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国家基本药物
注(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部分):
1、表中备注栏标注“*”的为代表品。
2、表中代表剂型规格在备注栏中加注“△”的,该代表剂型规格及与其有明确差比价关系的相关规格的价格为临时价格。
注(中成药部分):
2、表中备注栏加注“△”的剂型规格,及同剂型的其他规格为临时价格。
4 概述
苏合香丸同名方剂约有九首,其中《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记载者为常用方,其组成为苏合香30g、冰片30g、麝香60g、安息香60g、青木香60g、香附60g、白檀香60g、丁香60g、沉香60g、荜茇60g、乳香30g、白术60g、诃子60g、朱砂60g、水牛角60g,具有芳香开窍,行气温中之功效。主治寒闭证。苏合香丸是温开剂的代表方,既是治疗寒闭的常用方,又是适用于心腹疼痛属于气滞寒凝的有效方剂。现代常用于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肝昏迷、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属于寒闭与寒凝气滞证。
5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苏合香丸
苏合香丸对心血管、血液流变学、神经内分泌系统有着明显的积极作用,对乙脑昏迷、肝昏迷以及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应该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同时具有抗病原微生物及保肝利胆健胃作用以及抗炎、抗氧化作用,所以可试用于某些感染性疾病所致脑功能障碍以及感染所致心功能障碍。[1]
5.1 组成
白术、青木香、乌犀屑(用代用品)、香附子(炒去毛)、朱砂(研,水飞)、诃黎勒(煨,去皮)、白檀香、安息香(别为末,用无灰酒一升熬膏)、沉香、麝香(研)、丁香、荜茇各二两,龙脑(研)、苏合香油(入安息香膏内)各一两,薰陆香(别研)一两[2]。
苏合香30g、冰片30g、麝香60g、安息香60g、青木香60g、香附60g、白檀香60g、丁香60g、沉香60g、荜茇60g、乳香30g、白术60g、诃子60g、朱砂60g、水牛角60g[3]
5.2 功效与主治
具有芳香开窍,行气温中之功效。主治寒闭证。症见突然昏倒,牙关紧闭,不省人事,苔白,脉迟;心腹卒痛,甚则昏厥。亦治中风、中气及感受时行瘴疠之气,属于寒闭证者。
5.3 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入研药匀,用安息香膏并炼白蜜和剂,每服旋丸如梧桐子大。早朝取井华水,温冷任意,化服四丸。老人,小儿可服一丸。温酒化服亦得,并空心服之。用蜡纸裹一丸如弹子大,绯绢袋盛,当心带之,一切邪神不敢近
上为细末,入研药匀,用安息香膏并炼白蜜和剂,每服旋丸如梧桐子大,取井华水化服4丸(3g),老人、小儿可服1丸,温酒化服也得,并空心服之。
5.4 方解
苏合香丸主治病证较广,多因寒邪或秽浊、气郁闭阻,蒙蔽清窍,扰乱神明所致的寒闭证。闭者宜开,故治以芳香开窍为主,对于寒邪、气郁及秽浊所致者,须配伍温里散寒、行气活血及辟秽化浊之品,以为辅助。方中苏合香、麝香、冰片、安息香等均为芳香开窍之品,用为君药。配合木香、白檀香、沉香、乳香、丁香、香附为臣,以行气解郁,散寒止痛,辟秽化浊,活血化瘀。佐以辛热之荜茇,温中散寒,与上述10种辛香之品配合,增强散寒、止痛、开郁的作用。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化浊;诃子肉收涩敛气,两味与诸香药配伍,可以补气收敛,防止辛香太过,耗散五气。并配水牛角浓缩粉以清心解毒,朱砂重镇安神,以上俱为佐药。总之,本方配伍特点是以芳香开窍药为主,重点配伍行气解郁、辟秽化浊、温中止痛之品,并少佐补气及收涩药,如此组方,既可加强芳香开窍与行气止痛之效,又可防止香散耗气伤正之弊,配伍极为精当。
5.5 临床运用
苏合香丸是温开剂的代表方,既是治疗寒闭的常用方,又是适用于心腹疼痛属于气滞寒凝的有效方剂。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苔白,脉迟为证治要点。
5.6 使用禁忌
对于脱证,不宜应用。
5.7 现代适应证
苏合香丸适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肝昏迷、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属于寒闭与寒凝气滞证者,均可应用之。
5.7.1 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是由乙脑病毒通过蚊虫叮咬而传播给人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乙脑病毒经皮肤进入血循环,再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然后在神经细胞内复制繁殖,从而引起神经元的病变、坏死,噬神经细胞现象,特异性地动员被激活的炎性细胞,从而造成大脑皮质及深层灰质等广泛性损害,同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损伤可造成脑组织的严重损伤,炎症剧烈时可引起小血管坏死、栓塞、出血、脑水肿及小灶性坏死性软化灶。临床主要表现为持续发热、惊厥、意识障碍。
