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耳

目录

1 拼音

tíng ěr

2 英文参考

otopyosis[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purulent ear[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概述

停耳为病名[1]。见《脉因证治》卷下。又名聤耳[1]、耳湿(《证治准绳·疡医》)。是指耳内肿起,色赤疼痛,流脓或耳内生物如赤肉[1]。由气郁生痰,内火攻冲所致。

《冯氏锦囊秘录》卷六:“聤耳之名,更有五般,常出黄脓者,谓之停耳;常出红脓者,谓之脓耳;耳内疳臭者,谓之冱耳;白脓出者,谓之缠耳;耳内虚鸣,时出青脓者,谓之囊耳。”

《医林绳墨》卷七:“又有停耳者,耳内有生赤肉,或有脓肿是也,此有气郁生痰,内火攻冲,肿似赤肉,或兼脓汁溃烂,谓之停耳。”

《证治准绳·疡医》:“停耳亦曰耳湿,常出黄脓。”

聤耳为病名[2]。见《诸病源候论》。又称脓耳[3]。泛指耳窍中流脓者[3]。也有仅指耳中出脓带黄色者[3]。此外,又把其脓带白色者名缠耳;脓带青色者名震耳;脓带红色者名风耳;脓带黑色者名耳疳[3]

《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劳伤血气,热乘虚而入于其经,邪随血气至耳,热气聚,则生脓汁,故谓之聤耳。”

聤耳类似于西医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3]

4 聤耳的病因病机

聤耳主要与风热外袭、肝胆郁火、三焦湿热以及肝肾不足、虚火上炎有关[3]

多由鼻咽部炎症经咽鼓管传入中耳而引起的化脓性病变[3]

儿童的咽鼓管短而粗,故多罹患[3]

5 聤耳的症状

聤耳以耳道流脓及听力减退为主症[3]。实证者,起病急而常伴寒热、耳痛、流脓黄厚;虚证者,患耳流脓清稀量少,久延不愈,常伴头晕耳鸣等症[3]

6 需要与聤耳相鉴别的疾病

聤耳要注意与耳疖、耳疮进行鉴别,耳疖、耳疮者耳道可有脓液,但耳膜无穿孔[4]

7 聤耳的治疗

暴病多属实症,久病多属虚症[4]。实症多由肝、胆、三焦湿热火毒熏蒸所致;虚症多由肾经虚损所致[4]

7.1 辨证治疗

7.1.1 风热

7.1.1.1 症状

耳中多流黄脓[4]

7.1.1.2 治法

疏风清热[4]

7.1.1.3 方药

可用银翘散加减治疗[4]

7.1.2 湿热上蒸

7.1.2.1 症状

其脓色带黄,气味臭秽[4]

7.1.2.2 治法

清热除湿[4]

7.1.2.3 方药

可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4]

7.1.3 肝胆湿火熏蒸

7.1.3.1 症状

脓色黄,耳中肿痛,口苦心烦[4]

7.1.3.2 治法

清泻肝火[4]

7.1.3.3 方药

可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4]

7.1.4 肝经血热

7.1.4.1 症状

脓色青黄或红黄,耳中腐臭。

7.1.4.2 治法

清热凉血[4]

7.1.4.3 方药

可用犀角地黄汤加减治疗[4]

7.1.5 肾阴亏损,虚火上炎

7.1.5.1 症状

耳中流脓,经年不愈,可伴有头晕耳鸣,听力下降,舌质红,脉细数[4]

7.1.5.2 治法

滋阴降火[4]

7.1.5.3 方药

可用知柏地黄汤加减治疗[4]

7.2 外治法

7.2.1 治法

提脓拔毒[4]

7.2.2 方药

①熊胆加开水溶化滴耳,一日3~5次。

②胆矾散:用苦胆(熊、羊、猪之胆等均可)一枚加枯矾,干后为末,用时以少许吹入耳中。

③蝉衣15g、麝香0.15g研末,以少许掺入耳中。

④血余炭、冰片等分为末,以少许掺入耳中。

⑤苍耳子虫适量,泡麻油中,以油滴耳中。本病包括今之急、慢性中耳炎。

7.3 针灸治疗

7.3.1 体针

7.3.1.1 选穴

取听宫、翳风、风池、合谷、足临泣等穴为主[4]

7.3.1.2 加减法

实证加耳门、外关;虚证加太溪、肾俞、足三里;热盛加大椎、曲池;头痛加太阳、上星[4]

7.3.2 耳针

取肾、内耳、屏间、枕、外耳等穴,中等刺激[4]

7.3.3 注意事项

针灸治疗时须配合耳腔脓液清洗及引留通畅,有利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4]

8 聤耳患者日常保健

聤耳的护理,要注意经常将耳内脓液清除干净及正确使用滴耳、吹耳药物,滴耳、吹耳前清除脓液及停积的药粉,滴耳时宜侧卧,患耳向上,滴入药液后,用手指轻轻按压耳屏数次,使药液能达患处,并停留较长时间。吹耳药物宜研成极细粉末,每次吹入不宜过多,防止堵塞耳道,妨碍引流。另外,密切观察病情尤要注意流脓、头痛、发热、神志等症状变化,预防或及时发现脓耳变证。[4]

在饮食上要少食蛋类、豆类制品及其他引发邪毒的食物[4]

患聤耳而耳膜穿孔未愈者,应禁忌游泳,以免水入耳中,加重病情[4]

9 聤耳的预防

预防聤耳的关键是提高抗病能力[4]。小儿患麻疹、疫喉痧等疾病后,抵抗力降低,容易罹患本病,更要注意预防,发现耳部症状,及时进行诊治,以免致成流脓[4]

乳儿哺乳体位不当,也易引致本病,故要戒除卧位哺乳的习惯,以免由于乳汁滥入耳窍诱发本病[4]

另外,避免污水入耳,有水入耳时,要及早拭抹干净,保持耳道的清洁卫生[4]

脓耳初起者,要及早彻底地进行治疗,以免迁延日久演变成慢性,或变生他证[4]

10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96.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18.
  3. ^ [3]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746.
  4. ^ [4] 王德鑑主编.中医耳鼻喉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8-21.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