病例,可改肌内注射,5~10mg/d。阴囊炎局部治疗亦很重要。局部干燥者,可涂抹保护性软膏;有渗液、流黄水者,可用1%硼酸液湿敷。对久治不愈的阴囊炎应考虑是否合并真菌感染。

13 并发症

Neela 等报道一组自然流产发生率高的贫困妇女,其84%有维生素B2缺乏,15%患有贫血及24.5%有叶酸缺乏。虽然引起自然流产的原因是多方面,但营养是其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妇女自然流产是否是维生素B2缺乏症的临床表现之一,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14 预后及预防

预后:诊断准确、治疗及时,预后好。

预防:平时注意选择含维生素B2丰富的食物,使膳食的摄入量达到参考摄入的标准。进行营养科普知识教育,纠正偏食习惯是有效的预防措施。对易缺乏的特殊人群应给予强化食品进行预防。

15 流行病学

维生素B2缺乏症(vitamine B2deficiency)是一种较常见的营养缺乏病,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人群中患病率极高。据报道,墨西哥居民膳食维生素B2 摄取量仅为RDA 的35%~64%,这种膳食摄取量不足2/3 RDA 的人群,极易发生维生素B2 缺乏病的流行。据最近法国对26 所敬老院老人营养状况的研究表明,有46%的敬老院老人患有经生化检查确定的维生素B2 缺乏病。可见,维生素B2 缺乏症的发病率不仅与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居民食物供给等有关;而且与生活环境也有关,特别是那些生活上需要照顾的老年人和儿童。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