5.7.2 肝昏迷
肝昏迷实际上就是肝性脑病,是由重型肝炎发展或并发的,主要是由于肝细胞大量坏死,肝脏解毒能力降低导致血氨及其他有毒物质蓄积,使中枢神经系统中毒所致。重型肝炎芳香氨基酸显著升高,同时支链氨基酸/芳香氨基酸比例失调,可导致肝性脑病。也有假神经递质学说,认为某些胺类(如羟苯乙醇胺)由于肝功能衰竭不能清除之,通过血脑屏障,取代正常的神经递质,从而导致肝昏迷。重型肝炎大量肝细胞坏死使多种凝血因子合成减少,肝硬化及脾功能亢进可使血小板减少,重型肝炎DIC导致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过度消耗出现皮肤紫癜;重型肝炎由于内毒素血症、肾血管收缩、肾缺血、前列腺素E2减少、有效血容量下降等可导致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降低,从而出现肾功能衰竭,发生尿毒症。
5.7.3 冠心病及心绞痛
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常见于中老年人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等增高的高脂血症、高血压患者,吸烟者及糖尿病患者。在长期高脂血症的条件下,低密度脂蛋白及胆固醇对动脉内膜造成功能性损伤,使血管内皮细胞及白细胞表面特性发生变化,黏附因子表达增加。单核细胞黏附在内皮细胞上的数量增加,并移入内膜下成为巨噬细胞,通过清道夫受体吞噬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肪蛋白,形成粥样硬化病变脂质条纹。同时巨噬细胞能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形成过氧化物和超氧化离子,并合成和分泌6种细胞因子,包括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E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PDEF和FGF刺激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生和游移到内膜,也刺激新的结缔组织形成。PDGF和PDEF-β不但使平滑肌细胞游移到富含巨噬细胞的脂肪条中,并转为泡沫细胞,且促使脂肪条演变成纤维脂肪病变,发展为纤维斑块;除此之外血压增高等血流动力学变化可使动脉内膜内皮细胞连续性中断,暴露内膜下组织,此时血小板活化因子激活血液中的血小板,使之黏附,聚集在内膜上,形成附壁血栓;血小板释出包括巨噬细胞释出的上述各种因子在内的许多细胞因子,这些因子进入动脉壁,促进了动脉硬化;同时发现动脉硬化各阶段的病变中有T淋巴细胞,提示病变的发展可能与免疫或自身免疫反应有关。主要病理改变是冠状动脉血管狭窄或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临床上出现一系列症状,如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脏病、猝死,最常见的是心绞痛。心绞痛最常见的症状为发作性胸骨后疼痛,为一过性心肌供血不足所致。
5.7.4 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心肌缺血性坏死,是在冠心病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或中断,使相应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临床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可并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
5.8 药理作用
5.8.1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该方剂15味中药中绝大部分具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其中君药苏合香有抗菌作用,可用于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麝香所含麝香酊可抑制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猪霍乱弧菌。冰片对葡萄球菌、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猪霍乱弧菌、肺炎双球菌、大肠杆菌及部分致病性皮肤真菌都有抑制作用,同时能提高血脑屏障通透性,促进其他药物的吸收。臣药木香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链球菌、金黄色及白色葡萄球菌以及许兰黄癣菌等10余种真菌均有抑制作用。檀香也具有抗菌作用。