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红散

目录

1 拼音

táo hóng sǎn

2 《证治要诀类方》卷三

2.1 方名

桃红散

2.2 组成

干胭脂、白矾各等分。

2.3 主治

聤耳。

2.4 用法用量

将鹅翎管蘸药少许吹入耳内。

2.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3 《普济方》卷二八四

3.1 方名

桃红散

3.2 组成

白及、石膏(煅)、黄丹(炒)。

3.3 主治

痈疽。

3.4 用法用量

干贴之。

3.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4 《女科百问》卷上

4.1 方名

桃红散

4.2 组成

川乌1两,草乌8钱,天南星半两(以上3味,水洗3次),麝香、脑子1钱,朱砂半两(别研细)。

4.3 主治

男子、妇人气虚,头目昏眩,偏正头疼,夹脑风,两太阳穴疼,眉棱骨疼;及风痰恶心,头运欲倒;小儿伤风鼻塞,痰涎咳嗽。

4.4 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薄荷茶调下;温酒亦得。

4.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4.6 附注

方中麝香用量原缺。

5 《活法机要》

5.1 方名

桃红散

5.2 别名

桃花散

5.3 组成

滑石4两,乳香2钱,轻粉2钱,小豆粉1钱,寒水石3两(烧)(1方改小豆粉为定粉1两)。

5.4 功效

敛疮生肌定血,辟风邪。

5.5 主治

疮疡。

5.6 用法用量

干贴。

5.7 制备方法

上为极细末。

5.8 附注

桃花散(《疡科选粹》卷八)。《普济方》本方用法:血不止者,和灯草贴疮口,以帛封之。

6 《百一》卷十六

6.1 方名

桃红散

6.2 组成

龙骨半两,白矾半两(飞),黄丹少许(飞)。

6.3 功效

生疮口。

6.4 用法用量

每用少许,掺在疮口上,先用口含浆水,洗净揩干,用药贴之。以愈为度。

6.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7 《御药院方》卷十

7.1 方名

桃红散

7.2 组成

定粉2两半,乳香1两半,龙骨1两半,白石脂1两半,乌鱼骨(去皮,微炙黄色)1两半,寒水石(火烧通赤)7两,黄丹(慢火微炒,放令冷),2钱。

7.3 功效

生肌肉,敛疮口。

7.4 主治

疮肿跌伤。

7.5 用法用量

每用药少许,干掺患处。

7.6 制备方法

上为极细末。

7.7 附注

方中白石脂用量原缺,据《普济方》补。

8 《医方类聚》卷一九二引《施圆端效方》

8.1 方名

桃红散

8.2 组成

粟米粉1两(炒黄),铅丹3钱(炒)。

8.3 功效

敛疮。

8.4 主治

恶疮、杖疮迟愈。

8.5 用法用量

干贴之。

8.6 制备方法

上为末。

9 《杂类名方》引张正卿方

9.1 方名

桃红散

9.2 组成

滑石1两,赤石脂3钱,黄丹2钱。

9.3 功效

生肌止痛。

9.4 用法用量

干贴。

9.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10 《医宗说约》卷六

10.1 方名

桃红散

10.2 组成

轻粉3钱,赤石脂(煅)3钱,石膏(煨熟)3钱,铅粉2钱,瓜儿血渴1钱,冰片5分。

