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针麻醉

目录

1 拼音

tóu zhēn má zuì

2 英文参考

anesthesia by encephal needling[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注解

头针麻醉为针刺麻醉法之一[1]。是在头针疗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针麻方法,即按针麻要求在头针刺激区针刺以进行手术[1]。临床上可根据手术部位及手术所涉及的脏腑器官选取相应的刺激区[1]。一般均须取用手术部位对侧的相应感觉区,其他均取双侧,大部分手术须配合体针穴位注射,如胃切除术可选取感觉区上五分之一,胃区及足三里穴位封闭[1]

头针疗法刺激区定位及主治作用表(表格出自《中医大辞典》)

名称

定位

主治

下肢、躯干区

以前后正中线(眉间和枕外粗隆顶点下缘的连线)中

本区上1/5处

对侧下肢瘫痪

上肢区

点后0.5厘米(约同身寸的1/4)处为上点,眉枕线

本区中间2/5处

对侧上肢瘫痪

面区

(眉中点上缘和枕外粗隆尖端的头侧面连线)和鬓角发际前缘的交点为下点作一连线为本区

本区下2/5处

对侧中枢性面瘫,运动性失语,流涎症,发音障碍

感觉

下肢、头、躯干区

自运动区向后平移1.5厘米(同身寸的3/4)为本区

本区上1/5处

对侧腰腿痛、麻木、感觉异常,后头部、颈项部疼痛,头晕

上肢区

本区中2/5处

对侧上肢麻木、疼痛、感觉异常

面区

本区下2/5处

对侧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牙痛,颞颌关节炎,面部麻木

名称

定位

主治

足运感区

在前后正中线两侧旁开各1厘米,与该线平行,自感觉区上点后1厘米平齐处向前进针3厘米,为本区

下肢瘫痪、麻木、疼痛,急性腰扭伤,夜尿,子宫脱垂

舞蹈、震颤控制区

自运动区向前平移1.5厘米为本区

小儿风湿性舞蹈病,帕金森病

血管舒缩区

自舞蹈震颧控制区向前平移1.5厘米为本区

皮层性浮肿,高血压

晕听区

在耳尖直上1.5厘米处向前后各2厘米处作一水平线,计长4厘米,即为本区

神经性耳鸣,头晕,听力下降,内耳性眩晕

言语2

自顶骨结节后下2厘米处,向后作平行正中线长3厘米的直线,即为本区

命名性失语症

言语3

晕听区中点向后平移4厘米为本区

感觉性失语症

运用区

以顶骨结节为起点,向下、前、后分别成40°角,刺三针,每针进针3厘米

失用症

视区

自枕外粗隆平齐,旁开1厘米处,向上与正中线平行作4厘米长直线,即为本区

皮质性失盲症

平衡区

自枕外粗隆平齐,旁开3.5厘米处,向下与正中线平行作4厘米长直线,即为本区

小脑疾病引起的平衡失调

胃区

以瞳孔直上的发际处为起点,向后与正中线平行作2厘米长的直线,即为本区

对上腹部不适有一定治疗作用

肝胆区

从胃区向前作2厘米长的直线,即为本区

对右上腹及右季肋部疼痛、慢性肝炎有一定治疗作用

胸腔区

在胃区及前后正中线之间,以发际为中点向上、下各取2厘米长直线,即为本区

哮喘,胸部不适,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生殖区

在胃区外侧,以胃区和胸腔区的距离向后作长2厘米的直线,即为本区

功能性子宫出血,配足运感区可治子宫脱垂

参见头针疗法:头针疗法为又称头皮针疗法[1]。是指针刺头皮上特定刺激区的治疗方法[1]。它是近年来我国医务工作者,将针刺疗法和现代医学关于大脑皮层功能定位的理论相结合,在大脑皮层相应的头皮投射区进行针刺,治疗某些中枢神经系统疾患取得了良好效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针刺疗法[1]。临床操作时,以毫针在选定的刺激区上,沿皮快速进针至一定深度,予以大幅度(720°~1080°)、高频率(200次左右/分钟)捻转,出现针感后,仍持续捻转3~5分钟,留针10~20分钟,期间可再行捻转2次[1]。亦可加用电针刺激[1]。本法对中枢神经系统疾患效果较佳,如中风后遗症、帕金森病、舞蹈病、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神经性头痛等[1]

4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30.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