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同身寸是指以患者本人体表的某些部位折定分寸,作为量取穴位的长度单位[1][2][3]。出《针灸资生经》。同身寸为腧穴的定位法。同身寸从广义理解,应包括骨度法和指寸法两种,现习指后者,如中指同身寸等。此外,还有目寸、口寸等法,亦属此范畴,惟今已鲜用。
4 骨度分寸
古时以骨节作标志定出度数,测量人体各部长短、大小,称骨度。用骨度方法量取穴位则称骨度折量定位法(骨度法)[4]。即不分人体高矮肥瘦,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折量全身各部的长度和宽度,定出分寸,用于经穴定位的方法[5]。出《黄帝内经灵枢·骨度》。
后世为了取穴方便,经过临床考察,在《黄帝内经灵枢·骨度》的基础上,对部分尺寸作了某些修改。现行骨度分寸,如下表:
常用骨度分寸表
5 指寸
指寸定位法又称指寸法。是以患者本人手指的某些部位折作一定分寸用以审定腧穴定位的方法。1991年元月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指出,这是指依据患者本人的手指所规定的分寸以量取腧穴的方法[6]。《备急千金要方》:“凡孔穴在身,皆是脏腑荣卫,血脉流通,表里往来,各有所主,临时救难,必在审详。人有老少,体有长短,肤有肥瘦,皆需精思商量,准而折之,无得一概,致有差失。其尺寸之法,依古者八寸为尺。仍取病者男左女右手中指上第一节为一寸,亦有长短不定者,即取手大拇指第一节横度为一寸,以意消息,巧拙在人。”指寸定位法主要用于下肢部。在具体取穴时,应当在骨度折量定位法的基础上,参照被取穴对象自身的手指进行比量,并结合一些简便的活动标志取穴方法,以确定经穴的标准部位。
7 参考资料
-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07.
-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51.
- ^ [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42.
- ^ [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45.
- ^ [6]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94.
- ^ [7]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