丁香所含丁香油和丁香酚对葡萄球菌、链球菌、白喉杆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结核杆菌、肺炎杆菌、枯草杆菌、短小芽孢杆菌、鼠伤寒沙门菌、细球菌、肉毒杆菌、流感杆菌、炭疽杆菌、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及鼠疫杆菌、幽门螺旋杆菌等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其抗菌活性相当于500μg/ml的新霉素;同时对单纯疱疹病毒、人巨细胞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白血病病毒也有灭活作用;丁香水煎剂对许兰黄癣菌、白色念珠菌等数十种真菌均有抑制作用;对猪蛔虫及阴道滴虫有很高的杀灭率。香附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恶性疟原虫有抑制作用。佐药荜茇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上述细菌均有抑杀作用。白术、诃子、朱砂对上述绝大部分细菌也有抑杀作用。水牛角同样具有抗感染作用,更重要的是水牛角水煎剂有抗内毒素中毒作用,能降低内毒素所致死亡率,缩短内毒素所致DIC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时间,升高血小板。
5.8.2 对心脏、血管、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君药苏合香对心肌梗死可减慢心率,显著降低氯仿诱导的室颤的发生;改善冠脉血流,降低心肌耗氧量,抗血小板聚集;同时苏合香所含桂皮酸能抑制血栓素合成酶,提高血小板内cAMP含量,使TXA2合成减少,使血栓形成长度缩短、重量减轻,明显延长复钙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显著提高纤溶活性,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麝香含有能增强儿茶酚胺类β受体作用的物质,能兴奋心脏,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周围血管,并有一定降血压作用,同时麝香酮能明显降低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冰片能增加心肌梗死时冠脉血流量,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臣药木香挥发油有扩张血管、增加血流作用,同时有促进纤维蛋白溶解的作用,木香水溶性成分对血小板聚集有明显抑制作用,对已聚集的血小板则有一定解聚作用,而且有利尿作用,可以减轻心脏前负荷。檀香有抗心律失常作用,香附总生物碱、苷类、黄酮类及酚类化合物的水溶液均有强心及降低血压的作用。丁香所含丁香酚水溶液能对抗外源性去甲肾上肾素、组胺和刺激动脉周围引起的血管收缩,而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丁香酚能降低血中尿素氮的浓度,抑制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但浓度过大则作用相反;乙酰丁香酚则呈浓度依赖性抑制花生四烯酸、肾上腺素和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并抑制ATP释放,抑制血小板内TXB2合成;丁香水提物也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并能延长凝血酶原时间、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和Ⅶ因子凝血时间。佐药香附水提醇沉物所含黄酮等物质有强心和减慢心率作用,同时有缓慢降血压作用。荜茇果实醋酸乙酯的可溶部分能扩张冠状动脉,挥发油可预防和治疗多种原因、多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对多种原因所致缺氧及心肌耗血均有对抗作用。白术对血管有扩张作用,对心脏有抑制作用,白术煎剂能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及凝血时间,并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水牛角能增强心肌收缩力,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对抗内毒素诱发的DIC,缩短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时间,升高血小板。
由此可见该方剂具有较强的强心、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抗凝、抗血栓作用,这对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绞痛以及乙脑、肝昏迷等脑微循环障碍的治疗是十分有力的。
5.8.3 对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影响
