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限维管束
拼音:yǒuxiànwéiguǎnshù英文:有限维管束是蕨类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维管束中,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没有形成层,不能增生长大,这种维管束称为有限维管束或闭锁性维管束。
-
维管束鞘
拼音:wéiguǎnshùqiào英文:vascularbundlesheath,bundlesheath维管束鞘是指部分或全部包围在维管束周围的单层至多层细胞构成的机械组织。在草本植物,特别是单子叶植物茎很发达。被子植物的叶,叶脉维管束发达[栎树(Quercusspp.)、苹果(Maluspumi
-
无限维管束
拼音:wúxiànwéiguǎnshù英文:维管束在韧皮部与水质部之间,形成层存在,能继续不断增生长大,这种维管束称为无限维管束或开放性维管束。
-
同心维管束
拼音:tóngxīnwéiguǎnshù英文:concentricvascularbundle木质部和韧皮部的任何一方把另一方包围起来,这种类型的维管束称为同心维管束。有木质部把韧皮部包围的周木维管束(amphivasalbundle)及韧皮部把木质部围住的周韧维管束(amphicribralbu
-
髓维管束
拼音:suǐwéiguǎnshù英文:髓维管束是指位于双子叶植物茎或根状茎的髓中的维管束。
-
次生维管束
拼音:cìshēngwéiguǎnshù英文:secondaryvascularbundle次生维管束指形成层内外新形成的维管束。向内形成的组织叫次生木质部,向外形成的组织为次生韧皮部。因为是形成层细胞切向分裂所形成,所以形成呈辐射方向有规则的排列(尤其是裸子植物更明显),但是在双子叶植物中由于导
-
维管束植物
拼音:wéiguǎnshùzhíwù英文:vascularplants维管(束)植物是绿色植物的一个亚门,也有把它单独地作为维管(束)植物门(Tracheophyta)的。是体内具有维管束的植物的总称。通常认为只有由绿藻类发展而来的类群才有维管束,这种归类方法,进行系统分类困难较少,所以多把蕨类植
-
辐射维管束
拼音:fúshèwéiguǎnshù英文:韧皮部和木质部相互间隔成辐射状排列,并形成一圈,总称为辐射线管束。
-
红景天
橙红色或紫红色,有时具裂隙。气芳香,味微苦涩、后甜。鉴别:(1)本品根横切面:木栓层5~8列细胞,栓内层细胞椭圆形、类圆形。中柱占极大部分,有多数维管束排列成2~4轮环,外轮维管束较大,为外韧型;内侧2~3轮维管束渐小,为周木型。根茎横切面:老根茎有2~3条木栓层带,嫩根茎无木栓层带。木栓层为数列
-
边缘分枝
拼音:biānyuánfēnzhī英文:marginalbranching边缘分枝是分枝法之一。指蕨类从叶柄生成羽片时,羽片的维管束从叶柄内的U字形维管束末端分枝的方式(边缘羽片迹marginalpinnatrace)(E.O.Bower,1923)。一般是从U字形维管束末端下面(背轴面)分枝,但
-
石斛
维性。味淡或微苦,嚼之有黏性。鉴别:(1)本品横切面:金钗石斛表皮细胞1列,扁平,外被鲜黄色角质层。基本组织细胞大小较悬殊,有壁孔,散在多数外韧型维管束,排成7~8圈。维管束外侧纤维束新月形或半圆形,其外侧薄壁细胞有的含类圆形硅质块,木质部有1~3个导管直经较大。含草酸钙针晶细胞多见于维管束旁。鼓
-
转输组织
拼音:zhuǎnshūzǔzhī英文:transfusiontissue转输组织(transfusiontissue)为围绕在针叶树针叶的维管束周围的特殊组织,是在皮层和维管束之间进行分化的。生活的薄壁细胞和壁木化,与纹孔的管胞交错,结果管胞呈网眼状存在。也认为是围绕维管束的薄壁组织的变态而形成的
-
石菖蒲
