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

目录

1 拼音

tóu zhēn xué míng guó jì biāo zhǔn huà fāng àn

2 英文参考

International standard scheme of the head points name

3 注解

头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是为适应国际间头针研究和学术交流需要所制定的头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头针疗法自1970年公布以来,很快得到推广应用,并且传播到国外。在头针应用过程中,经过不断改进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学术派别。为了更有利于头针疗法在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中国头皮针科研协作组结合古人透刺头部穴位治疗全身性疾病的经验,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扩大了原有头针的主治范围,调整了一些施术部位,制定出“头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1984年5月,在日本东京召开的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针灸穴名标准化会议上,通过了此项方案。标准化穴名由头穴名的英文字母数字编号,穴名汉字拼音和汉字三个要素组成,整个方案按经定穴,联穴划线,以线归经,使头针施术部位有了统一的规范。

头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指国际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为普及统一头针穴位,于1984年通过的方案。这个方案由中国针灸学会提出,它的主要理论依据是祖国医学的经络学说和头部原有腧穴的主治作用。这个方案规定头针分14个刺激区:[1]

(1)额中线:在额部正中,属督脉,自神庭穴向前,透过前发际,沿皮刺1寸,主治神志病和鼻病等。[1]

(2)额旁一线:在额中线外侧,直对目内眦,属足太阳膀胱经,自眉冲穴向前,透过前发际,沿皮刺1寸,主治胸部病症和鼻病等。[1]

(3)额旁二线:在额旁一线的外侧,直对瞳孔,属足少阳胆经,自头临泣穴向前,透过前发际,沿皮刺1寸,主治腹部病症和眼病等。[1]

(4)额旁三线:在额旁二线的外侧,自足阳明胃经头维穴之内侧0.5寸处,向前透过前发际,沿皮刺1寸,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阳萎、早泄、子宫脱垂和眼病等。[1]

(5)顶中线:当顶部正中,属督脉,自前顶穴向百会穴,沿皮刺1.5寸,主治腰、腿、足的瘫痪、麻木和疼痛等。[1]

(6)顶颞前斜线:从顶中线的前神聪穴,沿皮剌向颞部的悬厘穴,贯穿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手少阳三焦经,由上至下,分别主治下肢、上肢及头面部感觉异常。[1]

(7)顶颞后斜线:从顶中线的百会穴,沿皮刺向颞部的曲鬓穴,贯穿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手少阳三焦经,由上至下,分别主治下肢、上肢及面部的瘫痪。[1]

(8)顶旁一线:在顶中线旁开1.5寸处,属足太阳膀胱经,自通天穴沿皮向后针刺1.5寸,主治腰腿的瘫痪、麻木和疼痛等。[1]

(9)顶旁二线:在顶旁一线的外侧,顶中线旁开2.25寸处,属足少阳胆经,自正营穴沿皮后针刺1.5寸,主治肩、臂、手的瘫痪、麻木和疼痛等。[1]

(10)颞前线:在颞部鬓角内,属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自颔厌穴向下,沿皮刺向悬厘穴,主治头面颈病症,如瘫痪、麻木、疼痛、失语、齿病及眼病等。[1]

(11)颞后线:在颞部耳上方,属足少阳胆经,自率谷穴向前下方,沿皮刺向曲鬓穴,主治颈项病、耳病和眩晕等。[1]

(12)枕上正中线:为枕外粗隆上方正中的垂直线,属督脉,自强间穴向下,沿皮刺1.5寸,过脑户穴,主治眼病等。[1]

(13)枕上旁线:在枕上正中线旁开0.5寸,与枕上正中线平行,属足太阳膀胱经,主治皮层性视力障碍、白内障和近视眼等。[1]

(14)枕下旁线:为枕外粗隆两侧向下的垂直线,属足太阳膀胱经,自玉枕穴向下,沿皮刺2寸,主治动作失衡等小脑病证。参见头皮针疗法条。[1]

4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08.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