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常山

目录

1 拼音

tǔ cháng shān

2 英文参考

Hydrangea aspera Don[朗道汉英字典]

3 华山矾根的别名·土常山

土常山为中药名,出自《南宁市药物志》。为《南宁市药物志》记载的华山矾根之别名[1]

3.1 别名

土常山[2]

3.2 来源

山矾科植物华山矾Symplocos chinensis(Lour.) Druce的根[2]

3.3 性味

苦,凉,有小毒[2]

3.4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截疟,解毒[2]

1.治感冒发热,痢疾,肠炎,急性肾炎,疟疾,筋骨疼痛,热毒疮肿。煎服:6~12g[2]

2.治疥疮。煎服或煎水洗[2]

3.5 使用注意

服本品过量,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胸闷等症状[2]

4 常山的别名·土常山

土常山为中药常山的别名,见《中国药用植物志》。

常山为中药名,出自《神农本草经》。为虎耳草科植物常山Dichroa febrifuga Lour.的干燥根。常山呈圆柱形,常弯曲扭转,或有分枝,长9~15cm,直径0.5~2cm。表面棕黄色,具细纵纹,外皮易剥落,剥落处露出淡黄色木部。质坚硬,不易折断,折断时有粉尘飞扬;横切面黄白色,射线类白色,呈放射状。气微,味苦。酒常山呈深黄色,略有酒气[3]

常山味苦、辛,性寒,有毒,归肺、肝、心经,具有涌吐痰涎,截疟的功效,用于痰饮停聚,胸膈痞塞,疟疾。常山生用上行,有较强的涌吐痰饮作用,多用于胸膈痰饮积聚[3]。炒黄或酒炙后可减轻恶心呕吐的副作用,毒性降低,既可单用浸酒或酒煎服以治疟疾,也可配伍以祛痰截疟[3]

详见常山条。

5 腊莲绣球和伞形绣球的根·土常山

5.1 《全国中草药汇编》

5.1.1 拼音名

Tǔ Chánɡ Shān

5.1.2 别名

腊莲、羊耳朵树、甜茶[叶]

5.1.3 来源

为虎耳草科绣球属植物腊莲绣球Hydrangea strigosa Rehd.,以根入药。夏秋采集,晒干。

除上种外,同属下列两种植物的根亦作土常山入药:伞花绣球(伞花八仙、绣球八仙)Hydrangea umbellata Rehd.;圆锥绣球(水亚木)Hydrangea paniculata Sieb.。

5.1.4 性味

辛、酸,凉。有小毒。

5.1.5 功能主治

截疟退热,消积和中。用于疟疾,食积不化,胸腹胀满。

5.1.6 用法用量

2~3钱。

5.1.7 备注

1)广西所用的土常山为山矾科山矾属植物华山矾Symplocos chinensis (Lour.)Druce的根;

2)浙江东天目以虎耳草科山梅花属植物绢毛山梅花(建德山梅花)Philadelphus sericanthus Koehne的根为土常山。当地用治疟疾、挫伤、腰胁疼痛、胃痛等,用根皮8钱,同狗肉炖熟,调白糖分二次服。

5.1.8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5.2 《中华本草》·土常山

5.2.1 出处

出自《本草图经》

5.2.2 拼音名

Tǔ Chánɡ Shān

5.2.3 英文名

Root of Sstrigose Hydrangea

5.2.4 别名

大叶土常山、大叶老鼠竹、硬毛绣球、癞疠树、白常山、白花常山、鸡跨裤。

5.2.5 来源

药材基源:为虎耳草科植物腊莲绣球和伞形绣球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Hydrangea strigosa Rehd.2.Hydrangea angustipetala Hayata[H.umbellata Rehd.]

采收和储藏:立冬至次年立春间,采挖其根,除去茎叶、细根,洗净,鲜用,或擦去栓皮,切段,晒干。

5.2.6 原形态

1.腊莲绣球 灌木,高2-3m。小枝圆柱状,或稍呈四菱形,被白色平贴硬毛,老时灰褐色。单叶对生;叶柄长1-5cm;叶片披针形、椭圆状披针形或倒卵形,长20-30cm,宽2-8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圆形,边线具细锯齿,齿端有硬尖,上面绿色,下面灰色,两面均具平贴硬毛。聚伞花序项生,花梗密被平贴硬毛;花二型;外缘为不育花,萼片4,花瓣状,白色或紫色,阔卵圆形,先端有锯齿,径约2-4cm;中央为育性花,白色,萼筒与子房合生,被稀疏平贴硬毛,萼片三角形;花瓣5,长方卵形,镊合状排列,雄蕊10;雌蕊1,于房下位,花柱2,柱头头状。蒴果,半球形,先端截平,长约3mm,有棱脊。种子细小,两端有翅,黄褐色。花期5-8月,果期8-9月。

2.伞形绣球 本种与腊莲绣球的区别在于:小技、叶柄无开展的柔毛。叶片狭椭圆形或狭长圆形,长达15cm,两面均被毛。花序的一回分枝伞状排列,无花序轴。种子无翅。花果期6-9月。

5.2.7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900-1500m的山坡溪边及林缘。

2. 生于海拔500-1850m的山坡疏林内、溪边或林缘。

资源分布:1.分布于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2.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西等地。

5.2.8 性状

性状鉴别 (l)腊莲绣球 根圆柱形,常弯曲,有分枝,长约20cm,直径0.5-2cm。表面淡黄色或黄白色,外皮极薄,易脱落,脱落处露出黄色木部。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纤维性。气微,味辛、酸,有小毒。

(2)伞形绣球 根不规则圆柱形,长短不一,多分枝,长7-20cm,直径0.7-2.3cm。表面淡黄色或棕褐色,具细纵皱纹及支根痕,有时栓皮脱落而露出淡黄色木部。质坚硬,折断面黄白色,有菊花状纹理,粉性。气微,味微苦。

显微鉴别 (1)腊莲绣球根粉末特征:淡黄色。①螺纹导管民480μm,直径36-57.6μm。②油细胞多见,类球形,直径约9.6μm。③草酸钙针晶多成束,长19.2-52.8μm。④纤维众多,多成束,偶有散在,棕色,长约1200μm,直径19.2-62.4μm,壁较厚,胞腔明显。此外,可见薄壁细胞及棕色块。

(2)伞形绣球 根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切向延长的长方形木栓细胞。皮层菲薄,细胞类圆形,切向延长。韧皮部较薄,有草酸钙针晶束。木质部占根的4/5,导管大小不一,多为径向排列,射线宽3-4列细胞。

5.2.9 性味

辛;酸;凉

5.2.10 归经

脾经

5.2.11 功能主治

截疟;消食;清热解毒;祛痰散结。主瘿瘤;食积腹胀;咽喉肿痛;皮肤癣癞;疮疖肿毒;疟疾

5.2.12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擦;或煎水洗。

5.2.13 注意

胃寒者不宜。

5.2.14 各家论述

1.《浙江中药手册》:涤痰结,散肿毒,疗项瘿瘤,截疟。2.胸腹胀满,擦皮肤癣癞。

5.2.15 摘录

《中华本草》

6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7.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56.
  3. ^ [3] 龚千锋主编.中药炮制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73-174.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