色油细胞。气芳香,味苦、微辛。鉴别:(1)本品横切面:表皮细胞外壁增厚,棕色,有的含红棕色物。皮层宽广,散有纤维柬和叶迹维管束;叶迹维管柬外韧型,维管束鞘纤维成环,木化;内皮层明显。中柱维管束周木型及外韧型,维管束鞘纤维较步。纤维束和维管束鞘纤维周围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薄壁组织中散有类圆
-
创伤导管细胞
拼音:chuàngshāngdǎoguǎnxìbāo英文:woundvesselmember高等植物的维管束因创伤而被切断时,其围绕维管束的薄壁细胞可分化形成导管细胞,此称为创伤导管细胞。这种细胞常常在细胞壁上有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沉积,出现环状、螺旋状或网眼状的次生壁的增厚,并常可连接起来形成导管,
-
外韧型
拼音:wàirènxíng英文:ectophloictype外韧型是外木型的对应词,在木质部外面分化成韧皮部的维管束或中柱的型式。可在同心维管束,并立维管束以及原生中柱中见到。但在同心维管束的中央有髓的情况下,还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一是围绕髓与木质部相连接的类型(木贼的节);另是髓的外面有韧皮部的
-
牛膝
。表面灰黄色或淡棕色,有微扭曲的细纵皱纹、排列稀疏的侧根痕和横长皮孔样的突起。质硬脆,易折断,受潮后变软,断面平坦,淡棕色,略呈角质样丽油润,中心维管束木质部较大,黄白色,其外周散有多数黄白色点状维管束,断续排列成2~4轮。气微,味微甜而稍苦涩。鉴别:(1)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扁平细胞,切向延
-
大麻叶佩兰
少。叶横切面:异型叶。上、下表皮外侧用质层纹理略呈齿状,非腺毛及腺毛很多。栅状细胞2列,长圆柱形,第2列细胞排列疏松。较短,栅状细胞不过主脉。主脉维管束6个略排成半圆形,维管束间有分泌腔散在。主脉上下表皮内侧有2-3层厚角细胞。茎横切面:略呈扁六角形。表皮细胞较小,方形或长方形,表皮外有许多非腺毛
-
C4植物
酸)固定后首先形成含四个碳原子的有机酸(草酰乙酸),所以称为C4植物。C4植物叶片的结构特点是:围绕着维管束的是呈“花环型”的两圈细胞,里面一圈是维管束鞘细胞,细胞较大,里面的叶绿体不含基粒。外圈的叶肉细胞相对小一些,细胞中含有具有基粒的叶绿体。通过C4途径固定CO2的过程是在叶肉细胞中进行的。C4
-
苏铁蕨
基及须根和少量褐色鳞片,或叶柄残基全被削除;质坚硬。横切面圆形,灰棕色至红棕色,密布黑色小点;边缘呈不规则圆齿形,外皮黑褐色;皮内散布多数黄色点状维管束,中柱维管束10余个,多呈“U”、“V”字形或短线形,排成一圆圈,形成花纹。叶柄基部横切面近圆形,直径5-8mm,密布小黑点,维管束6-10个,环
-
子房
围卷状态愈合的囊状器官。一般心皮的边缘进一步卷入成为胎座,着生有相当于大孢子囊的胚珠,在内表皮上也能形成胚珠。子房壁由角质化的表皮和许多薄壁细胞及维管束等构成。每一枚心皮的背侧有主脉,由此分出叶脉状细脉。相当于卷入的两叶缘的部分也分化有单条维管束。豆科子房是由一个心皮构成的单心皮子房(monoca
-
肉苁蓉
15cm,直径2~8cm。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密被覆瓦状排列的肉质鳞片,通常鳞片先端已断。体重,质硬,微有柔性,不易折断。断面棕褐色,有淡棕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波状环纹。气微,味甜、微苦。性味归经:甘、咸,温。入肾、大肠经。功能主治:功在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主治阳痿,早泄,遗精,不孕,遗尿,