10.3 功效

定痛,生肌,长肉。

10.4 主治

疮疡。

10.5 用法用量

用少许扫疮上即愈。

10.6 制备方法

上为极细末,瓷瓶收贮。

11 《急救仙方》卷二

11.1 方名

桃红散

11.2 组成

巴豆(去壳)半粒,磁石(研)。

11.3 主治

诸疔不出者。

11.4 用法用量

用葱涎同蜜为膏,以敷疮上。疔自出矣。

11.5 制备方法

上各为末,拌匀。

12 《三因》卷十四

12.1 方名

桃红散

12.2 组成

甘遂半两(半生半炮),坯10文(别研)。

12.3 主治

正水。胀急,大小便不利,逆欲死。

12.4 用法用量

每用1钱,以白面4两,水调,入药搜和,切作棋子,白水煮浮,更不得使盐料物,只淡食。候大小便利去5-6分,却用平胃散调补。

12.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13 《幼幼新书》卷二十二引刘氏方

13.1 方名

桃红散

13.2 组成

马牙消、朱砂、茯苓、人参各等分。

13.3 功效

进食。

13.4 主治

惊积、疳积。

13.5 用法用量

1岁1字,新汲水入蜜调下。

13.6 制备方法

上为末。

14 《普济方》卷二九○

14.1 方名

桃红散

14.2 组成

朱砂1两,乳香1两,干胭脂1两,水银半两,麝香半两。

14.3 功效

敛疮生肌。

14.4 主治

耳中脓疮,及一切恶疮,口不合者。

14.5 用法用量

宜用帛子先搌净耳内脓,吹药在耳。

14.6 制备方法

上先研朱砂细后,入水银再研,无银星为度,后入次药,同研极细。

15 《普济方》卷三○三

15.1 方名

桃红散

15.2 组成

石灰1升,大黄4两(锉作骰子块,同炒至石灰淡红色,去大黄,用石灰),当归、海桐皮。

15.3 主治

金疮出血。

15.4 用法用量

敷之。

15.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15.6 附注

方中当归、海桐皮用量原缺。

16 《普济方》卷三九五

16.1 方名

桃红散

16.2 组成

辰砂少许,羌活半两,防风半两,人参1钱,白术3钱,茯苓1钱半,蝉蜕3个,甘草1钱。

16.3 主治

惊泻。

16.4 用法用量

每服1钱半,荆芥汤调下。如未止,用天麻四君子汤相间服之为妙。

16.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17 《普济方》卷四○七

17.1 方名

桃红散

17.2 组成

明矾(煅)2两,嫩松香4两(末),黄丹2两(煅)。

17.3 主治

小儿奶癣疮。

17.4 用法用量

用烛油调敷之。

17.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18 《秘传外科方》

18.1 方名

桃红散

18.2 组成

蟾酥少许,信石少许,蝉蜕3个(去足翘),蜈蚣头1个,斑蝥3个(去足翅),国丹5分,风化石灰1两(砂锅盛,瓦片盖,炭火煅2时久,取出)。

18.3 主治

诸疔疮,虽凶证迭见,六脉俱绝,垂死者。

18.4 用法用量

指爪甲刮葱白内涎调药。先以禾叶针破疮口,令恶血出尽,别将蟾酥1粒如麦粒大,入疮内,却以葱白所调药敷疮口,莫敷在好肉上,用冷水浸湿纸20-30重,贴在药上,封固疮口。如清早封固,至晚觉疮口热,即去纸,水洗令净,用红玉散掺疮口。

