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曲菌肠炎

目录

1 拼音

wān qǔ jun1 cháng yán

2 英文参考

campylobacter enteritis

3 注解

4 疾病别名

弯曲菌感染,弯曲杆菌感染,campylobacter infection

5 疾病代码

ICD:A04.5

6 疾病分类

感染科

7 疾病概述

弯曲菌肠炎可引起人类疾病的弯曲菌(Campylobacter)有空肠弯曲菌(C.jejuni)、结肠弯曲菌(C.coli)、海鸥弯曲菌(C.laridis)、胎儿弯曲菌(C.fetus)的胎儿亚种及痰液弯曲菌(C.sputorum)的黏膜亚种等。常见者为空肠弯曲菌肠炎,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腹痛、腹泻、黏液便或脓血便等。某些菌株可以引起全身病变,如败血症、脑膜炎、化脓性关节炎、肺炎、脓胸、腹膜炎、心包炎和血栓性静脉炎等。

8 疾病描述

常见者为空肠弯曲菌肠炎,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腹痛、腹泻、黏液便或脓血便等。某些菌株可以引起全身病变,如败血症、脑膜炎、化脓性关节炎、肺炎、脓胸、腹膜炎、心包炎和血栓性静脉炎等。

9 症状体征

潜伏期2~11 天,一般3~4 天。典型病人有发热、腹痛、腹泻和黏液脓血便。发热常首先出现,可高达40℃,伴全身乏力、头痛、眩晕、肌肉酸痛,有时有寒战和谵妄。发热12~24h 后开始水样腹泻,量多,每天多者可达20 余次,1~2 天后部分患者出现痢疾样粪便,有血液及黏液,伴里急后重。2/3以上病人有腹痛,以痉挛性疼痛为主。腹痛部位常在脐周及下腹,少数在右下腹,类似急性阑尾炎。近半数病人有恶心、呕吐。病程多数一周内自行缓解,但少数病人可持续数周,有时腹泻可反复发作。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轻到中度增多。少数患者在肠炎后发生无菌性关节炎,亦可发生弯曲菌性胆囊炎。胎儿弯曲菌胎儿亚种感染大多为肠道外感染,如败血症。海鸥弯曲菌偶可引起人类败血症。

10 疾病病因

可引起人类疾病的弯曲菌(Campylobacter)有空肠弯曲菌(C.jejuni)、结肠弯曲菌(C.coli)、海鸥弯曲菌(C.laridis)、胎儿弯曲菌(C.fetus)的胎儿亚种及痰液弯曲菌(C.sputorum)的黏膜亚种等。本菌为革兰阴性,螺旋形或S 形,不形成芽孢,菌体一端或两端有单鞭毛,运动活泼。此菌微需氧。有侵袭力,含内毒素,也分泌外毒素如肠毒素。空肠弯曲菌在体外存活力较强,在4℃牛奶中可存活160 天,在室温内可存活2 个月以上。但对一般消毒剂敏感,58℃ 5 分钟即可杀死。

11 病理生理

弯曲菌经口感染后,在小肠上部的胆汁和微氧环境中增生,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在肠道的致病主要取决于该菌的直接侵袭力。鸡胚细胞侵袭试验和雏鸡接种试验均证明该菌有侵袭力;同样,感染患者的肠道血性腹泻及肠黏膜的病理变化、菌血症等也提示其有侵袭黏膜上皮细胞的作用。过去曾大量研究细菌的鞭毛,并认为是致肠道病变的关键毒力因子,但有作者有不同意见。目前较为明确的是,可溶性蛋白PEB1 和趋化蛋白(chemotactic protein)在该菌的黏附和定植中发挥作用。研究发现,PEB1 直接参与了细菌对Hela 细胞的黏附和侵袭过程,PEB1 存在于细菌表面,由peb1 A 基因编码,在动物模型中,peb1 的A 位点加强了该菌对肠上皮细胞的黏附和侵袭,并促进了,而灭活peb1 A位点则能显着地削弱其黏附力;CHEY 起主要作用的该菌的趋化性对于其在肠道的定植也极为重要。因此,认为是该菌致肠道病变的主要因素。此外,有些菌株还能产生肠毒素,类似霍乱肠毒素,能引起患者稀水样腹泻;细菌破裂后释放大量内毒素,可引起发热等全身症状。

病理变化主要在空肠、回肠和结肠。肠黏膜呈弥漫性出血、水肿、渗出性病变;镜检下小肠绒毛变性、萎缩,黏膜固有层大量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浸润。有时可见溃疡及陷窝脓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并伴有炎症反应。

12 诊断检查

诊断: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如与感染动物或病人有接触史,或有进食可疑食物史及临床表现,可拟诊本病,确诊有赖病原学检查。血清学亦有助于诊断。

1.直接涂片检查

(1)悬滴检查:取新鲜粪便置于载玻片上,加生理盐水少许混匀后,覆盖玻片制成悬滴标本,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呈特征性突进运动的螺旋形细菌。

(2)染色检查:采取急性腹泻病人粪便,作涂片后,进行革兰染色,镜检可见弯曲菌呈S 形、螺旋形,革兰染色阴性菌。

2.细菌培养 一般采用Campy-BAP 培养基,在95%氮和5%二氧化碳培养箱内,42℃培养48h。

3.血清学检查 可采用试管凝集法、间接荧光法、ELISA 或被动血凝法测定弯曲菌特异抗体。

实验室检查:

1.直接涂片检查

(1)悬滴检查:取新鲜粪便置于载玻片上,加生理盐水少许混匀后,覆盖玻片制成悬滴标本,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呈特征性突进运动的螺旋形细菌。

(2)染色检查:采取急性腹泻病人粪便,作涂片后,进行革兰染色,镜检可见弯曲菌呈S 形、螺旋形,革兰染色阴性菌。

2.细菌培养 一般采用Campy-BAP 培养基,在95%氮和5%二氧化碳培养箱内,42℃培养48h。

3.血清学检查 可采用试管凝集法、间接荧光法、ELISA 或被动血凝法测定弯曲菌特异抗体。

13 鉴别诊断

胃肠型需与其他病原引起的腹泻相鉴别,败血型与伤寒引起发热相鉴别。

14 治疗方案

弯曲菌肠炎的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与其他感染性肠炎相同。病原治疗,一般病例可不用抗菌药物。严重病例可采用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红霉素等。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等氟喹诺酮类药物亦有效,但较易产生耐药性。疗程一般5~7 天。

15 并发症

并发无菌性关节炎、胆囊炎等。

16 预后及预防

预后:一般预后良好,但有严重慢性疾病发生肠道外病变者预后严重。

预防:本病的预防措施与其他肠道感染病相同,主要为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以切断传播途径。对病人实行消化道隔离。加强对已感染本菌的家禽、家畜的管理及治疗。食物及饮水均应煮沸消毒。

17 流行病学

家禽和家畜等动物普遍带菌,弯曲菌感染病人也可作为感染源。主要经粪-口传播,在发达国家主要通过肉制品如肉、禽类和牛奶而感染。在发展中国家主要是通过污染的手或动物及病人粪便污染食物或水而传播。人类对本病普遍易感。病后可获一定的免疫力。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秋季较多见。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