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质骨移植

目录

1 拼音

sōng zhì gǔ yí zhí

2 英文参考

cancellous bone transplantation

3 手术名称

松质骨移植

4 别名

松质骨移植术;cancellous bone transplantation;spongy bone transplantation

5 分类

骨科/骨移植

6 ICD编码

78.0001

7 概述

松质骨移植应用很广泛,对移植骨强度无特殊要求时均可应用此法。不论移植骨内细胞成分能否保持存活,松质骨较皮质骨更易与受者骨融合,如配合应用无蚀损性内固定,可满足多数植骨手术需要。全身各部位可供移植的松质骨有骨盆骨、脊椎骨、肋骨、足跗骨、手腕骨及长骨两端,最常用髂骨。现以髂骨为例阐述松质骨取骨方法。

8 麻醉和体位

下肢手术在硬膜外麻醉或腰麻下同时施行髂骨取骨及植骨术。上肢或脊柱手术在局麻下行髂骨取骨术。仰卧位时可采取髂骨翼前1/3部分骨质,俯卧位时取后1/3髂骨翼部骨质。髂骨翼中1/3较薄,前后1/3较厚(图3.1.1-1~3.1.1-3),可提供丰富的松质骨。病人取仰卧或俯卧位视植骨部位而定。

9 手术步骤

9.1 1.切口

由髂前上棘向后上沿髂嵴方向做8~10cm切口(图3.1.1-4)。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由骨膜与臀大肌、腹肌起始线接合部切开,直至髂嵴骨面。骨膜下剥离,连同骨膜剥离外侧的臀中肌、阔筋膜张肌及内侧的腹肌、髂肌。用干纱布填塞压迫止血,止血以后取出。向两侧拉开软组织充分显露髂骨。如需取髂骨外板,只需显露髂骨外侧面即可。根据需要,可选用下述取骨方法:

9.2 2.取骨

(1)采取松质骨碎骨:由髂前上棘后方起,向髂嵴后上部7~10cm处做一连线如弓弦,用骨刀沿此线切下包括髂嵴的新月形骨块,在其近端及深面保留部分软组织相连、撬下骨块向内侧翻转180°,暴露断面的松质骨(图3.1.1-5,3.1.1-6)。用刮勺或小骨凿从内外侧骨皮质间采取松质骨;也可挖出新月形骨块内的松质骨,仅保留内外侧骨皮质。取骨完毕后,将骨块回归原位,间断缝合肌肉及深筋膜。此法可保持髂骨外形完整,但取骨量少,适于修复小的骨缺损及充填小的骨腔。

(2)采取全厚松质骨:由髂骨翼前部向内、向外斜行劈开髂嵴,连同内外侧骨皮质向内、向外推开,显露两层骨板之间的松质骨,用骨凿或小骨刀切取松质骨块(图3.1.1-7,3.1.1-8)。这种取骨方法的优点是可保留髂骨外形,且适用于年龄较大的儿童。

(3)采取髂骨外板:先用骨刀凿出骨片的轮廓,再切透外板,用一宽骨刀自髂嵴切取撬下骨片。也可用刮勺或骨凿在暴露的松质骨面上采取较多量的松质骨(图3.1.1-9)。取下的骨片常用于脊柱融合术(H形植骨)。

(4)采取薄层骨片:在取骨之前用骨刀切除一层髂骨嵴,露出平整的松质骨面,然后将骨刀沿髂嵴方向放平,用骨锤向后上方轻轻锤击,这样可切取包括两侧骨皮质在内的薄层骨片,其厚度一般为2~3mm,长6~7cm(图3.1.1-10)。此法常用于脊柱融合术及骨折内固定术。

(5)采取楔形骨片:用骨刀自髂骨冠状面截取一V形骨块。此法常用于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髋臼加盖术(图3.1.1-11)。

(6)采取髂嵴长骨块:用骨刀在髂嵴部切下一包括内外侧骨皮质的长骨块(图3.1.1-12),常用于髂骨截骨肢体延长术(Salter手术),纠正儿麻后遗肢体短缩畸形;也用于修复长骨缺损。如用于修复长骨缺损,可先在欲取骨块的后上方用骨刀切出一阶梯形骨缺损,然后用手钻在此缺损处由后向前钻一隧道,取下骨块,以便在植骨时行髓内针固定(图3.1.1-13)。另一种取矩形骨块的方法是:在髂嵴下方,按需要用骨刀切取一矩形骨块,包括两侧皮质骨。骨刀应穿透内板,但不能超过2~3mm(图3.1.1-14)。取骨后将髂肌与臀中肌等用褥式缝合法缝合,闭合死腔,防止血肿形成。这种取骨方法的原则是保留髂嵴。

 

10 术中注意要点

1.采骨后在骨断面涂少量骨蜡,彻底止血,如有死腔应予闭合。将剥开的骨膜复位,按层缝合切口,用厚敷料包扎伤口。

2.对切取多量骨片或大块髂骨的病人,术后应用沙袋压迫伤口24h,以防止血肿形成。取骨后不影响肢体活动,可早期下床。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