-
绿绒蒿
数十个成群,断续呈放射排列,射线部位常有径向裂隙,薄壁细胞不整齐,多呈径向延长。茎表皮1列细胞,外壁增厚呈乳突状,少数表皮细胞内含棕色物。皮层窄。维管束外韧型数十个,排列成不整齐的环,有少数韧皮束夹于其间,无束间形成层,韧皮部宽大,木质部导管成群,木化。髓部宽广。叶上下表皮均有多数具刺的多细胞非腺
-
岩陀
硬,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或粉红色,有纤维状突起及多数白色亮晶小点。气微,味苦、涩,微甘。显微鉴别根茎横切面:木栓层细胞15-25列。皮层中偶有根迹维管束。维管束外韧型,大小不一,断续环列,有的韧皮部外侧有纤维束,木质部内侧的导管中常含黄棕色物质,束内形成层明显。射线宽窄不一。髓部宽大,髓周有维管束
-
青天葵
鉴别叶横切面:上、下表皮细胞各1列,长方形或方形,上表皮细胞较小。气孔在下表皮较多见。叶肉组织未分化,均为类圆形或类多角形的薄壁细胞,内含叶绿体。维管束为外韧型。两粗脉维管束间有1-2细脉维客束,在叶中部的较粗脉维管束小。叶肉组织中散有粘液细胞,含针晶束。在粗脉突起处亦有针晶束分布。叶表面观:上、
-
绵马贯众
列整齐的叶柄残基及鳞片,并有弯曲的须根。叶柄残基呈扁圆形,长3~5cm,直径0.5~1.0cm;表面有纵棱线,质硬而脆,断面略平坦,棕色,有黄白色维管束5~13个,环列;每个叶柄残基的外侧常有3条须根,鳞片条状披针形,全缘,常脱落。质坚硬,断面略平坦,深绿色至棕色,有黄白色维管束5~13个,环列,
-
单面性
)横切面圆形,大红鸢尾(Irissanguinea)横切面扁平形]。如果仅出现于叶柄,则为单面叶柄[八角金盘(Fatsiajaponi-ca)]。维管束在内部面向木质部,但在基部通常呈鞘状而有背腹性,单子叶类和伞形科(Umbelliferae)等常出现多条维管束与此相反,仅维管束保持背腹性的叶,则
-
睡莲目
拼音:shuìliánmù英文:睡莲目仅1科。由于茎维管束散生、无维管束形成层、根系由不定根组成、不含芳香油等特征而被置于古草本群中,是最原始的被子植物之一。
-
假耧斗菜
,具网状脉。体轻,气微,味淡、微涩。鉴别: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细胞径向排列,外被厚的角质层;气孔器陷入表皮之下。皮层3~4列,细胞多切向排列。维管束鞘由小型厚壁细胞组成,胞壁木化。7~8个外韧维管束排成1环;韧皮部窄,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导管多边形,密集排列;束间薄壁组织细胞自外至里渐增大,胞壁
-
蜘蛛香
-7cm,直径0.5-2cm;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有紧密的环节及突起的上噗状根痕,有的顶端膨大,具茎叶残基,质坚不易折断,断面较平整,灰棕色,可见维管束断续排列成环。根多数,细稍弯曲。气特异,味微苦辛。以粗壮、坚实、香气浓者为佳。显微鉴别根茎横切面:表皮及下表皮细胞类长方形,木栓化;外侧壁稍增厚。
-
竹节参
~2.5cm。表面黄色或黄褐色,粗糙,有致密的纵皱纹及根痕。节明显,节间长0.8~2cm,每节有1凹陷的茎痕。质硬,断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黄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环。气微,味苦、后微甜。鉴别:(1)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2~10列细胞。皮层稍宽,有少数分泌道。维管束外韧型,环状排列,形成层成环。韧皮部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