18.5 制备方法

上为极细末。

19 《永类钤方》卷二十二

19.1 方名

桃红散

19.2 组成

草乌3个(去皮),飞罗面半两,国丹2钱,天南星半两。

19.3 主治

损折筋骨肿痛。

19.4 用法用量

生姜自然汁调贴。如作潮热,茶清调贴。

19.5 加减

如皮破见血者,去草乌。

19.6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20 《圣济总录》卷一二四

20.1 方名

桃红散

20.2 别名

绛雪散、绛雪

20.3 组成

龙脑(研)1钱,丹砂(研)半两,硼砂(研)1钱,马牙消(研)半钱,寒水石(煅,研如粉)半两。

20.4 主治

咽喉痛。

20.5 用法用量

每用1字,掺咽喉中,咽津。

20.6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20.7 附注

绛雪散(《杨氏家藏方》卷十一)、绛雪(《医统》卷六十四)。

21 方出《证类本草》卷十四引《肘后方》,名见《普济方》卷二四○

21.1 方名

桃红散

21.2 组成

苏方木3两。

21.3 主治

血晕。脚气,举发立止。

21.4 用法用量

以水5升,煮取2升,分再服愈。

21.5 制备方法

上锉细。

22 方出《证类本草》卷十三引《广利方》,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二六

22.1 方名

桃红散

22.2 组成

麒麟竭。

22.3 主治

金疮出血,瘰疬漏疮,肠风血痔,嵌甲疼痛。用紫红散后疮渐敛、紫黑色者。

22.4 用法用量

敷之。

22.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22.6 附注

《圣济总录》本方用法:以自津唾调,日夜频涂。

23 《理伤续断方》

23.1 方名

桃红散

23.2 组成

石膏1斤(黄泥封固,煅过),白矾2两(飞过),血竭1两(别研),黄丹(细研,火飞过,水飞过)3两,松糖(别研)3两,五倍子3两,粉霜3两,龙骨2两(别研)。

23.3 功效

散血结口。

23.4 主治

积年不效,朽烂疮口,金疮箭射,打碎皮破,血出不止。

23.5 用法用量

临用将此药干(厌手),次日别用药水洗净再(厌手)。

23.6 制备方法

上为极细末。

24 《普济方》卷六十二引《博济》

24.1 方名

桃红散

24.2 组成

金箔10片,银箔10片,丹砂(研)1两,马牙消(研)1两,甘草(炙,捣末)1两,铅白霜(研,少许)、凝水石4两,太阴玄精石2两(2味捣碎,入1盒子内,煅令通赤,取出黄土内埋1宿)。

24.3 主治

喉中生疮肿,赤紫色者,咽嗌痛,咽物有妨。

24.4 用法用量

每服1字,甘草水调下。如要丸,以稀糯粥为丸,如碗豆大,含化咽津。

24.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25 《鸡峰》卷二十四

25.1 方名

桃红散

25.2 组成

天南星3两(用白矾半两,甘草1两,生姜1两,切片,河水6升,同煮水尽,去生姜、甘草,将天南星,焙干令用),甘草半两,紫河车半两,白附子1分,白僵蚕1分,蝉壳3钱。

