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孢子虫

目录

1 拼音

wēi bāo zǐ chóng

2 英文参考

microsporidian

3 注解

微孢子虫(microsporidia)为原始真核生物,属于微孢子虫门、微孢子虫纲,有1000多种,广泛寄生于节肢动物、鸟类、哺乳动物和人类。它们主要归属于匹里虫属(Genus Pleistophora)、脑炎微孢子虫属(Genus Encephalitophora)、肠上皮细胞微孢子虫属(Genus Enterocytozoon)和微粒子虫属(Genus Nosema)。可引起人类微孢子虫病(microspordiosis)。近年来发现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常并发感染微孢子虫,也是引起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腹泻的重要病原体。

4 微孢子虫的形态与生活史

孢子是微孢子虫生活史中唯一可在宿主细胞外生存的发育阶段,即本虫的感染期。成熟的孢子呈圆形或椭圆形,长约2~3mm,宽约1.5~5.0mm, 但不同属微孢子虫的孢子大小各异。孢子在光镜下有折光,呈绿色。孢子内含有极管(polar tube),亦称极丝(polar filament)。极管呈螺旋状从孢子前端的固定盘 (anchoring disc)连至虫体末端,并缠绕胞核(图11-15),后端有一空泡。极管的螺旋数依不同属的微孢子虫而异。

一般认为本虫生活史包括裂体增殖和孢子生殖两种方式。成熟孢子被宿主吞食后,孢子内的极管伸出,刺入宿主细胞膜,然后将感染性的孢子质注入宿主细胞而使其受染。孢子质在宿主细胞核附近的空泡内形成分裂体,分裂体以二分裂或多分裂方式增殖,再扩散到其它细胞或经血循环播散到肝、肾、脑、肌肉等组织器官,最终转化形成母孢子进入孢子增殖阶段。在此阶段母孢子在同一细胞内发育并分裂成孢子母细胞,最终形成孢子,孢子可以释放到外界环境中(图11-16)。 孢子为感染期虫体,对外界环境具有较强抵抗力。

5 微孢子虫的致病

不同种的微孢子虫对人体的致病力不同,感染后是否出现临床症状与宿主的免疫状态相关。微孢子虫感染引起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无特异性,例如感染脑炎微孢子虫属的虫种后,患者出现头痛、喷射性呕吐,并可致眼部及肝、肾病变,发病者以艾滋病者人多见;微粒子微孢子虫种的虫体,寄生在内脏组织,主要累及肝脏、肾脏、眼等器官,可表现肝炎、肾炎、尿道炎、角膜炎等临床症状;肠上皮细胞微孢子虫种的虫体主要累及小肠,主要症状是慢性腹泻、水样便,伴恶心、腹痛等,但无脓血便,亦可累及胆囊、角膜等部位引起病变。

免疫功能正常的宿主往往出现慢性或持续性感染或仅有少量的体征和症状,而免疫受累的宿主可致严重疾病甚至死亡。

6 微孢子虫的实验诊断

可用粪便直接涂片法或姬氏染色法检查尿液、十二指肠液、胆汁等体液。其它诸如改良三色(Chromotorop)染色法,由于染色粪便中的细菌和残渣染成绿色,而孢子呈红色,故可提高检出率;组织电镜检查仍是十分有效的方法,但其敏感性稍低;血清抗体检测法如ELISA和IFA亦已开始应用;此外,细胞培养技术,分子生物学方法等也可试用。

7 微孢子虫的流行与防治

微孢子虫病为人兽共患病,呈世界性分布。人类感染来源尚未完全明了,可能是人—人传播或动物—人传播。

随着艾滋病患者的出现,微孢子虫病在人类中的感染日趋升高。HIV感染或艾滋病患者中微孢子虫的发病率为7%~50%不等,我国的发病率也有增加,故微孢子虫病作为一重要的机会致病原虫病应得到更多的重视。目前,在有关该病的传染源及传播模式尚未完全明了的情况下,注意个人卫生应该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对此病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虽然一些药物,包括甲硝唑、依曲康唑、阿苯达唑等均可用于治疗,但仅阿苯达唑在部分病例奏效,且治疗后仍存在复发现象。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