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干预

目录

1 拼音

wēi jī gàn yù

2 概述

危机是个体面临严重、紧迫的处境时产生的伴随着强烈痛苦体验的应激反应状态。危机干预是对处于困境或遭受挫折的人予以关怀和短程帮助的一种治疗方式。

3 适应证

危机干预适用于下述情况:当事人新近处于有特定原因的紧急情况之下,伴有严重的焦虑、恐慌、悲哀、抑郁反应,心理功能失衡或受抑制。常用于个人和群体性灾难的受害者、重大事件目击者,尤其是自杀患者和自杀企图者。

4 禁忌证

精神病性障碍的兴奋躁动、激越,较显著的意识障碍。

5 准备

制定治疗计划、目标。

6 方法

6.1 1.危机干预的一般目标

(1)疏泄被压抑的情感。

(2)帮助认识和理解危机发展的过程及与诱因的关系。

(3)教会问题解决技巧和应对方式。

(4)帮助患者建立新的社交网络,鼓励人际交往。

(5)强化患者新习得的应对技巧及问题解决技术,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现实和注意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

6.2 2.危机干预的步骤

(1)第一阶段——评估问题或危机:初期,全面了解和评价危机的诱因或事件、寻求心理帮助的动机,建立起良好的治疗关系,取得对方的信任。尤其须评价自杀或自伤的危险性,如有严重的自杀倾向时,可考虑转至精神科门诊、急诊,必要时住院治疗。

(2)第二阶段——制定治疗性干预计划:针对即刻的具体问题,考虑社会文化背景、家庭环境等因素,制定适合当事者功能水平和心理需要的干预计划。

(3)第三阶段——治疗性干预:按干预计划实施,因人制宜地采用下述心理治疗技术,对有自杀危险的当事者首要任务为避免自杀的实施。

(4)第四阶段——危机的解决和随访:4~6周后多数危机当事人会渡过危机,情绪症状得以缓和,此时应及时中断干预性治疗,以减少依赖性。在结束阶段,应该注意强化新习得的应对技巧,鼓励当事者在今后面临或遭遇类似应激或挫折时,应用解决问题的方式和原理来自己处理危机,自己调整心理失衡状态,提高自我的心理适应和承受能力。

6.3 3.特殊心理治疗技术

根据患者情况和治疗师特长,采用相应的治疗技术,包括综合性地运用关系技术、短程心理动力性治疗、认知治疗、行为治疗、家庭治疗、催眠、放松训练;对有严重症状,心理反应强烈者,应配合使用抗焦虑、抗抑郁甚至抗精神病药物,建议休养,等等。主要分为3类技术。

(1)沟通和建立良好关系的技术。

(2)支持技术:主要是给予精神支持,而不是支持当事者的错误观点或行为。可以应用暗示、保证、疏泄、环境改变、镇静药物等方法。如果有必要,可考虑短期的住院治疗。

(3)解决问题技术:①解释危机的发展过程,使当事者理解目前的境遇、理解他人的情感,树立自信,循序渐进地引导设计有建设性的问题解决方案,用以替代目前破坏性的、“钻牛角尖”式的信念与行为;②注意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培养兴趣、鼓励积极参与有关的社交活动,多与家人、亲友、同事接触和联系,减少孤独和隔离。

7 注意事项

在治疗初期注意保持较高的干预力度与频度,以保证干预效果逐步巩固。特别要防范已实施过自杀行为的人再次自杀;非精神科医师在处理自杀行为的躯体后果(如中毒、外伤、窒息)等情况后应酌情提供力所能及的心理性帮助,或申请精神科会诊。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