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

目录

1 拼音

tài yáng

2 英文参考

sun[朗道汉英字典]

EX-HN4[中国针灸学词典]

tàiyáng[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EX-HN5[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太阳:1.人体部位名;2.三部九候部位之一;3.小儿面部望诊的部位;4.经络名;5.经外奇穴名;6.经穴别名;7.恒星。

4 人体部位名·太阳

太阳为人体部位名,指颞颥部[1]。位于眼眶(眉棱骨)的外后上方,当颧骨弓上方的部位[2]

5 三部九候部位·太阳

太阳为三部九候部位之一(古代全身遍诊法三部九候部位之一[2]),即上部天,两额之动脉[2]。以诊头部病变[2]

6 小儿面部望诊的部位·太阳

太阳为小儿面部望诊的部位[2]。即文台稍上靠内侧处[2]。《奇效良方》:“左太阳并口角红脉现,变蒸候,主烦躁啼叫,头肚上温温壮热,……。”

参见武台:武台为小儿头面部望诊的部位[3]。即耳前锐发下,平耳壳根前方,相当和髎之处[3]。明·方贤《奇效良方》:“太阳脉红至太阴,内外有热,又连文台,热极不解;至武台,渐生变证。”

7 经络名·太阳

太阳为经络名[3]。见《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离合论》。分手、足太阳,与少阴互为表里[3]。太阳有阳气旺盛的意思。又称“三阳”[3]。太阳经是多血少气之经,针刺时,可以出血,不可伤气[3]

8 经外奇穴名·太阳

太阳为经外奇穴名(tàiyáng EX-HN5)[4]。出《备急千金要方》。别名前关、当阳[4]。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4]。太阳穴为治疗偏头痛的首选穴[5]。主治偏正头痛,面瘫,面痛,目赤肿痛,麦粒肿,目翳,目涩,齿痛,感冒,眩晕,牙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急性结膜炎,麦粒肿等。每日揉按5~10 min,有预防感冒、头痛的作用,还可美容除皱[5]

8.1 拼音

tàiyáng

8.2 代号

EX-HN5

8.3 出处

《太平圣惠方》:前关二穴,在目后半寸,是穴亦名太阳之穴……

8.4 别名

前关(《太平圣惠方》)、当阳[5]

8.5 太阳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经外奇穴·太阳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5]

经外奇穴·太阳穴在头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横指的凹陷中[5]

经外奇穴·太阳穴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6]

经外奇穴·太阳的位置原载:“在外眦五分是。”《圣济总录》:“眼小眦后一寸。”《奇效良方》:“在眉后陷中,太阳紫脉上。”今多据《圣济总录》结合《奇效良方》等,定位于外眼角与眉梢连线中点后开1寸处[6]

经外奇穴——太阳穴的位置

经外奇穴——太阳穴的位置

8.6 太阳穴的取法

正坐位或侧伏位,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正坐或侧伏位,丝竹空与瞳子髂连线中点向外约1横指处取穴[6]

快速取穴:眉梢与目外眦连线中点向后1横指,触及一凹陷处即是太阳穴[7]

8.7 太阳穴穴位解剖

太阳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眼轮匝肌、颞筋膜和颞肌。分布有颧神经的分支颧面神经,面神经的颞支和颧支,下颌神经的颞神经和颞浅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8.7.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颞筋膜→颞肌[7]

8.7.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上颌神经颧颞支和颞浅动脉分布;深层有下颌神经肌支和颞浅动脉肌支分布[7]

8.8 太阳穴的功效与作用

清肝明目,通络止痛。

太阳穴居眉毛外端和目外眦之间,位于头之偏侧,因此为治疗偏头痛的首选穴;如每日揉按5~10 min,有预防感冒、头痛的作用,还可美容除皱[7]

8.9 太阳穴主治病证

太阳穴主治偏正头痛,面瘫,面痛,目赤肿痛,麦粒肿,目翳,目涩,齿痛,感冒,眩晕,牙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急性结膜炎,麦粒肿等。