25.3 主治

小儿惊热,伤风喘嗽,潮热,及斑疮未出者。

25.4 用法用量

上旋入脑、麝少许。1岁儿1字,食后、临卧时以荆芥、薄荷汤调下。

26 《圣济总录》卷五十八

26.1 方名

桃红散

26.2 组成

赤石脂1两,石膏(各研)1两,栝楼根(锉)1两,白石脂1两,铅丹1两,甘草(炙)半两。

26.3 主治

消渴。

26.4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冷水调下。

26.5 制备方法

上为散。

27 《百一》卷十三

27.1 方名

桃红散

27.2 别名

黄丹散、桃花散

27.3 组成

上等虢丹、软石膏不拘多少(火煅通红)。

27.4 功效

长肉生肌。

27.5 主治

金疮及一切恶疮。火烫,烂腿疮。

27.6 用法用量

掺伤处。

27.7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和令如桃花色。

27.8 附注

黄丹散(《得效》卷十八),桃花散(《医统》卷七十九)。《外科传薪集》本方用法:用菜油调敷。

28 《圣济总录》卷一三五

28.1 方名

桃红散

28.2 组成

铅丹(炒)半两,白蔹(为末)1两,胡粉2两。

28.3 功效

生肌肉。

28.4 主治

诸疮。

28.5 用法用量

每用少许,疮上干掺后贴膏药。

28.6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29 《圣济总录》卷一三九

29.1 方名

桃红散

29.2 组成

干葛粉1两,染胭脂1两。

29.3 主治

金疮,或竹木所刺,出血不止,及疼痛。

29.4 用法用量

干掺在疮上。又用青绢,以鸡清涂绢,按疮口大小贴之,仍先用篦子按去血,令药与肉平,方以青绢蘸鸡清贴之。

29.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30 《全生指迷方》卷三

30.1 方名

桃红散

30.2 组成

白附子(新罗者)、黄丹各等分。

30.3 主治

风眩,左手关脉虚弦。

30.4 用法用量

每服1钱匕,茶清调下。

30.5 制备方法

上同炒,候黄丹深紫色,筛出黄丹不用,只将白附子为末。

31 方出《阎氏小儿方论》,名见《卫生总微》卷十八

31.1 方名

桃红散

31.2 别名

红绵散、红玉散、桃花散、红白散、通云散

31.3 组成

白矾(火飞)1钱,麝香1字,坯子胭脂1钱。

31.4 主治

小儿脓耳。

31.5 用法用量

每用少许,先用绵裹杖子搌脓尽,掺之。

31.6 制备方法

上为末。

31.7 附注

红绵散(《百一》卷十)、红玉散(《保婴集》)、桃花散(《丹溪心法》卷四)、红白散、通云散(《普济方》卷三六四)。

32 《幼幼新书》卷八引《吉氏家传》

32.1 方名

桃红散

32.2 组成

天南星末1钱,白附子末1钱,朱砂1钱,全蝎20个,麝香少许。

32.3 功效

取积。

32.4 主治

小儿惊风。

32.5 用法用量

每服1字,金银薄荷汤调下。

32.6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33 《幼幼新书》卷九引郑愈方

33.1 方名

桃红散

33.2 组成

大天南星1个(去心,入朱砂2钱在南星内,用南星封口,上面再用生姜自然汁和面饼子裹,慢火内炒热,取出),蝎1个(全者),蜈蚣1条(2味用酒少许,煮干,焙)。

33.3 主治

小儿急惊风。

33.4 用法用量

每服1字,用金银薄荷汤调下。

33.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34 《幼幼新书》卷二十七引毛彬方

34.1 方名

桃红散

34.2 组成

人参(去芦,洗,锉)2钱半,藿香(去梗用叶)2钱半,曲(红色)2钱半。

34.3 主治

脾胃虚弱乘冷,吐泻不定,不问冷热。

34.4 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米饮调下,不拘时候。

34.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35 《圣济总录》卷一七○

35.1 方名

桃红散

35.2 组成

天南星(炮)半两,乌头(炮裂,去皮脐)半两,白附子(炮)半两,天麻半两,干蝎(微炒)21枚,丹砂(研)1分。

35.3 主治

小儿慢惊风,手足瘛疭,神情如醉。

35.4 用法用量

每服1字,或半钱匕,旋入牛黄、龙脑各少许,煎麻黄汤调下,日3次。

35.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36 《幼幼新书》卷八引《灵苑》

36.1 方名

桃红散

36.2 组成

半夏(4两,用水浸,每日1度换水,从夏至前5日,浸至立秋后5日即止,待自成粉,晒干,用细罗子罗去粗者不用,细者取)2两,龙脑(研)1钱,朱砂(研)1钱,石膏(细研,以水飞过用)1两半。

36.3 功效

压惊,治风化涎,解伤寒,退惊热。

36.4 主治

惊热。

36.5 用法用量

每服1字,用生姜熟水调下。

36.6 制备方法

上1处拌合,再研令匀。

37 《杨氏家藏方》卷十二

37.1 方名

桃红散

37.2 组成

寒水石6钱(煅粉),五倍子4钱(取末),坯子胭脂2钱(别研),麝香1钱(别研)。

37.3 功效

生肌,止脓水。

37.4 主治

疮肿。

37.5 用法用量

用温水洗疮净,拭干,掺疮口内。

37.6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38 《卫济宝书》卷下

38.1 方名

桃红散

38.2 组成

黄丹1两(隔纸炒),硫黄3分,茱萸3分,轻粉4钱。

38.3 主治

疮口未合,烂臭,瘀肉未去,时水出。

38.4 用法用量

洗疮,拭后掺之。

38.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用麻油调和,再干之。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