君药麝香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呈双相调节作用,既能拮抗巴比妥类药物对中枢的抑制作用,又能缩短其引起的睡眠时间。小剂量对中枢神经系统呈兴奋作用,大剂量则抑制之,同时可显著减轻脑水肿,改善脑循环,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的耐受性,提高血清SOD活性,降低脑组织中MDA含量,抑制MAO活力;麝香酮能拮抗痴呆者学习和记忆功能减退,对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脑损伤有保护作用。苏合香虽然中医认为其有开窍醒神作用,但现代医学尚未完全发现其作用机理,仅对其抗凝血、抗血栓、增强耐缺氧能力进行了研究。冰片亦是“醒神开窍”药,现代医学认为其吸收后5分钟即可通过血脑屏障,且在脑积蓄时间长,量也相当高,且对局部感觉有刺激作用,因而具有兴奋大脑的作用。安息香具有同样的兴奋大脑作用。臣药木香乙醇提取液具有镇痛作用。檀香所含α、β檀香醇具有氯丙嗪样药理活性,对中枢有镇静作用。沉香有镇静、催眠作用。乳香树脂、树胶(主要为阿糖酸的钙盐和镁盐等)、挥发油不仅具有镇痛作用,而且其所含钙和镁对神经、内分泌平衡具有调节作用。臣药丁香具有解热镇痛作用,丁香酚对下丘脑前部热敏神经元有增频作用,对冷敏神经元有减频效应;丁香精油可提高动物惊厥阈,具有抗惊厥作用,丁香水提取物能抑制大鼠脑内乙酰胆碱酯酶。佐药香附有显著解热作用,效价是水杨酸钠的6倍,同时能显著提高小鼠痛阈值,具有镇痛及镇静作用。香附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安定和解热作用,同时具有雌激素样作用。佐药荜茇所含胡椒碱具有解热、镇静、镇痛、抗惊厥作用。水牛角具有明显的抗惊厥、镇静、解热作用,更重要的是水牛角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有兴奋作用,从而促使全身神经、内分泌功能恢复平衡。佐药白术同样具有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作用,提高抗疲劳能力。白术多糖能提高学习和记忆功能。朱砂主要成分是硫化汞,此外还含有铅、钡、锌、镁等多种常量及微量元素,以及部分雄黄、磷灰石等,雄黄主要成分为硫化砷。朱砂能降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有镇静、安眠、抗惊厥作用,其所含少量的砷可解铅、镉之毒,与钡、镁、锌等均对神经、免疫等功能具有调节作用。
总之,该方剂对中枢神经系统既能镇静、抗惊厥,又能兴奋大脑而“醒脑开窍”。最重要的是能降低脑水肿、改善脑循环,从而对乙型脑炎、肝昏迷发挥治疗作用。
5.8.4 对消化系统功能的影响
君药苏合香具有抗溃疡及促进局部溃疡愈合的作用。麝香悬液灌胃,对小鼠实验性胃溃疡有十分显著的对抗作用,其效果比胃膜素为优。冰片能部分拮抗乙酰胆碱所致十二指肠收缩。臣药木香挥发油对胃肠平滑肌具有兴奋和抑制的双重作用,木香提取液可明显增强肠蠕动幅度,其生物碱、挥发油又能对抗乙酰胆碱、组胺等所致肠痉挛;同时能扩张胃血管,增加胃血流,促进消化液分泌。沉香能促进消化液及胆汁分泌,抑制肠蠕动,对抗乙酰胆碱、组胺所致肠痉挛性收缩。丁香醚提取物能降低肝ALT、AST,对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丁香酚及乙酰丁香酚可显著增加胆汁分泌,同时丁香酚可使胃液分泌增加、胃蛋白酶活力增高,具有显著抗溃疡作用,可减轻恶心、呕吐、缓解腹部胀气,具有健胃及抗腹泻作用。香附水煎剂具有降低肠管紧张性和拮抗乙酰胆碱的作用,并有利胆、保肝作用。佐药白术主要成分为苍术酮,能防止肝糖元减少、脂肪浸润、组织坏死和使肿胀减轻,能明显改善肝功能;白术醋酸乙酯提取物有利胆作用;白术对应激性溃疡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煎剂能促进胃肠运动,对肠管功能呈双相调节作用,当肠管受乙酰胆碱作用而处于兴奋状态时,白术呈抑制作用,当肠管受肾上腺素作用处于抑制状态时,白术又呈兴奋作用,从而使肠管活动恢复正常;白术丙酮提取物能抑制胃液分泌,抑制胃蛋白酶活性,减少胃酸及胃蛋白酶排出量。诃子所含鞣质有收敛和止泻作用。
5.8.5 抗炎、抗氧化作用
君药苏合香具有抗炎作用,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强耐缺氧能力。麝香具有抗炎作用,通过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抑制环氧化酶和脂氧化酶活性,抑制PG合成,减少LTB4产生,抑制中性粒细胞生成血小板活化因子和溶酶体释放,对炎症的各个阶段均有显著抑制作用。乳香所含香脂酸对炎症渗出、水肿有抑制作用。臣药丁香具有明显的抗炎和抗缺氧作用,同时丁香酚及乙酰丁香酚能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对多种组织细胞合成的各种前列腺素有可逆性抑制作用,其所含没食子酸和丁香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丁香酚能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抑制环氧化酶和脂氧化酶活性,抑制白细胞游走、趋化性和超氧化物阴离子生成,保护细胞膜脂质免受氧化。香附也具抗炎作用。佐药白术可有效地降低脂质过氧化物,降低LPO及MDA含量,提高SOD、GSH-Px活性,增加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诃子对活性氧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均有显著的清除作用,抑制WBC化学发光,抑制H2O2所致溶血,减少NO2-的生成,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水牛角不仅具有抗炎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兴奋垂体一肾上腺系统,从而使糖皮质激素等大量分泌,发挥强大的抗炎、解热和神经内分泌调节作用。