太阳穴主治头痛、目疾[7]

太阳穴主治头痛,偏头痛,感冒,眩晕,牙痛,目赤肿痛以及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急性结膜炎,麦粒肿等[7]

太阳穴主治头面五官病:偏正头痛,面瘫,面痛,目赤肿痛,麦粒肿,目翳,目涩,齿痛[7]。为治疗偏头痛的首选穴[7]

保健:每日揉按5~10 min,有预防感冒、头痛的作用,还可美容除皱[7]

8.10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3~0.5寸[7]

直刺0.3~0.5寸,局部有酸胀感[7]

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7][7]

直刺0.5~0.8寸,或点刺出血[7]

治偏头痛向后平刺1~2寸,透率谷,局部有酸胀感,可扩散至同侧颞部[7]

治三叉神经痛向下平刺1.5~2.5寸,透下关,局部有酸胀感,可扩散至面颊部[7]

注意:针刺时,手法不能过强,退针后应用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7]

8.11 太阳穴的配伍

太阳配太冲、委中、关冲、风池、合谷,有清热解毒、疏风散邪作用,主治天行赤眼。

太阳配攒竹、肝俞、太冲、光明、肾俞、照海,有滋补肝肾,养肝明目的作用,主治视物易色。

太阳配头维、率谷、风池,有通经活络作用,主治偏头痛。

太阳配印堂、合谷,治感冒头痛[7]

太阳配百会、四神聪、太阳,治偏头痛[7]

太阳配颊车、耳门、水沟、承浆,治口眼斜[7]

太阳配颊车、耳门、听会、耳尖、风池,治目睛斜视[7]

8.12 特效按摩

每天临睡前及早晨醒时,用双手中指指腹揉按太阳穴1~3分钟,可促进新陈代谢,健脑提神,养目护身,消除疲劳[7]

8.13 文献摘要

《太平圣惠方》:前关二穴,在目后半寸,是穴亦名太阳之穴。头风、赤眼头痛、目眩目涩,可灸。针入三分。

《圣济总录》:眼小眦后一寸,太阳穴,不可伤,伤即令人目枯,不可治也。

《针灸大成》:太阳二穴,在眉后陷中,太阳紫脉上是穴。治眼红肿及头痛,用三棱针出血。其出血之法,用帛一条,紧缠其项颈,紫脉即见,刺出血立愈。又法,以手紧扭其领,令紫脉见,却于紫脉上,刺出血,极效。

《良方集腋》:偏正头风,斑蝥一个,去头足翅,隔纸研细为末,筛去衣壳,将末少许点在膏药上,如患左痛贴右太阳,患右痛贴左太阳,隔半日取下,永不再发矣。……头风痛坏一目,川贝母一粒,白胡椒七粒,共研末,葱头汁为丸,如柏子大,用膏药贴在太阳穴,目可重明。

《验方新编》:风火眼痛,黄丹和白蜜调敷太阳穴立效。

8.14 研究进展

8.14.1 治疗流行性结膜炎

点刺太阳穴为主治疗103例,效果较好。能调整非洲流行性结膜炎引起的血象异常,促进角膜溃疡穿孔的愈合,促进角膜近期瘢痕的吸收,缩小。

8.14.2 治疗头痛

太阳配印堂,点刺放血治疗高血压引起的头痛50例,效果良好。

8.14.3 对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针刺太阳、风池,可使偏头痛急性期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显著下降。针刺能有效改善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状态。[7]

8.14.4 对偏头痛(肝阳上亢证)的影响

电针太阳治疗偏头痛(肝阳上亢证)具有明显的即时镇痛效应,其在头痛缓解持续时间、缓解程度、克服药物毒副反应等方面较常规西药治疗具有优势。[7]

9 经穴别名·太阳

9.1 瞳子髎的别名·太阳

太阳为经穴别名,指瞳子髎[7]。出《备急千金要方》。《东医宝鉴》作大阳[7]

