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黄芩

目录

1 拼音

tǔ huáng qín

2 《中医大辞典》·土黄芩

土黄芩为中药名,出自《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滇南本草》记载的虎掌草之别名[1]

2.1 别名

见风青、狗脚迹、土黄芩、五朵云[2]

2.2 来源及产地

毛茛科植物草玉梅Anemone rivularis Buch.-Ham.的根或全草。分布西南及广西、甘肃等地[2]

2.3 性味

苦、辛,温,有小毒[2]

2.4 功能主治

清解热毒,活血舒筋,消肿,止痛[2]

1.治慢性肝炎,肝硬化,咳嗽,风湿痹痛,胃痛,痢疾。内服:煎汤,6~9g;或浸酒[2]

2.治疟疾,鲜根一两捣汁,加米泔水适量于疟发前二小时服;或单独捣敷寸口[2]

3.治咽喉肿痛,扁桃体炎,口腔炎,煎水含漱;腮腺炎,痈疖肿毒,瘰疬结核,流痰,横痃,捣敷患部[2]

2.5 化学成分

根含皂苷,其中分离得虎掌草皂苷甲及虎掌草皂苷乙;两者的皂苷元均为齐墩果酸。还含草玉梅皂苷、白桦脂酸[2]

2.6 药理作用

本品可抑菌。小鼠灌服粗提取物(具有内酯反应)有明显止咳作用,灌服虎掌草皂苷,有祛痰作用[2]

3 《中华本草》·土黄芩

3.1 拼音名

Tǔ Huánɡ Qín

3.2 来源

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偏花黄芩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utellaria tayloriana Dunn.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3.3 原形态

偏花黄芩,多年生草本。茎直立或上升,有时具匍匐根茎,连花序高8-30cm,粗1.2-2.5mm,圆棱形,被白色具节长柔毛,基部多少木质化。叶通常仅有3-4对,初时如莲座状排列,以后由于节间伸长呈交互对生,中部叶最大;叶柄长1-5cm,中部者最长,扁平,密被白色具节长柔毛;叶片坚纸质,椭圆形或宽卵状椭圆形,长4.5-5.5cm,宽3.8-4.5cm,下部叶及近花序叶变小,行端圆形或钝,基部心形或圆形,边缘具浅波状圆齿,上面绿色,下面较淡,具橙色腺点,两面均被白色具节糙伏毛,尤以下面沿脉上为甚,侧脉约4对,上面不显着,下面突出,在叶缘内方网结。花对生,于茎顶上排列成背腹面的总状花序,长7-15cm,花葶状,花序轴被具节长柔毛,花序柄长1-4.5cm;花梗长约2mm,有具节长柔毛;苞片小,卵圆形,向花序顶端渐窄,长约2.5mm,密被短柔毛;花冠淡紫至虐蓝色,长1.8-2.5cm,基部成曲膝状,向上渐宽,喉部宽达6mm,外面疏微柔毛,内面仅下唇及冠筒中部后方被微柔毛,余部无毛,冠檐二唇形,上唇盔状,先端微凹,下唇中裂片半圆形,两侧裂片卵圆形;雄蕊4,二强;花丝细长,扁平,中部以下被纤毛;花盘肥大厚,倾斜,前方隆起斜上;子房柄较长可不甚明显,花柱细长,无毛,子房光滑。花期3-5月。

3.4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林下、灌丛中或旷野。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

3.5 性味

味苦;性寒

3.6 归经

肺;大肠经

3.7 功能主治

清肺止咳;燥湿止痢。主肺热咳嗽;咯血湿热;泄泻痢疾

3.8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3.9 摘录

《中华本草》

4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7.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26.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