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tōng bí
2 英文参考
relieving stuffy nose[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unblocking stuffy nose[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注解
通鼻(unblocking stuffy nose)为中医治法名[1]。是指用具有祛邪扶正,通利鼻窍作用的方药,治疗鼻病的方法[2][1]。
4 参考资料
有通鼻作用的穴位
- 面八邪
剖: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有清头风、明眼目、通鼻窍等作用。主治头面、五官及局部疾患。如头痛、眩晕...
- 鼻通
拼音:bítōng英文:概述:鼻通为经外奇穴别名,即上迎香。出《常用新医疗法手册》。位于面鼻部,鼻骨...
- 临泣
织→帽状腱膜→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有清脑明目、宣通鼻窍的作用。主治头目、神志等疾患,如头痛目眩、目赤...
- 上迎香
gxiāngEX-HN8)。出《银海精微》。别名鼻通、鼻穿、穿鼻。在面部,当鼻翼软骨与鼻甲的交界处,...
- 鼻穿
用,主治久流冷泪。上迎香配印堂、合谷、肺俞,有宣通鼻窍的作用,主治鼻塞,鼻渊。上迎香配鱼腰、睛明、攒...
- 更多有通鼻作用的穴位
有通鼻作用的方剂
- 苍耳散
5克制法:上药晒干,研为细末。功能主治:散风邪,通鼻窍。主风邪上攻,致成鼻渊,鼻流浊涕不止,前额疼痛...
- 涂囟膏
别名:杏仁膏、通鼻散组成:杏仁半两,蜀椒6铢,附子6铢,细辛6铢。主治:小儿鼻塞不通,涕出。用法用...
- 细辛丸
甘草)1两,桂心1两,芎1两,附子1两。主治:鼻塞脑冷,流清涕。用法用量:绵裹纳鼻中,密封塞,勿...
- 回疳散
头发5钱(烧存性)。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疳烂通鼻孔。用法用量:先用花椒汤洗净,掺药于疳上。3-4...
- 藿胆鼻炎胶囊
挥发油含量不得少于6.0%。功能与主治:清风热,通鼻窍。用于慢性鼻炎,慢性副鼻窦炎及过敏性鼻炎。用法...
- 更多有通鼻作用的方剂
有通鼻作用的中成药
- 滴通鼻炎水
。功能与主治:祛风清热,宣肺通窍。用于伤风鼻塞,鼻窒(慢性鼻炎),鼻鼽(过敏性鼻炎)、鼻渊(鼻窦炎...
- 藿胆鼻炎胶囊
挥发油含量不得少于6.0%。功能与主治:清风热,通鼻窍。用于慢性鼻炎,慢性副鼻窦炎及过敏性鼻炎。用法...
- 鼻炎宁冲剂
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0页)。功能与主治:清湿热,通鼻窍,疏肝气,健脾胃。用于慢性鼻炎,慢性副鼻窦炎,...
- 鼻通丸
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功能与主治:清风热,通鼻窍。用于外感风热或风寒化热,鼻塞流涕头痛流泪,慢...
- 通窍鼻炎颗粒
白术(炒)。通窍鼻炎颗粒的功能主治:散风消炎,宣通鼻窍。用于鼻渊,鼻塞,流涕,前额头痛;鼻炎,鼻窦炎...
- 更多有通鼻作用的中成药
通鼻相关药物
- 藿胆片
性状】【作用类别】本品为鼻窒、鼻渊类非处方药药品。【功能主治】芳香化浊,通鼻窍,去肝胆之火;有消除或...
- 通鼻抗感剂
名称:通鼻抗感剂汉语拼音:【成份】【性状】【功能主治】通窍,散寒,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寒,鼻塞、鼻...
- 藿胆滴丸
语拼音:【成份】【性状】【功能主治】清热化浊,宣通鼻窍。用于风寒化热,胆火上攻所致的鼻塞欠通,鼻渊头...
- 通窍鼻炎胶囊
语拼音:【成份】【性状】【功能主治】散风消炎,宣通鼻窍。用于鼻渊,鼻塞,流涕,前额头痛;鼻炎,鼻窦炎...
- 鼻通滴鼻剂
剂汉语拼音:【成份】【性状】【功能主治】清风热,通鼻窍。用于外感风热或风寒化热,鼻塞流涕,头痛流泪,...
- 更多通鼻相关药物
古籍中的通鼻
- 《医宗金鉴》:[外科卷下发无定处]杨梅结毒
痛如破者,内服天麻饼子,鼻吸碧云散;若鼻塞不通,宜吹通鼻散,甚效。毒攻咽喉,腐烂臭蚀者,宜服硫黄不二...
- 《外科心法要诀》:[卷十三发无定处(中)]杨梅结毒
痛如破者,内服天麻饼子,鼻吸碧云散;若鼻塞不通,宜吹通鼻散,甚效,毒攻咽喉,腐烂臭蚀者,宜服硫黄不二...
- 《本草纲目》:[草部第二十卷草之九]石胡荽
,无毒。时珍曰∶辛,温。汁制砒石、雄黄。【主治】通鼻气,利九窍,吐风痰(炳)。去目翳,塞鼻中,翳膜自...
- 《医心方》:[卷第三十]五果部第二
。(和名久利。)柿《本草》云∶味甘,无毒,寒,主通鼻耳气,肠不足。《陶注》云∶火熏者性热,断下。日干...
- 《伤寒审证表》:阳明
症)阳明中风脉弦浮大短气腹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面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
- 更多古籍中的通鼻
通鼻药品说明书
- 滴通鼻炎水说明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
- 通鼻抗感剂说明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
- 复方熊胆通鼻喷雾剂说明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