穴位瞳子髎
汉语拼音Tongziliao
罗马拼音Tungtzuliao
美国英译名Bone of Pupil
各国代号中国GB1
日本1
法国莫兰特氏VB3
富耶氏VB1
德国G1
英国G1
美国GB1

瞳子髎为经穴名(Tóngzǐliáo GBl)[8]。出《针灸甲乙经》。别名目外眦(《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目瞳子(《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后曲(《外台秘要》),太阳(《备急千金要方》),前关(《备急千金要方》),前间(《西方子明堂灸经》),鱼尾(《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属足少阳胆经[8]。瞳子髎是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8][9]。瞳子即瞳孔,髎指骨隙,穴在小眼角外缘骨隙中,横对瞳孔,故名瞳子髎[9]。瞳子髎主治头面、眼目等疾患:如头痛眩晕,目赤痛痒,目泪出,多眵䁾,目生云翳,青盲雀目,眉棱骨痛,口眼歪斜,喉痹,头痛,目赤肿痛,目翳,青盲,怕光羞明,迎风流泪,口眼㖞斜,现代又多用瞳子髎治疗血管性头痛,结膜炎,角膜炎,屈光不正,夜盲,视神经萎缩,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视网膜炎,视网膜出血,睑缘炎,青少年近视眼,白内障,青光眼,视力减退,泪囊炎,夜盲症等。

9.1.1 瞳子髎的别名

目外眦(《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目瞳子(《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后曲(《外台秘要》),太阳(《备急千金要方》),前关(《备急千金要方》),前间(《西方子明堂灸经》),鱼尾(《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9.1.2 出处

《针灸甲乙经》:瞳子髎,在目外去眦五分,手太阳,手、足少阳之会,刺入三分,灸三壮。

9.1.3 穴名解

瞳子即瞳孔,髎指骨隙,穴在小眼角外缘骨隙中,横对瞳孔,故名瞳子髎[9]

瞳,意指瞳子,《玉篇》:“目珠子也。”子,犹人也。《荀子·王霸》:“谁子之与也?”瞳子,意指瞳人,或称瞳孔。目之精华在瞳子,故称目珠为瞳子。《道藏经》:“目,壹子也。童子心神也。”髎,骨之郄。此穴近眼球,横直瞳孔,在目外角骨隙中。瞳子属肾,肾主骨,因名瞳子髎。[10]

9.1.4 特异性

瞳子髎是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10][10]

9.1.5 所属部位

外眦[11]

9.1.6 瞳子髎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瞳子髎在面部,目外眦旁,当眶外侧缘处[11]

瞳子髎位于面部,目外眦外侧0.5寸凹陷中,侧伏或正坐仰靠取穴[11]

瞳子髎位于目外眦外侧0.5寸,眶骨外缘凹陷处[11]

瞳子髎穴在足少阳胆经的位置

瞳子髎穴在外眦的位置

瞳子髎穴在外眦的位置

瞳子髎穴在外眦的位置(肌肉)

瞳子髎穴在外眦的位置(骨骼、神经、血管)

9.1.7 瞳子髎穴的取法

正坐仰靠,令患者闭目,在目外眦外侧,眶骨外侧缘凹陷中取穴。

瞳子髎位于面部,目外眦外侧0.5寸凹陷中,侧伏或正坐仰靠取穴[11]

正坐或仰卧位,在目外眦外侧,眶骨外侧缘凹陷中取穴[12]

9.1.8 瞳子髎穴穴位解剖

瞳子髎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眼轮匝肌、睑外侧韧带、眶脂体。有颧眶动、静脉。分布着颧面神经和颧颞神经,面神经的颞支。皮肤由眼神经的泪腺神经分布。眼轮匝肌的睑部肌纤维为横纹肌,肌纤维收缩时,可使眼睑闭合。该肌受面神经介支支配。睑外侧韧带由致密结缔组织形成,连接睑外侧联合与颧骨眶面的骨膜和眶结节之间,与睑内侧韧带配合,使眼睑和眼球紧密相贴。针刺不宜过深。