5.9 歌诀
苏合香丸麝息香,木丁熏陆荜檀襄;犀冰术沉诃香附,再加龙脑温开方。
5.10 出处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一切气
6 《普济方》卷三六一方之苏合香丸
6.1 组成
白术1两,沉香1两,香附子1两,诃子(炮,去核)1两,木香1两,檀香1两,毕澄茄1两,丁香1两,犀角1两,麝香半两,苏合香(酒炙,熬成膏)1两,乳香1两,朱砂1两,脑子半两,安息香(酒熬成膏药)1两,人参1两。
6.2 功效
《普济方》卷三六一之苏合香丸的功效:常服少许,辟邪气瘟疾,除痫霍乱。
6.3 主治
《普济方》卷三六一之苏合香丸主治小儿心腹刺痛,啼哭不住,或中邪气,或冲客忤,或惊气入腹,或夜啼钓痛,面色不定。
6.4 用法用量
半岁分作7服,人参汤化下,饥服。
6.5 制备方法
6.6 出处
《普济方》卷三六一
7 《重订通俗伤寒论》方之苏合香丸
7.1 组成
苏合香2两,安息香2两,广木香2两,犀角1两,当门子1两,梅冰1两,生香附1两,明乳香1两,上沉香1两,公丁香1两,冬术1两。
7.2 功效
《重订通俗伤寒论》之苏合香丸的功效:芳香辛散,开闭逐秽,活血通气。
7.3 主治
7.4 用法用量
7.5 制备方法
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作200丸,辰砂为衣,蜡匮。
7.6 出处
《重订通俗伤寒论》
8 《活人方》卷四方之苏合香丸
8.1 组成
香附4两,白术2两,广藿香2两,沉香1两,乳香1两,白蔻仁1两,丁香1两,檀香1两,诃子肉1两,荜茇1两,木香1两,广陈皮1两,苏合油1两,朱砂1两,麝香2钱。
8.2 主治
《活人方》卷四之苏合香丸主治外感风寒暑热,山峦瘴气,尸浸鬼注客邪,内伤生冷瓜果难消之物,寒凝湿热郁痰积滞之气,以致心腹绞痛,呕吐泄泻,干湿霍乱。
8.3 出处
《活人方》卷四
9 《张氏医通》卷十三方之苏合香丸
9.1 别名
9.2 组成
苏合香(另研,白色者佳)2两,安息香(无灰酒熬,飞去砂土)2两,熏陆香(另研)1两,龙脑(另研)1两,丁香1两,麝香(别研,勿经火)1两,青木香、白术、沉香(另研极细)、香附(炒)、乌犀角(镑屑,另研极细)。
9.3 功效
9.4 主治
《张氏医通》卷十三之苏合香丸主治传尸殗殜,心腹卒痛,僵仆不省,一切气闭属寒证。一切恶毒之气中人,关窍不通者。
9.5 用法用量
9.6 制备方法
上为末,逐一配匀,炼蜜为丸,分作50丸,另以朱砂1两水飞为衣,蜡护。
9.7 各家论述
《古方选注》:苏合香能通十二经络、三百六十五窍,故君之以名其方,与安息香相须,能内通脏腑。龙脑辛散轻浮,走窜经络,与麝香相须,能内入骨髓。犀角入心,沉香入肾,木香入脾,香附入肝,熏陆香入肺,复以丁香入胃者,以胃亦为一脏也。用白术健脾者,欲令诸香留顿于脾,使脾转输于各脏也。诸脏皆用辛香阳药以通之,独心经用朱砂寒以通之者,以心为火脏,不受辛热散气之品,当反佐之,以治其寒阻关窍,乃寒因寒用也。
9.8 附注
9.9 出处
《张氏医通》卷十三
10 《寿世新编》卷上之苏合香丸
10.1 组成
犀角3两(锉末),冰片1两(另研),檀香2两(锉末),木香2两,安息香2两(酒浸),沉香2两(锉末),苏合香1两,朱砂1两(另研),白术2两,荜茇2两,诃子肉2两,乳香1两,丁香2两,香附2两,明天麻2两,金箔100张(为衣用),麝香1两(另研)。
10.2 主治
《寿世新编》卷上之苏合香丸主治一切气痛气逆,中气不和,妇人嗳气,或暴卒鬼魅恶气等症。
10.3 制备方法
上药各味锉成粗片,研为细末,入冰、麝、安息、苏合油,同药拌匀,炼蜜为丸,1钱重,用蜡包裹。
10.4 出处
《寿世新编》卷上
11 《圣济总录》卷七十九之苏合香丸
11.1 组成
苏合香1两,水银(水煮1复时,后入)1两,白蔹(为末)1两。
11.2 功效
11.3 主治
11.4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米饮送下,日3次。
11.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11.6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七十九
12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之苏合香丸
12.1 组成
苏合香3分,琥珀3分(细研),麒麟竭3分,牡丹3分,生干地黄1两,紫石英1两(细研,水飞过),细辛半两,柴胡1两(去苗),鳖甲1两(涂醋,炙微黄,去裙襕),续断3分,芎3分,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当归3分(锉碎,微炒),延胡索半两,藕节3分,蒲黄半两,木香半两,桂心半两,藁本半两,桃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槟榔半两。
12.2 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之苏合香丸主治妇人血风劳气,四肢羸弱,不能饮食,心腹时痛,经络滞涩。
12.3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桃仁汤送下。
