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 概述
托里消毒散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七首。
3 《外科正宗》卷一方之托里消毒散
3.1 托里消毒散的别名
托里消毒饮
3.2 组成
人参、川芎、白芍药、黄芪、白术、茯苓、当归、金银花各一钱,白芷、甘草、桔梗、皂角刺各五分[1]。
人参1钱,川芎1钱,白芍1钱,黄耆1钱,当归1钱,白术1钱,茯苓1钱,金银花1钱,白芷5分,甘草5分,皂角针5分,桔梗5分。
3.3 功效主治
《外科正宗》卷一方之托里消毒散主治痈疽已成,不得内消[1]。
功在消肿溃脓,去腐生肌。主治痈疽已成,不得内消者。
3.4 托里消毒散的用法用量
水2钟,煎至8分,食远服。
3.5 运用
若脾弱者,去白芷,倍人参[1]。
3.6 用药禁忌
不可用内消泄气、寒凉等药,致伤脾胃为要。
3.7 附注
托里消毒饮(《喉科紫珍集》卷上)、托里消毒汤(《疡科心得集·补遗》)。
4 《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方之托里消毒散
4.1 处方
人参 黄耆(盐水拌炒)当归 川芎 芍药(炒)白术 茯苓各3克 金银花 白芷各2.1克 甘草1.5克
4.2 功能主治
《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方之托里消毒散主治疮疽元气虚弱,或行攻伐,不能溃散。现用于脓耳、凝脂翳等五官科疾病,证属气血不足者。
4.3 托里消毒散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4.4 摘录
《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
5 《陈氏小儿痘疹方论》方之托里消毒散
5.1 托里消毒散的别名
5.2 组成
人参1钱,黄耆(炒)1钱,当归(酒洗)1钱,川芎1钱,芍药(炒)1钱,白术(炒)1钱,陈皮1钱,茯苓1钱,金银花7分,连翘7分,白芷7分,甘草5分。
5.3 功效主治
《陈氏小儿痘疹方论》方之托里消毒散功在消肿,溃脓,生肌。主治痘疹、痈疽、疮疡、时毒、大头瘟之气血虚弱者。
5.4 托里消毒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3-5钱,水煎服。
5.5 各家论述
《删补名医方论》:参、耆、术、苓、草以益气分;归、芎、芍以滋血分;银花、白芷、连翘以解毒。
5.6 附注
消毒托里散(《医学六要》卷四)、托里消毒饮(《东医宝鉴·杂病篇》卷七)。
6 《张氏医通》卷十六方之托里消毒散
6.1 组成
保元汤加当归、芍药、茯苓、白术、忍冬、白芷、连翘。
6.2 功能主治
《张氏医通》卷十六方之托里消毒散主治痈疽,痘疹,毒盛不能起发。
7 《古今医鉴》卷十五方之托里消毒散
7.1 托里消毒散的别名
托里消毒饮
7.2 组成
黄耆(盐水炒)2钱,花粉2钱,防风1钱,当归(酒洗)1钱,川芎1钱,白芷1钱,桔梗(炒)1钱,厚朴(姜制)1钱,穿山甲(炒)1钱,皂角刺(炒)1钱,金银花3钱,陈皮3钱。
7.3 功效主治
《古今医鉴》卷十五方之托里消毒散功在壮气血,固脾胃,消肿溃脓生肌。主治一切痈疽,6-7日未消者;大头瘟。
7.4 托里消毒散的用法用量
用水、酒各1钟,煎至7分,疮在上,食后服;在下,空心服。2帖后,只用水煎。
7.5 附注
托里消毒饮(《万病回春》卷八)。
8 《同寿录》卷三方之托里消毒散
8.1 组成
黄耆(蜜炙)1钱,白术(土炒)7分,白茯苓5分,陈皮4分,防风4分,连翘4分,白芍5分,当归5分,桔梗7分,荆芥3分,牛蒡子3分,炙甘草3分。
8.2 功能主治
《同寿录》卷三方之托里消毒散主治痘11-12日,半收半敛之际。
8.3 托里消毒散的用法用量
水煎。不拘时候服。
8.4 运用
如痘正盛时,偶然陷伏而不结痂,此中气虚而脾寒,加人参4分;如内热烦躁,热气熏蒸不结痂,当以水磨犀角汁解之。
9 《伤寒全生集》卷四方之托里消毒散
9.1 组成
黄耆、白芷、连翘、羌活、川芎、当归尾、赤芍药、防风、桔梗、柴胡、皂角、金银花、甘草。
9.2 功能主治
《伤寒全生集》卷四方之托里消毒散主治伤寒发颐,有脓不消,已破或未破。
9.3 托里消毒散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10 参考资料
古籍中的托里消毒散
- 《保婴撮要》:[卷十三]胁痈
活命饮。其热既杀而肿不消者,则必成脓也,乃用托里消毒散。其脓既成,以代针膏决之,仍用托里散,自愈。...
- 《保婴撮要》:[卷十三]臂痈
结也,用仙方活命饮。肿痛不消者,欲作脓也,用托里消毒散。脓熟不出者,气血虚也,用托里消毒散。脓出反...
- 《保婴撮要》:[卷十二]天蛇毒
以入之也。其初患肿痛者,先用仙方活命饮,次用托里消毒散。元气下陷,重坠作痛,久而不溃者,用补中益气...
- 《景岳全书》:[卷之四十七贤集·外科钤(下)外科钤(下)]发背(四十二)
常,此形气病气俱有余也,先用仙方活命饮,后用托里消毒散解之。漫肿微痛,或色不赤,饮食少思,此形气病...
- 《续名医类案》:[卷三十四(外科)]时毒
不消,体倦恶寒,食少口干。用益气汤加桔梗,及托里消毒散而愈。秋官陈同野患时毒,元气素弱,脉微细而伏...
- 更多古籍中的托里消毒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