9.1.8.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眼轮匝肌→颞筋膜→颞肌[12]

皮肤→皮下组织→眼轮匝肌→颞肌[13]

9.1.8.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三叉神经的眼神经和上颌神经分布;深层有面神经的颞支、颧支和颓浅动脉分布[13]

布有颧面神经,颧颞神经和面神经的颞支;并有颧眶动、静脉通过[13]

9.1.9 瞳子髎穴的功效与作用

瞳子髎具有平肝熄风,明目退翳的功效。

瞳子髎有巯风朋目的作用[13]

足少阳胆经“起于目锐眦”,瞳子髎又位于眼旁,故可用于眼病的治疗[14]

瞳子髎位于眼部附近,具有清热消肿、明目退翳之功效,为治疗眼病之要穴[14]

瞳子髎系胆经、小肠经与三焦经之会穴,有清热散风、活络明目作用[14]

9.1.10 瞳子髎穴主治病证

瞳子髎主治头面、眼目等疾患:如头痛眩晕,目赤痛痒,目泪出,多眵䁾,目生云翳,青盲雀目,眉棱骨痛,口眼歪斜,喉痹,头痛,目赤肿痛,目翳,青盲,怕光羞明,迎风流泪,口眼㖞斜,现代又多用瞳子髎治疗血管性头痛,结膜炎,角膜炎,屈光不正,夜盲,视神经萎缩,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视网膜炎,视网膜出血,睑缘炎,青少年近视眼,白内障,青光眼,视力减退,泪囊炎,夜盲症等。

瞳子髎主治头面、眼目等疾患:如头痛眩晕、目赤痛痒、目泪出、多眵䁾、目生云翳、青盲雀目、眉棱骨痛、口眼歪斜、喉痹等[14]

瞳子髎穴主治头痛、目赤肿痛、目翳、青盲[14]

瞳子髎穴主治头面五官病:头痛,目赤肿痛,怕光羞明,迎风流泪,目翳,青盲,口眼㖞斜。

现代又多用瞳子髎治疗血管性头痛、结膜炎、角膜炎、屈光不正、夜盲、视神经萎缩、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等[14]

现代常用于治疗角膜炎、视网膜炎、视网膜出血、睑缘炎、屈光不正、青少年近视眼、白内障、青光眼、夜盲、视神经萎缩、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等[14]

瞳子髎主治头痛,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目翳,青盲;视力减退,结膜炎,泪囊炎,视神经萎缩等[14]

1.五官科系统疾病:角膜炎,视网膜炎,视网膜出血,睑缘炎,屈光不正,青少年近视眼,白内障,青光眼,夜盲症,视神经萎缩;

2.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头痛,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

9.1.11 刺灸法

9.1.11.1 刺法

平刺0.3~0.5寸[14]

向后平刺或斜刺0.3~0.5寸[14],局部有胀痛感[14]

—般斜刺0.5~0.8寸[14]

沿皮刺0.5~1寸[14]

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14][14]

9.1.11.2 灸法

禁直接灸[14]

不宜灸[14]

艾条灸5~10分钟[14]

艾条灸5~10分钟。

9.1.12 瞳子髎穴的配伍

瞳子髎配睛明、丝竹空、攒竹,有清热止痛的作用,主治目痛,目赤,目翳。

瞳子髎配睛明、丝竹空、攒竹、四白,治疗目赤肿痛、目翳[14]

瞳子髎配头维、印堂、太冲,有疏散风热,活络止痛的作用,主治头痛。

瞳子髎配头维、太冲、印堂、太阳,治疗头痛[14]

瞳子髎配太阳、率谷、外关,治疗偏头痛[14]

瞳子髎配头维、翳风、阳白、颧髎、合谷,治疗口眼㖞斜[14]