12.4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2.5 出处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
13 《证治宝鉴》卷一方之苏合香丸
13.1 组成
苏合香、木香、犀角、白术、丁香、沉香、安息香、香附、麝香、熏陆香。
13.2 主治
13.3 用法用量
13.4 制备方法
炼蜜为丸,朱砂为衣。
13.5 出处
《证治宝鉴》卷一
14 苏合香丸药典标准
14.1 品名
Suhexiang Wan
14.2 处方
苏合香50g、安息香100g、冰片50g、水牛角浓缩粉200g、人工麝香75g、檀香100g、沉香100g、丁香100g、香附100g、木香100g、乳香(制)100g、荜茇100g、白术100g、诃子肉100g、朱砂100g
14.3 制法
以上十五味,除苏合香、人工麝香、冰片、水牛角浓缩粉外,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其余安息香等十味粉碎成细粉;将人工麝香、冰片、水牛角浓缩粉分别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再将苏合香炖化,加适量炼蜜与水制成水蜜丸960丸,低温干燥;或加适量炼蜜制成大蜜丸960丸,即得。
14.4 性状
14.5 鉴别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分泌细胞类圆形,含淡黄棕色至红棕色分泌物,其周围细胞作放射状排列(香附)。含晶细胞方形或长方形,壁厚,木化,层纹明显,胞腔含草酸钙方晶(檀香)。具缘纹孔导管纹孔密,内含淡黄色或黄棕色树脂状物(沉香)。果皮纤维层淡黄色,斜向交错排列,壁较薄,有纹孔(诃子肉)。花粉粒三角形,直径约16μm(丁香)。不规则碎片灰白色或淡灰黄色,稍有光泽,表面密布微细灰棕色颗粒及不规则纵长裂缝(水牛角浓缩粉)。不规则细小颗粒暗棕红色,有光泽,边缘暗黑色(朱砂)。
(2)取本品0.3g,水蜜丸研碎;大蜜丸剪碎,加乙酸乙酯15ml,超声处理2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近干,加乙酸乙酯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冰片对照品,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含2.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高效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丙酮(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取本品1g,水蜜丸研碎;大蜜丸剪碎,加三氯甲烷25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三氯甲烷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胡椒碱对照品,加三氯甲烷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1:1)为展开剂,展开两次,取出,晾干,喷以硫酸乙醇溶液(1→10),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4)取本品1g,水蜜丸研碎;大蜜丸剪碎,加乙醚5ml,振摇,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麝香酮对照品,加乙醚制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气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E)试验,柱长为2m,以聚乙二醇20000(PEG-20M)和5%二苯基-95%二甲基聚硅氧烷为混合固定相,涂布浓度分别为1.64%和1.32%,柱温为180℃。分别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适量,注入气相色谱仪。供试品色谱中应呈现与对照品色谱峰保留时间相同的色谱峰。
(5)取本品6g,水蜜丸研碎;大蜜丸剪碎,加入硅藻土3g,研匀。加乙醚5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用乙醚1ml溶解,加在中性氧化铝柱(100~200目,8g,内径为1.5cm)上,用乙醚8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石油醚(60~90℃)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苏合香对照药材,加石油醚(60~90℃)制成每1ml含25μl的溶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3μl,分别点于同一高效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环己烷—甲酸乙酯—甲酸(10:30:1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硫酸乙醇溶液(1→10)中浸渍片刻,取出,吹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
