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概述
四神聪为经外奇穴神聪穴(sìshéncōng EX-HN1)的别名[2][3][4]。出《太平圣惠方》。在头顶部,当百会前后左右各1寸,共四穴。有镇静安神,清头明目,醒脑开窍的功效。四神聪穴常和百会配伍治疗头部疾病;如每日揉按本穴5~10 min,有预防头痛、失眠、眩晕的作用[5]。
5 四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四神聪穴在头顶部,当百会前后左右各1寸,共四穴[6]。
原说四神聪穴位在百会四边各开2.5寸[7]。今多据《太平圣惠方》定位于百会前、后、左、右各开1寸处。
位于头顶部,当百会穴前、后、左、右各开1寸处,共4穴[8]。正坐取穴。
7 四穴穴位解剖
四神聪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和帽状腱膜。皮肤由额神经、耳廓神经、耳小神经和枕大神经交织分布。该处血管有枕动、静脉,颞浅动、静脉的额支和顶支,眶上动、静脉的吻合网分布。
7.1 层次解剖
7.2 穴区神经、血管
9 四穴主治病证
四神聪穴主治头痛,眩晕,失眠,健忘,多梦,脑积水,大脑发育不全,脑瘫,中风,癫痫,狂乱,精神病,脑血管病后遗症等。
四神聪穴主治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癫狂、痫证、偏瘫、脑积水、大脑发育不全等。
其他病:头痛。
13 四穴研究进展
13.1 治疗眩晕证
以四神聪为主穴,治疗眩晕128例,属肝阳上亢者加太冲、合谷;痰浊内阻者加丰隆、内关;气血亏虚肾精不足者加百会、足三里、三阴交;头痛加太阳点刺放血。针刺手法以强刺激为主,出针时开大针孔,使之出血更好,经临床观察,本法对实证眩晕效果较好,对虚证眩晕次之。
13.2 对大鼠脑组织内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电针“四神聪”、“百会”、“内关”等,大鼠脑组织内SOD活性上升,MDA含量明显降低,提示电针能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的学习能力,并能增强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
13.3 对睡眠紊乱模型小鼠的影响
针刺“四神聪”结果显示,增强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提高一氧化氮(NO)含量,调整睡眠及多种精神神经症状,促进脑组织恢复正常功能;显著提高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血白细胞数,增强脑组织SOD活性,从而延缓免疫器官萎缩、增强免疫功能。同时不仅可以使紊乱的睡眠节律趋于正常,延长正常的睡眠时间,而且可以克服药物的不良反应,拮抗药物的中枢抑制作用。
14 参考资料
- ^ [1]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86-387.
-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93.
-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72.
- ^ [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 ^ [5]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86.
- ^ [6]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41.
- ^ [7]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47.
- ^ [8]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51.