瞳子髎配合谷、太阳、颧髎,有祛风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主治三叉神经痛。

9.1.13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手太阳,手、足少阳之会。

《外台秘要》:青盲无见,远视䀮䀮,目中肤翳白膜。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青盲无所见,远视䀮䀮,目中肤翳,白膜,头痛,目外眦赤痛。

《针灸资生经》:目中翳膜,针瞳子髎、丘墟。

《针灸大成》:目痒,翳白膜,青盲无见,远视䀮䀮,赤痛泪出多眵䁾,内眦痒,头痛,喉痹。

《类经图翼》:一云兼少泽,能治妇人乳肿。

《类经图翼》:妇人乳肿,针瞳子髎、少泽。

9.1.14 瞳子髎穴研究进展

9.1.14.1 治疗胆石症所致的胆绞痛

患者仰卧或侧卧位,取双侧瞳子髂,常规消毒后,取1寸毫针斜刺,行捻转泻法,以酸胀为度,留针30 min,期间每隔3 min运针1 min。治疗36例患者,显效20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7%。[14]

9.1.14.2 治疗中风偏瘫

主穴取攒竹、瞳子髎。先取偏瘫对侧攒竹,针尖向外透刺鱼腰,再取瞳子髂,针尖向内透刺鱼腰。双手同时对二穴行小幅度、快频率捻转1~2 min,同时令患者努力活动偏瘫肢体,以后每隔5~10 min行针一次,共留针30 min。配穴取极泉、委中、三阴交、太冲。极泉、委中得气后不留针,三阴交、太冲得气后留针30 min。治疗102例患者,治愈69例,好转24例,无效6例,死亡3例,总有效率为91.2%。[14]

9.1.14.3 治疗麦粒肿

常规消毒患侧瞳子髎后,用已消毒的三棱针或26号1寸毫针迅速刺破该穴处的皮肤,使之出血数滴,然后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隔日1次。治疗期间,每日热敷患处数次,每次10~15 min。治疗98例患者,经放血1次而愈者达93例,经3次放血后无效而转他法治疗者5例。[14]

9.2 上关穴的别名·太阳

太阳为经穴别名,即上关[14]。见《腧穴折衷》。

穴位上关
汉语拼音Shangguan
罗马拼音Shangkuan
美国英译名Upper Pass
各国代号中国GB3
日本3
法国莫兰特氏VB2
富耶氏VB3
德国G3
英国G3
美国GB3

上关为经穴名(Shàngguān GB3)[15]。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别名客主人、客主、容主[16]。属足少阳胆经[16]。上关是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的交会穴[16][16]。上即上方,关即关界,指颧骨弓,此穴在其上缘,故名上关[16]。上关穴主治耳、面颊、口齿等疾患:如耳鸣,耳聋,耳痛,聤耳,上齿龋痛,牙关不开,口眼㖞斜,目眩,青盲,偏头痛,齿痛,口噤,口㖞,面痛,癫狂,痫证,惊痫,现代又多用上关穴治疗血管性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头痛,中耳炎,牙痛,下颌关节炎,颞颔关节功能紊乱,面肌痉挛,眩晕等。

9.2.1 上关穴的别名

客主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客主(《针灸大全》),容主(《针灸大全》)。

9.2.2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刺上关者,呿不能欠。

9.2.3 穴名解

上即上方,关即关界,指颧骨弓,此穴在其上缘,故名上关[16]

上,与下对言。关,意指关键之处。此穴在颧弓之上缘,足阳明胃经下关穴之上,故名上关。[16]

9.2.4 特异性

上关是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的交会穴[16][16]

9.2.5 所属部位

耳前[16]

9.2.6 上关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上关穴在耳前,下关直上,当颧弓的上缘凹陷处[16]

上关穴位于面部,颧弓上缘中央凹陷中。[16]

上关穴位于面部,颧弓上缘,距耳廓前缘约1寸处。与下关相直[16]

上关穴在足少阳胆经的位置

上关穴在耳前的位置

上关穴在耳前的位置

上关穴在耳前的位置(肌肉)

上关穴在耳前的位置(骨骼)