(6)取本品6g,水蜜丸研碎;大蜜丸剪碎,加入硅藻土3g,研匀,加乙酸乙酯5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5ml.超声处理使溶解,滤过,滤渣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洗涤2次,每次20ml,洗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滤液合并,振摇,分取正丁醇液,用正丁醇饱和的水洗涤2次,每次30ml,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诃子对照药材1g,加乙酸乙酯2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再取没食子酸对照品,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含0.3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3μl,分别点于同一高效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酸(5: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三氯化铁乙醇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7)取(鉴别](6)项下的供试品溶液,加在中性氧化铝柱(100~200目,6g,内径为1.5cm)上,用乙酸乙酯8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木香对照药材0.5g,加乙酸乙酯2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高效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 60~90℃)—乙酸乙酯(17: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硫酸乙醇溶液(1→10),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14.6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A)。
14.7 含量测定
照气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E)测定。
14.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聚合—交联聚乙二醇20000(PEG-20M)毛细管色谱柱(柱长为30m,内径为0.25mm,膜厚度为0.25μm);柱温为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为115℃,保持8分钟,再以每分钟120℃的速率升温至180℃,保持10分钟,再以每分钟120℃的速率升温至250℃,保持5分钟。理论板数按龙脑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0。
14.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龙脑对照品和丁香酚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分别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含龙脑0.3mg的溶液和每1ml含丁香酚0.1mg的溶液,即得。
14.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10丸,精密称定,水蜜丸研碎,大蜜丸剪碎,取4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2~4g硅藻土,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半丸的量),精密称定,精密加入乙酸乙酯20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300W,频率50kHz)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乙酸乙酯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14.7.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丸含冰片以龙脑(C10H18O)计,水蜜丸不得少于14.0mg,大蜜丸不得少于10.0mg;含丁香以丁香酚(C10H12O2)计,水蜜丸不得少于5.0mg,大蜜丸不得少于3.5mg。
14.8 功能与主治
芳香开窍,行气止痛。用于痰迷心窍所致的痰厥昏迷、中风偏瘫、肢体不利,以及中暑、心胃气痛。
14.9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1丸,一日1~2次。
14.10 注意
孕妇禁用。
14.11 规格
(1)水蜜丸 每丸重2.4g
(2)大蜜丸每丸重3g
14.12 贮藏
密封。
14.13 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