9.2.7 上关穴的取法

正坐仰靠或侧伏位,在耳前,颧骨弓上缘,当下关穴直上方取穴。

正坐仰靠或侧伏取穴[16]

正坐或仰卧位,在耳前,颧骨弓上缘,当下关直上方取穴[17]

9.2.8 上关穴穴位解剖

上关穴下皮肤、皮下组织、颞筋膜、颞肌。有颧眶动、静脉。分布着面神经的颧眶支。皮肤由下颌神经的耳颞神经分布。该神经伴颞浅动脉上行,布于颞区皮肤。皮下组织内,还有面神经的颞支和颞浅动、静脉。

9.2.8.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颞浅筋膜→颞筋膜下疏松结缔组织→颞肌[17]

皮肤→皮下组织→颞肌[18]

9.2.8.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上颌神

经颧颞支和颞浅动脉分布;深层有面神经颧支和上颌动脉分布[18]

布有面神经的颧支及颧面神经;并有颧眶动、静脉通过[18]

9.2.9 上关穴的功效与作用

上关穴具有聪耳镇痉,散风活络的功效。

上关穴有开耳窍,疏经络的作用[18]

上关穴系胆经、三焦经和胃经之会穴,有清热散风作用[18]

9.2.10 上关穴主治病证

上关穴主治耳、面颊、口齿等疾患:如耳鸣,耳聋,耳痛,聤耳,上齿龋痛,牙关不开,口眼㖞斜,目眩,青盲,偏头痛,齿痛,口噤,口㖞,面痛,癫狂,痫证,惊痫,现代又多用上关穴治疗血管性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头痛,中耳炎,牙痛,下颌关节炎,颞颔关节功能紊乱,面肌痉挛,眩晕等。

上关穴主治耳、面颊、口齿等疾患:如耳鸣、耳聋、耳痛、聤耳、上齿龋痛、牙关不开、口眼㖞斜、目眩、青盲等[18]

上关穴主治偏头痛、耳鸣、耳聋、聤耳、口眼㖞斜、齿痛、口噤[18]

上关穴主治偏头痛,耳鸣,耳聋,聤耳,口㖞,口噤,齿痛,面痛;癫狂,痫证[18]

现代又多用上关穴治疗血管性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等[18]

上关穴主治头痛,耳鸣,耳聋,齿痛,口眼斜,惊痫;以及中耳炎,三叉神经痛等[18]

五官科系统疾病:耳鸣,耳聋,中耳炎,牙痛,下颌关节炎,颞颔关节功能紊乱;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偏头痛,眩晕。

9.2.11 刺灸法

9.2.11.1 刺法

一般直刺0.3~0.5寸[18][18][18],局部有酸胀感[18],不宜过深[18],否则会引起张口困难[18]

直刺0.5~1寸[18]

上关古说上关禁针。或问:既然禁针,何须设此穴位?答:正为使人注意,以防粗工之不慎也。其他可灸可刺之穴,误刺之,不过治疗无效,若禁刺禁灸之穴误取之,则危害殊甚。旧说本穴近于太阳,为至尊至贵之处,故又称“客主人”。[18]

上关穴内通脑系,脑为全身君主,既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犹中央正统,天下之共主也。古时天子巡狩,所至之国,诸侯待以主人之礼。《礼记》:“天子无客礼,莫敢为主者。”故天子至处忝然以主人自居。以为虽在客情,犹主人到来也。本穴禁灸禁刺,示人不可冒犯君上也。必不得已,以毫针轻取之。在专制时代,不敢以君王、皇帝名其穴,故制造隐语,称之为“客主人”。又以本穴傍近太阳之位,亦即天日之象也。更有以本穴穴位为太阳者,而太阳之为片,上关乃片中之点。又以其近于听会,故治症略同于听会。但治以抚按为主,或以毫针轻取之。[18]

9.2.11.2 灸法

可灸[18][18][18]

艾条灸5~10分钟[18]

艾炷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9.2.12 上关穴的配伍

上关配听官、听会、翳风、太溪,治耳聋、耳鸣[18]

上关配下关、颊车、合谷,治牙痛[18]

上关配太阳、合谷、外关、丝竹空,治偏头痛[18]

上关配听宫、听会,有疏风清热的作用,主治耳鸣。

上关配巨髎、合谷,有祛风止痛,利牙关的作用,主治牙痛。

上关配太阳、丝竹空、外关,有泄热止痛的作用,主治偏头痛。

9.2.13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手少阳、足阳明之会。

《针灸甲乙经》:瘛疭,口沫出,上关主之。青盲,𥌰目,恶风寒,上关主之。耳痛聋鸣,上关主之。上齿龋痛,恶寒者,上关主之。

《针灸资生经》:偏风口目瞤,上关、下关。

《针灸大成》:主唇吻强,口眼偏斜,青盲,眯目……耳鸣耳聋,瘈疭沫出,寒热,痉引骨痛。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唇吻强,耳聋,瘛疭,口沫出,目眩,牙车不开,口噤,嚼食鸣,偏风,口眼呙斜,耳中状如蝉声。

《千金翼方》:耳聋鸣,客主人一名上关,在听会上一寸动脉宛宛中针入一分,主耳聋鸣如蝉。

10 恒星·太阳

太阳是一个炽热的气态球体,它的直径约为1.39×106km,质量约为2.2×l027t,为地球质量的3.32×105倍,体积则比地球大1.3×106倍,平均密度为地球的1/4。其主要组成气体为氢(约80%)和氦(约19%)。由于太阳内部持续进行着氢聚合成氦的核聚变反应,所以不断地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并以辐射和对流的方式由核心向表面传递热量,温度也从中心向表面逐渐降低。由核聚变可知,氢聚合成氦在释放巨大能量的同时,每1g质量将亏损0.00729。根据目前太阳产生核能的速率估算,其氢的储量足够维持600亿年,因此太阳能可以说是用之不竭的。

在太阳平均半径23%(0.23R)的区域内是太阳的内核,其温度约为8×106~4×107K,密度为水的80~100倍,占太阳全部质量的40%,总体积的15%。这部分产生的能量占太阳产生总能量的90%。氢聚合时放出γ射线,当它经过较冷区域时由于消耗能量,波长增长,变成X射线或紫外线及可见光。从0.23~0.7R的区域称为“辐射输能区”,温度降到1.3×105K,密度下降为0.079g/ cm3。0.7~1.0R之间称为“对流区”,温度下降到5×103K,密度下降到10-8g/cm3。太阳的外部是一个光球层,它就是人们肉眼所看到的太阳表面,其温度为5762K,厚约500km,密度为10-6g/cm3,它是由强烈电离的气体组成,太阳能绝大部分辐射都是由此向太空发射的。光球外面分布着不仅能发光,而且几乎是透明的太阳大气,称之为“反变层”,它是由极稀薄的气体组成,厚约数百公里,它能吸收某些可见光的光谱辐射。“反变层”的外面是太阳大气上层,称之为“色球层”,厚约1~1.5×104km,大部分由氢和氦组成。“色球层”外是伸入太空的银白色日冕,温度高达1百万度,高度有时达几十个太阳半径。

从太阳的构造可见,太阳并不是一个温度恒定的黑体,而是一个多层的有不同波长发射和吸收的辐射体。不过在太阳能利用中通常将它视为一个温度为6000K,发射波长为0.3~3μm的黑体。

11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95.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4.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91.
  4. ^ [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5. ^ [5]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88.
  6. ^ [6]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42.
  7. ^ [7] 查炜.经络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8. ^ [8]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762.
  9. ^ [9]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64.
  10. ^ [10]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11. ^ [11]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17.
  12. ^ [12]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97-298.
  13. ^ [13]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07-108.
  14. ^ [14]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97-298.
  15. ^ [15]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8.
  16. ^ [16]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0.
  17. ^ [17]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99.
  18. ^ [18]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08.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